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文丛 侵权法论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文丛 侵权法论 第3版
  • 杨立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161700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39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878页
  • 主题词:侵权行为-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文丛 侵权法论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侵权行为 1

侵权行为法 1

目录1

第三版序言1

行为 1

Q1

案例索引1

专用词汇索引1

侵权行为一般条款 1

故意 2

第一章 侵权行为和侵权行为一般条款3

一、立法上对侵权行为的规定3

过失 3

第二版序言3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3

悬挂物 3

准私犯 3

私犯 3

第一编 侵权行为和侵权行为法3

建筑物 3

损害 3

过错责任原则 4

不作为 4

雇用活动过错 4

违法性 4

损害赔偿 4

严格责任 5

精神损害 5

归责 5

精神损害赔偿 5

过错推定责任 5

作为 5

归责原则 5

M7

侵权责任 7

民事责任 7

二、司法实践对侵权行为概念的理解8

案例索引8

第一版自序8

案例1-1:“错将离婚后抚养纠纷作为侵害监护权”案8

三、侵权行为概念的内涵9

违法行为 10

无过错责任原则 12

特殊侵权行为 12

危险活动 12

产品 12

产品侵权责任 12

侵害人身 12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3

停止侵害 13

返还财产 13

四、侵权行为的外延13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3

赔礼道歉 13

侵权行为类型 13

恢复原状 13

性自主权 14

知识产权 14

R14

生命权 14

身份权 14

信用权 14

商标权 14

人格权 14

名誉权 14

专利权 14

Y14

身体权 14

隐私权 14

健康权 14

配偶权 14

荣誉权 14

缺陷 14

一般人格权 14

债权 14

肖像权 14

人身自由权 14

姓名权 14

第三人侵害债权 14

第二节 侵权行为一般条款15

一般侵权行为 15

物权 15

一、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和一般侵权行为15

亲属权 15

二、大陆法系侵权行为法一般化立法模式的发展过程19

中国古代侵权行为法 19

三、大陆法系侵权行为法规定侵权行为一般条款的意义23

四、正确适用侵权行为一般条款的基本规则23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24

因果关系 24

替代责任 24

损害事实 24

归责原则体系 24

直接责任 25

恶意诉讼 25

E25

侵权责任形态 25

案例1-2:“无正当诉因恶意诉讼”案25

人身权 26

一、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26

第三节 侵权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的联系与区别26

责任竞合 27

二、侵权行为与行政法上的违法行为的联系与区别28

行政附带民事损害赔偿 29

三、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联系与区别30

行政机关 30

C31

销售者 31

财产损失 31

赔偿损失 33

人身损害 33

第二章 侵权行为法34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的概念和特征34

一、侵权行为法的概念34

二、侵权行为法的特征35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的调整功能40

一、补偿功能40

补偿功能 40

惩罚功能 40

二、惩罚功能41

侵权责任方式 41

财产损害赔偿 41

人身损害赔偿 41

预防功能 42

三、预防功能42

精神痛苦 43

案例2-1:“不按程序解剖尸体非法侵害尸体”案43

一、侵权行为法与刑法43

第三节 侵权行为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与区别43

二、侵权行为法与行政法44

三、侵权行为法与合同法45

诉讼时效 46

一、宪法渊源47

案例2-2:“盗用他人姓名侵害受教育权”案47

第四节 侵权行为法的渊源47

工伤事故 47

二、民法渊源48

三、其他法律渊源48

五、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渊源49

