图书介绍

名实新学 地名学理论思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名实新学 地名学理论思辨
  • 牛汝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5147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地名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名实新学 地名学理论思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名理论求道1

何谓地名学1

什么是地名要素3

地名的起源与演变5

一、地名的起源5

二、地名的演变7

三、影响地名演变的主要因素和规律10

地名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12

一、地名学的研究对象12

二、地名学的任务12

三、地名学的意义14

地名学方法论及其发展趋势20

一、地名学方法发展趋势20

二、地名学的特殊方法21

三、地名学的一般方法24

地名学与语言学28

一、训诂学与地名语源的研究29

二、语言地理学与地图地名学29

三、语音学和音韵学与地名规范和地名考证30

四、社会语言学与地名学31

地名研究的符号学视界32

一、“语义”的研究方法32

二、“语形”的研究方法34

三、“语用”的研究方法34

语言地理学与地名学35

双语区地名研究与语言学38

一、一地双名39

二、一种语言的地名是对另一种语言地名的意译或节译40

三、原有地名变得音意难寻40

四、重复通名40

五、双语合璧(或叫混合语地名)41

中国理论地名学亟待解决的问题42

应重视中国岛礁及其名称的研究45

地图测绘行业地名工作的困境及其对策46

一、困境47

二、对策48

第二章 命名机理寻规51

历代政区命名考察51

一、西汉末年52

二、东汉60

三、三国63

四、南北朝66

五、隋代72

六、唐朝初年77

七、清乾隆时期80

八、民国时期83

九、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86

十、简短结论91

目前政区命名及其对策研究93

一、问题的提出94

二、当前行政区划命名中存在的问题94

三、中华命名观96

四、行政区划命名更名的原则99

五、政区名称的命名构想101

六、总结103

现今街道命名对策研究104

一、当前城市街道命名中的不足104

二、上海市街道名称分析106

三、外国街道命名特点113

四、街道命名应力求科学与艺术的统一121

大厦楼盘命名对策研究123

一、大厦楼盘命名分析124

二、大厦楼盘命名存在的问题125

三、楼盘命名的雅化——诗化命名129

四、命名对策133

景园的命名135

一、景园命名的特点135

二、景园命名分类概说137

第三章 丝路地名揭秘151

西域最早汉语地名“昆仑”探源——兼论昆仑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151

一、问题的提出151

二、关于“昆仑”的文献记载152

三、关于昆仑地望153

四、关于昆仑神话157

五、关于昆仑语源160

六、结论166

新疆地名音转溯源研究170

一、引言170

二、汉唐所记新疆地名音转的复杂性问题171

三、古代汉语阳声字和入声字在新疆专名中的遗存173

四、在新疆地名中保留的古音和方音174

五、新疆地名研究大有可为175

新疆地名的语言考察177

一、新疆地名语言的历史背景177

二、新疆地名考证178

三、新疆地名辨析181

四、结论184

新疆地名的变迁186

一、新疆地名历史概说186

二、新疆地名层的分析188

新疆的双语和双语地名191

一、双语现象191

二、双语地名193

三、双语地名产生的原因194

《钢和泰藏卷》地名研究评述195

《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西域地名研究200

疏勒名称试辩213

新疆地名中“喀拉”一词辨析216

一、“喀拉”表示“伟大”“高大”“神圣”等意217

二、“喀拉”表示宽广和辽阔之意218

三、“喀拉”表示液体的清亮和纯净之意218

四、“喀拉”表示树木的众多,有“林”“丛”等意219

五、“喀拉”表示程度的强烈219

第四章 地名文化考源220

地名与文化220

一、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220

二、地名是文化的载体222

地名与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224

中国民族语地名的多元文化背景229

一、从地名看图腾崇拜229

二、从地名看宗教信仰231

三、从双语地名看民族杂居232

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232

