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一代城域光传送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一代城域光传送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4776458.jpg)
- 张继军,杨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1100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光纤通信-数字传输系统-通信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一代城域光传送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概述1
1.1 城域网和城域光传送网1
1.1.1 城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1.1.2 城域光传送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
1.1.3 城域光传送网的建设原则9
1.2 新一代城域光传送技术10
1.2.1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11
1.2.2 城域DWDM和CWDM12
1.2.3 基于分组的新一代城域光传送技术13
1.2.4 自动交换光网络16
1.3 城域光传送技术的应用选择与发展趋势18
1.3.1 新一代城域光传送技术的应用选择18
1.3.2 新一代城域光传送技术的发展趋势22
第2章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一)——概论25
2.1 基于SDH的MSTP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5
2.1.1 基于SDH的MSTP的产生25
2.1.2 基于SDH的MSTP的基本概念28
2.1.3 基于SDH的MSTP的特点28
2.2.1 MSTP节点的技术发展29
2.2 MSTP节点的技术发展和功能要求29
2.2.2 MSTP节点的功能要求32
2.3 MSTP的网络应用39
2.3.1 MSTP承载以太网业务的网络应用39
2.3.2 MSTP承载ATM业务的网络应用47
2.4 MSTP的网络管理51
2.4.1 MSTP传送网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51
2.4.2 MSTP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52
2.4.3 MSTP的用户业务管理——以太网业务管理54
2.5.1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57
2.5 MSTP和以太网技术的标准化进展57
2.5.2 国际电信联盟58
2.5.3 Internet工程任务组60
2.5.4 城域以太网论坛61
2.5.5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62
第3章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二)——以太网业务承载及其关键技术3.1 新一代SDH关键技术65
3.1.1 SDH的VC级联与虚级联65
3.1.2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78
3.2 以太网业务overSDH的封装协议87
3.2.1 PPP/HDLC协议87
3.2.2 ML-PPP协议92
3.2.3 LAPS协议95
3.2.4 通用成帧规程100
3.3 虚拟局域网109
3.3.1 虚拟局域网技术109
3.3.2 虚拟局域网标准IEEE 802.1q/p113
3.3.3 IEEE 802.1q中的3个注册协议115
3.4 生成树协议和生成树协议的发展117
3.4.1 生成树协议117
3.4.2 快速生成树协议120
3.4.3 生成树协议的进一步发展124
4.1.1 MPLS的基本原理128
第4章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三)——内嵌MPLS部分的关键技术128
4.1 MPLS技术概述128
4.1.2 MPLS的主要特点与技术优势130
4.1.3 MPLS协议介绍131
4.2 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136
4.2.1 PWE3概述136
4.2.2 PWE3体系结构138
4.2.3 PWE3协议分层模型140
4.2.4 以太网业务仿真145
4.3.1 内嵌MPLS承载以太网业务的体系结构147
4.3 内嵌MPLS承载以太网业务的处理过程147
4.3.2 以太网业务的处理过程149
4.3.3 MSTP内嵌MPLS部分的信令和路由149
4.4 MPLSL2 VPN152
4.4.1 L2VPN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组件153
4.4.2 L2VPN的业务类型157
4.4.3 基于MSTP的MPLS L2 VPN161
4.5 MPLS流量工程162
4.5.1 MPLS流量工程概述162
4.5.2 流量中继属性和特征164
4.5.3 资源属性168
4.5.4 约束路由169
4.5.5 基于MSTP的MPLS流量工程功能170
4.6 MPLS OAM170
4.6.1 MPLS OAM概述170
4.6.2 MPLS故障检测172
4.6.3 MPLS缺陷通告175
4.6.4 基于MSTP的MPLS OAM功能177
4.7 MPLS的保护机制177
4.7.1 MPLS保护机制概述177
4.7.2 MPLS保护倒换178
4.7.3 MPLS重路由184
4.7.4 MPLS快速重路由186
4.7.5 基于MSTP的MPLS保护功能187
4.8 基于MSTP的以太网业务的QoS保证188
4.8.1 应用于MSTP的QoS构件模块和体系结构框架188
4.8.2 MSTP控制平面QoS保证机制190
4.8.3 MSTP数据平面QoS保证机制192
4.8.4 MSTP管理平面QoS保证机制195
4.8.5 QoS信令197
5.1.1 导论198
5.1 波分复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发展198
第5章 城域DWDM和OADM198
5.1.2 DWDM的基本概念202
5.1.3 DWDM的特点205
5.1.4 DWDM的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206
5.1.5 DWDM的技术发展趋势208
5.2 城域DWDM的特点和网络应用210
5.2.1 城域DWDM概述210
5.2.2 城域DWDM的特点212
5.2.3 城域DWDM的网络应用215
5.3.1 OADM的节点结构218
5.3 城域DWDM和OADM的关键技术218
5.3.2 OADM的节点实现220
5.3.3 OTU功能和子速率带宽复用225
5.3.4 城域DWDM的环网保护228
第6章 CWDM235
6.1 CWDM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35
6.1.1 CWDM概述235
6.1.2 CWDM的波长分配237
6.1.3 CWDM的光接口分类239
6.1.4 CWDM的特点242
6.2.1 光收发模块243
6.2 CWDM的关键技术243
6.2.2 复用/解复用技术245
6.2.3 CWDM系统保护技术249
6.2.4 CWDM的光纤选型251
6.2.5 CWDM系统的监控与网络管理253
6.3 CWDM的网络应用253
6.3.1 CWDM网络应用的拓扑类型253
6.3.2 CWDM和DWDM的混合应用257
6.3.3 CWDM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应考虑的问题257
7.1.1 RPR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59
7.1 概述259
第7章 弹性分组环259
7.1.2 RPR的标准化进展264
7.1.3 RPR在城域网中的实现与应用266
7.1.4 RPR的帧格式268
7.2 RPR MAC数据通道273
7.2.1 RPR MAC支持的通道类型273
7.2.2 速率控制和发送速率同步277
7.2.3 接收操作279
7.2.4 发送操作281
7.3.1 环网公平性概述282
7.3 RPR的公平性282
7.3.2 RPR MAC层的公平性特点284
7.3.3 RPR公平算法的实现285
7.4 RPR的拓扑发现和环网保护290
7.4.1 概述290
7.4.2 RPR环拓扑发现算法292
7.4.3 RPR故障响应机制295
7.5 RPR的运行、管理和维护297
7.5.1 概述297
7.5.2 RPR支持的OAM功能和故障管理298
7.5.3 OAM帧格式300
第8章 城域光以太网303
8.1 城域光以太网概述303
8.1.1 以太网的发展历史303
8.1.2 城域光以太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架构305
8.1.3 城域光以太网的特点及支持的业务类型308
8.1.4 城域光以太网的分类310
8.2 城域光以太网的关键技术312
8.2.1 端到端的QoS保证312
8.2.2 城域光以太网的保护机制313
8.2.3 城域光以太网的安全技术315
8.2.4 10 Gbit/s以太网317
8.3 城域光以太网的扩展性问题和帧的封装321
8.3.1 可扩展的以太专网:VLAN堆栈322
8.3.2 可扩展的以太网桥接:MAC-in-MAC324
8.3.3 MPLS的链路层(Layer 2)封装326
8.3.4 不同封装机制的比较327
8.4 城域光以太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329
8.4.1 城域光以太网的OAM概述329
8.4.2 以太网的基本OAM功能332
附录 缩略语339
参考文献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