案例2-3:“做不孕症通水术感染医疗差错”案49

四、司法解释渊源49

医疗费 49

一、侵权普通法和侵权特别法50

二、侵权普通法与侵权特别法的区别50

学生伤害事故 50

第五节 侵权行为法的结构50

侵权行为法渊源 50

侵权普通法 50

侵权特别法 50

三、区别侵权普通法和侵权特别法的意义51

D51

抗辩事由 51

道路交通事故 51

不可抗力 51

侵权法司法解释 52

第三章 侵权特别法和侵权法司法解释52

第一节 侵权特别法52

一、我国侵权特别法立法的一般情况52

间接损失 53

案例3-1:“少女嫖娼”案53

国有公共设施 53

二、我国侵权特别法的作用和立法特点56

三、我国侵权特别法的适用原则58

死亡赔偿金 58

残疾赔偿金 58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的司法解释61

一、侵权行为法司法解释的基本概况61

二、侵权行为法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63

案例3-2:“夫妻看黄碟”案65

消除危险 66

X66

公平责任 67

高度危险作业 68

相当因果关系 68

紧急避险 68

三、关于侵权行为法司法解释的适用69

四、关于完善侵权行为法司法解释的几个问题7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侵权行为法73

一、中国古代侵权行为法研究的概要情况73

第四章 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发展73

二、中国古代侵权行为法的发展轨迹74

三、中国古代侵权行为法的主要特点76

保辜 76

B76

惩罚性赔偿 78

四、中国古代侵权行为法的先进制度和缺点80

T80

条件说 80

损益相抵 80

F81

法律上的原因 81

直接损失 81

五、中国古代侵权法的基本责任制度82

备偿 82

连带责任 83

偿所减价 84

偿减价之半 84

过失相抵 85

倍备 85

折判赔偿 86

追雇赁钱 87

着落均赔还官 88

还官、主 88

赎铜入杀伤之家 89

断付财产养赡 91

追埋葬银 91

毁损 93

修立 93

责寻 93

复旧 93

Z94

正当防卫 94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侵权行为法95

一、《大清民律草案》对侵权行为的规定95

中国近代侵权行为法 95

诽谤 95

共同加害人 96

共同危险行为 96

共同侵权行为 96

定期金 97

二、《民国民律草案》对侵权行为的规定98

三、《中华民国民法》对侵权行为的规定99

定作人指示过失责任 100

第三节 国外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发展101

一、习惯法时期102

二、古代成文法时期103

树木 104

侮辱 105

三、现代法时期106

妨害 109

四、当代侵权行为法的主要发展109

P109

排除妨害 109

案例4-2:“撰写回忆文章侵害相关隐私”案110

案例4-1:“人体油画展模特肖像权纠纷”案110

责任保险 111

第二编 侵权责任构成115

第五章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115

第一节 归责原则概述115

一、归责概念115

二、归责原则117

案例5-1:“汽车风挡玻璃突然爆裂产品侵权责任”案119

三、归责原则体系121

案例5-2:“中学生玩足球射门致伤守门员眼睛免除责任”案126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127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和沿革127

二、过错责任原则的内涵和功能129

地下工作物 132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132

按份责任 133

无过错联系的共同致害 133

第三节 过错推定原则134

一、过错推定原则的概念和沿革134

地上工作物 135

二、过错推定原则的意义和地位136

用人者的责任 137

三、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范围和规则137

雇主责任 137

搁置物 137

法人侵权责任 137

A138

事故责任 138

安全保障义务 138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 138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 138

专家责任 138

法定代理人的责任 138

专用词汇索引138

医疗事故责任 139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概念的界定140

第四节 无过错责任原则140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历史沿革143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和规则145