五、从地名看奴隶制遗迹233

六、从地名看十二生肖234

七、地名连名制235

八、从地名看民族习尚235

九、从地名看岩画分布237

地名与民族迁徙239

藏族部落与西藏地名243

一、藏族部落概述244

二、藏族部落源流及其分布245

从方言地名看地方文化256

一、常见方言地名字256

二、从方言地名看社会生活的特征257

三、从方言地名看地方水文特征258

四、从方言地名看地方地貌特征259

地名与岩画261

第五章 规范应用求效263

地名标准化与宽容度263

一、问题的提出263

二、异读地名的现状264

三、定音应依“从今、从俗、从众”的原则265

四、逐步定音,适当宽容266

昆仑西测区地名调绘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71

一、昆仑西测区地名调绘的主要依据和工作方法271

二、存在的问题272

三、建议和对策272

地名与城市规划274

一、城市规划应与城市地名规划同步274

二、城市地名规划的原则275

三、城市地名规划的步骤与方法276

地名与矿产278

一、金地名278

二、煤地名279

三、铜铁地名280

四、铅锌汞地名281

第六章 京港澳名分层283

北京地名概说283

一、从北京城区的地名看城市地名的命名283

二、北京胡同名的雅化286

长安街今夕289

一、天街289

二、改朝换称290

三、天上的“紫微宫”291

四、“龙”吉“虎”凶291

五、天安门的狮子292

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92

香港地名的殖民色彩294

一、以英国女王及王室成员命名的香港地名295

二、以港督命名的香港地名297

三、以英国军官和战争命名的香港地名299

四、以英港政府要员及商人传教士命名的香港地名301

香港地名的变迁302

一、街道命名三阶段302

二、通名和语言分析304

三、填海造地,涌现无数新名304

四、新市镇崛起,命名突出祥瑞有序305

五、宗教流派渐多,寺庙名称密布306

澳门地名的殖民色彩306

一、以澳门总督名字命名的澳门地名306

二、以澳葡政府官员军人和传教士的名字等命名的地名309

第七章 地名研究探史313

中国地名学的兴起313

从中国地图史看历代地名研究315

一、古代(先秦至明末)317

二、近代(清代)320

三、现代322

中国地名辞书史略324

一、地名辞书发展史325

二、地名辞书分类327

三、地名辞书产生的原因327

古代新疆史地书目索引329

一、汉329

二、晋329

三、唐330

四、宋331

五、元331

六、明332

七、清334

清代中国边疆地名研究综述344

一、总论345

二、东北地区345

三、内蒙古地区346

四、西北地区346

五、西南地区347

六、沿海地区347

徐松石对我国地名学的贡献348

一、关于地名结构——倒装地名348

二、常见地名字及其分布的研究349

三、地名的比较研究350

四、古代地名的演变——国语化351

五、铜鼓地名与铜鼓出土351

金祖孟对地名学若干问题的论述352

附:曾世英与中国现代地名学356

附:曾世英先生地名学论著目录(1956—1985)359

新疆地名研究史略361

一、汉至明362

二、清代364

三、民国366

四、新中国成立至1992年367

中国现代地名学前期(民国)研究概论374

一、问题的提出374

二、关于地名结构的研究374

三、关于地名变迁的研究376

四、关于地名的比较研究377

五、关于地名文化学的研究377

六、关于地名地理学的研究377

七、关于地名群的理论378

八、地名与相关学科的研究378

九、《禹贡半月刊》地名研究述略379

十、关于甲骨文金文中的地名研究379

十一、关于地名考证及译著380

十二、关于地名工具书的编纂380

十三、关于地名译写的统一问题380

十四、简短结论381

中国现代地名学中期研究概论(1950—1994)382

一、地名专著382

二、地名论文385

中国边疆地名学史研究构想388

《地名知识》与我国地名学的发展389

第八章 外国学史钩沉394

日本地名学研究394

苏联地名学研究396

美国地名学研究402

英国地名学研究403

法国地名学研究404

哈萨克斯坦的地名学研究405

其他国家地名学研究406

附录1 作者诗赋作品408

中华舆图赋408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赋409

西部测图工程赋411

中华经纬赋412

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赋413

陈俊勇院士素描414

测绘科研颂416

强国测绘梦421

附录2 作者主要学术论著年表423

一、专著和工具书423

二、论文424

跋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