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病例谈辨证论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病例谈辨证论治](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777226.jpg)
- 焦树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199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辨证论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病例谈辨证论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熟练掌握四诊是辨证论治的首要条件1
(一)病例1
1.症瘕疝痛(卵巢囊肿蒂扭转)1
2.咳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不全Ⅱ~Ⅲ度)4
3.眩晕、失眠(低血压)6
4.少阳郁热(发热,原因待查)7
5.经闭、血瘀生斑(亚急性红斑狼疮)9
(二)体会11
1.望诊时要注意“形”、“神”、“色”、“舌”、“物”、“境”11
2.闻诊要注意“息”、“声”、“味”、“语”12
3.问诊在四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2
4.切脉,切头、足,切腹13
5.切脉还要注意细审脉“神”14
6.必须注意“四诊合参”16
二、中医理论是辨证论治的坚实基础18
(一)病例18
1.睡中遗尿18
2.咳血(支气管扩张?)20
3.倒经(脑动、静脉血管畸形)22
4.小便失禁、牙痛27
5.膀胱咳29
(二)体会31
1.关于严重的夜间遗尿31
2.关于每晚大咳血32
3.关于“治病必求于本”33
4.从整体观来观察病机变化34
5.从运动变化中调整动态平衡35
三、随证运用治疗法则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37
(一)病例37
1.痎疟(发热,原因待查)37
2.瘛疭(脑肿瘤?)41
3.中风(脑动脉血栓形成)44
4.严重失眠46
5.失眠、遗精49
(二)体会51
1.关于“痎疟”的诊断51
2.关于和解法的运用52
3.关于平肝息风法的运用53
4.关于治则与治法的结合运用55
5.治疗中风病的中经、中腑证时,要注意通大便56
6.关于不寐59
四、灵活运用方药是辨证论治的重要措施60
(一)病例60
1.两肋肿块60
2.肝肾气滞,湿蓄膀胱(泌尿系结石)63
3.呕吐、便秘(外伤骨折后遗症)65
4.小产后胞衣不下(部分胎盘组织留滞)69
5.脱发72
(二)体会73
1.运用前人方剂要灵活加减、随证变化73
2.根据证情需要,敢于组织新方75
3.药方加减变化的方法77
4.要吸收经方、时方、土单验方的长处78
1.弄舌风(小舞蹈病)81
(一)病例81
五、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也要注意运用辨证论治81
2.胸痹(急性心肌炎)83
3.黄疸(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87
4.暑温夹湿(流行性乙型脑炎)89
5.头风(席汉氏综合征)91
(二)体会94
1.“对号入座”的治法,效果不好94
2.中医不要单以西医“病名”作为治疗依据96
3.“中药西用”疗效常不理想97
4.关于辨病与辨证99
六、浅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104
(一)病例104
1.腹痛(急性胃炎)104
2.胃脘痛(急性胃炎)105
3.太阳、阳明合病(沙门氏菌属感染)107
4.哮喘110
(二)体会113
1.关于同病异治113
2.关于异病同治114
3.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发展运用116
七、学习与运用辨证论治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17
(一)病例117
1.痹证(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117
2.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120
3.肠痈(急性阑尾炎)122
4.湿热伏于少阳(发热待查)124
5.偏头痛(颈椎病)126
1.几个重要的学术观点129
(二)体会129
(2)变动制化思想136
(3)从化学说136
(4)循症求因,治病求本136
(5)治养结合136
2.关于辨证的几个问题136
(1)整体观念136
(1)什么是“证”?143
(2)证、症、病的异同143
(3)辨出主证和主证的特性143
(4)照顾兼证143
(5)注意证的转化与真假143
3.关于论治的几个问题143
4.学习与运用辨证论治应注意研读的一些书籍147
(1)“治”为什么要“论”?147
(2)“论治”的两大步骤147
八、辨证论治也要不断提高与发展151
(一)病例151
1.石淋(泌尿系结石)151
2.头痛、心悸(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54
3.悬饮(渗出性胸膜炎)160
4.胸痹(冠心病、心绞痛)161
5.眩晕、头痛,柔痉(肾性、恶性高血压)164
(二)体会167
1.四诊须充实客观指标,或发展为五诊、六诊167
2.在论治方面也要取长补短,向前发展169
3.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为中医现代化和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而努力奋斗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