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 148

第六章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149

第一节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概说149

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概念149

二、侵权责任构成的不同学说153

四要件说 153

S154

三要件说 154

三、坚持“四要件”理论的必要性155

加害行为 157

第二节 违法行为161

一、违法行为的概念和结构161

案例6-1:“故意违背善良风俗妨害经营”案164

妨害经营 164

二、违法行为的方式165

案例6-2:“加害人伤害妇女其母未尽救治义务”案166

三、违法行为的样态167

J167

间接行为 167

直接行为 167

四、阻却违法行为168

阻却违法行为 168

职务授权行为 169

受害人承诺 169

自助行为 169

第三节 损害事实169

一、损害事实的概念和结构169

第三人过错 169

二、损害事实的种类171

精神利益 172

非法占有 174

侵占财产 174

多重损害事实 175

三、多重损害事实175

第四节 因果关系177

一、因果关系的概念177

二、因果关系中的原因178

原因说 178

案例6-3:“违章拉砂与造成损害没有因果关系”案180

三、确定因果关系的理论181

疫学因果关系说 184

盖然性因果关系 185

G185

间接反证说 185

四、确定我国侵权行为法因果关系要件的规则186

案例6-4:“违章施工致害工人具有相当因果关系”案188

医疗过错 190

案例6-5:“发射防雹炮弹弹片致害他人适用推定因果关系”案190

近因 192

五、因果关系中的几个具体问题192

第五节 主观过错193

一、过错概念的性质193

二、过错形态——故意196

案例6-6:“撰写、发表历史小说侵害他人名誉权”案196

三、过错形态——过失197

普通人的注意 198

善良管理人的注意 198

应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 198

汉德公式 199

四、过错与侵权责任的关系200

共同责任 202

第七章 侵权责任方式204

第一节 侵权责任方式概述204

一、侵权责任方式的概念和特征204

二、侵权责任方式的类型和适用的一般原则205

禁令 207

三、关于规定侵权行为禁令的探讨207

侵权请求权 208

第二节 侵权责任方式的适用210

一、财产型责任方式的适用210

案例7-1:“‘借用’他人珍贵邮票拒不返还侵占财产”案211

二、精神型责任方式的适用213

三、综合型责任方式的适用215

民事制裁方式 216

第三节 民事制裁方式在侵权行为中的适用216

一、民事制裁方式概述216

案例7-2:“记实小说使用诽谤性语言侵害名誉权”案217

二、民事制裁方式的适用办法218

第八章 侵权责任竞合与请求权竞合220

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 220

第一节 侵权责任竞合概说220

请求权竞合 220

一、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和特点220

二、侵权民事责任竞合的产生221

三、侵权民事责任竞合与侵权民事责任聚合222

责任聚合 222

四、民事责任竞合的法律后果224

补充责任 225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 225

案例8-1:“业主被杀害物业单位承担补充责任”案225

五、民事责任聚合及其后果226

第二节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227

一、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原因227

二、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基本区别228

案例8-2:“旅游团混进严重传染病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案229

第三节 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责任的竞合231

一、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责任竞合发生的原因231

赔偿权利人 231

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责任竞合 231

二、不当得利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区别232

第九章 侵权请求权与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体系235

第一节 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体系的基本构成235

一、请求权与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235

次生请求权 236

本权请求权 236

原权请求权 236

二、次生请求权作用及其保护民事权利的单一性237

三、确立原权请求权保护民事权利的极端必要性238

四、结论242

高压电 242

案例9-1:“触电造成重伤害超过诉讼时效索赔”案242

第二节 民事权利请求权保护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作用243

一、请求权保护体系的基本内容243

二、民事权利请求权保护的基本作用244

一、关于原权请求权与次生请求权的竞合246

第三节 原权请求权与次生请求权的关系调整246

二、竞合程度的选择249

第十章 抗辩事由与诉讼时效251

第一节 抗辩事由概述251

一、抗辩事由与阻却违法行为251

意外事件 253

二、抗辩事由的分类253

第二节 一般抗辩事由253

受害人过错 253

一、职务授权行为253

案例10-1:“借用机会伤害患者身体”案255

二、正当防卫255

案例10-2:“防卫反击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损害”案256

三、紧急避险257

四、受害人承诺259

甘冒风险 262

五、自助行为263

案例10-3:“协商解决未经同意进行录音不构成侵害人身自由权”案263

一、受害人过错264

第三节 特别抗辩事由264

二、第三人过错266

赔偿义务人 266

意思联络 266

加害人责任 266

三、不可抗力267

四、意外事件269

案例10-4:“暴雨冲塌院墙造成死亡属于意外事件”案270

第四节 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271

一、侵权行为的一般诉讼时效271

二、侵权行为的特殊诉讼时效273

三、侵权行为的最长诉讼时效274

四、诉讼时效适用的范围274

第十一章 侵权行为类型化的思路和方法279

一、侵权行为法一般化立法的重要意义和局限279

第三编 侵权行为类型279

第一节 大陆法系侵权行为一般化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279

二、英美侵权行为法对侵权行为类型化的启示282

第二节 英美侵权行为法类型化立法的方法和主要内容284

一、英国法的侵权行为类型化284

非法侵入 284

恶意告发 285

二、美国法的侵权行为类型化286

动物侵权 288

虚假陈述 288

教唆行为人 294

帮助行为人 294

警示说明不充分 295

设计缺陷 295

制造缺陷 295

第三节 大陆法系侵权行为一般化的局限性及其突破295

一、大陆法系侵权行为一般化立法的局限性295

二、大陆法系侵权行为法对侵权行为类型化的补充297

第四节 侵权行为一般化和类型化结合的尝试300

一、中国侵权行为法并不拒绝侵权行为类型化300

二、侵权行为一般化与类型化结合的成功尝试302

一、我国侵权行为法应当采取的基本做法309

第五节 一般化和类型化结合是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基本出路309

二、实行侵权行为一般化和类型化结合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方法311

三、我国侵权行为法实现一般化和类型化结合的基本构架312

妨害家庭关系 313

商业侵权 313

媒体侵权 313

物件致人损害 313

第六节 按照归责原则实现侵权行为类型化是最好的方法314

抚慰金赔偿 314

一、以侵权归责原则三分法为基础构建侵权行为的基本类型314

W315

网络侵权 315

新闻侵权 315

二、我国侵权行为类型体系的基本构造316

案例11-1:“利用姓名平行侵害姓名权”案317

侵害人格及其利益 317

案例11-2:“马路积水未设路障致驾驶员死亡”案317

案例11-3:“石灰厂放炮炸死牲口无过错责任”案318

一、侵害人身侵权行为的基本规则319

第十二章 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319

第一节 侵害人身319

二、侵害人身侵权行为的基本形式320

误工费 320

丧葬费赔偿 320

案例12-1:“超市搜身侵害人格尊严”案322

案例12-2:“强制店员剪掉头发侵害身体权”案322

案例12-3:“拔牙造成脸部损伤侵害身体权”案323

案例12-4:“‘掏心拳’致死他人不承担侵害生命权责任”案326

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 326

案例12-5:“孕妇乘车肇事损害胎儿健康”案328

案例12-8:“切割尸体器官侵害尸体”案329

案例12-6:“眼科医生擅自摘除尸体角膜移植”案329

案例12-7:“擅自解剖尸体侵害尸体”案329

一、侵害人格及其利益侵权行为的基本要求330

案例12-9:“殡仪馆丢失尸体侵权”案330

第二节 侵害人格及其利益330

案例12-10:“非法移动坟墓侵权”案330

死者人格利益 330

二、侵害人格及其利益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332

案例12-11:“教师禁止本班学生与自己女儿同名”案333

案例12-12:“擅自使用著名导演姓名侵权”案334

案例12-13:“冒用他人姓名上大学、工作侵害姓名权”案334

案例12-14:“吴良材眼镜公司名称权纠纷”案336

案例12-15:“以欺骗手段为他人拍照作品参加大奖赛肖像权纠纷”案338

案例12-16:“使用他人肖像超出使用范围使用侵害肖像权”案338

案例12-17:“擅自使用他人病容照片侵害肖像权”案338

案例12-19:“模特工肖像权纠纷”案339

案例12-18:“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者转让使用权侵权”案339

案例12-20:“剧照肖像权纠纷”案340

案例12-22:“配偶间进行诽谤构成侵权”案342

案例12-21:“在法庭上陈述证言不构成侵权”案342

案例12-23:“非法侮辱他人身体构成侵权”案343

案例12-24:“诽谤他人产品构成侵害信用权”案346

案例12-25:“不作为侵害信用权”案347

案例12-26:“非法剥夺他人荣誉称号侵害荣誉权”案348

案例12-27:“非法扣留合法奖金侵害荣誉权”案349

案例12-29:“以欺诈手段侵害意志自由”案351

案例12-28:“超市限制人身自由侵权”案351

案例12-30:“强制治疗侵害身体自由权”案352

案例12-31:“厕所安装摄像头侵害员工隐私权”案353

案例12-32:“私自摘抄他人日记进行批判侵害隐私权”案354

案例12-33:“电话骚扰侵害生活安宁”案355

案例12-34:“广告打错电话号码骚扰生活安宁”案355

案例12-35:“偷窥他人洗澡侵害隐私权”案357

营养费 358

案例12-36:“强奸侵害性自主权索赔”案358

案例12-38:“逼迫女服务员提供性服务造成伤害”案359

案例12-37:“侵害幼女性自主权造成身体伤害”案359

案例12-39:“利用声讯电话对幼童进行性骚扰”案360

案例12-40:“私自拍照侵害死者肖像利益”案361

案例12-41:“全国首例小说侵害死者名誉利益”案361

案例12-43:“殡仪馆没有履行承诺不构成侵权”案362

案例12-42:“鲁迅姓名被侵害索赔”案362

案例12-45:“人狗同餐”案365

案例12-46:“人狗同浴”案365

案例12-44:“超市搜身第一案”365

第三节 妨害家庭关系366

一、妨害家庭关系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366

二、妨害家庭关系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368

案例12-47:“伤害造成性功能障碍索赔”案369

案例12-48:“医院抱错孩子侵害亲权”案372

案例12-49:“父亲与儿子争执骨灰保管证”案374

一、侵害物权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375

案例12-50:“祖父母主张探望权”案375

第四节 侵害物权375

二、侵害物权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376

案例12-51:“白菜主张采光权”案381

纯粹经济损失 382

第五节 侵害债权383

一、侵害债权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383

案例12-52:“登载虚假新闻侵害债权”案387

二、侵害债权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387

二、侵害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389

第六节 侵害知识产权389

案例12-53:“假离婚侵害债权”案389

一、侵害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389

案例12-54:“电子图书馆擅自收录他人作品侵害著作权”案392

案例12-55:“冒用他人商标侵害商标权”案399

第七节 媒体侵权400

一、媒体侵权的一般要求400

二、媒体侵权的具体形式400

互联网 401

案例12-56:“未经审查使用不真实新闻照片侵害名誉权”案402

文学侵权 403

案例12-57:“电视剧侵害被描写人名誉”案403

案例12-58:“刊登侵权小说拒不停止侵害构成侵权”案404

案例12-59:“在网络BBS上发贴侵害网友名誉权”案405

商业诽谤 406

商誉 406

一、商业侵权的一般要求406

二、商业侵权的具体形式406

第八节 商业侵权406

案例12-60:“采取非法手段不正当竞争”案407

N413

内幕交易 413

操纵市场 414

第九节 恶意诉讼和恶意告发415

一、恶意诉讼和恶意告发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415

二、恶意诉讼和恶意告发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415

案例12-61:“恶意告发”案416

L416

滥用诉权 416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侵权418

国家公务员侵权 418

一、国家公务员侵权的一般要求418

第十三章 过错推定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418

二、国家公务员侵权具体形式421

追偿权 421

案例13-1:“扣押交通工具自己使用侵权”案422

案例13-2:“綦江彩虹桥垮塌伤人国家赔偿”案423

二、用人者的责任的具体形式424

第二节 用人者的责任424

一、用人者的责任的一般要求424

案例13-3:“无轨电车突然启动伤害行人”案427

施工人 430

监护责任 430

案例13-4:“定作人指示过失造成承揽人伤害索赔”案432

第三节 法定代理人的责任434

一、法定代理人的责任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434

二、法定代理人的责任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435

案例13-5:“间歇性精神病伤人索赔”案436

第四节 专家责任439

二、专家责任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439

一、专家责任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439

第五节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440

一、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440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442

案例13-6:“设施设备未尽安全保护义务伤人”案442

案例13-7:“银河宾馆对客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侵权”案443

一、物件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444

案例13-8:“军事演习对儿童未尽安全保护义务致害”案444

第六节 物件致人损害444

二、物件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445

案例13-9:“树木折断造成伤害索赔”案446

第七节 事故责任448

案例13-10:“建筑物内投掷烟灰缸致害他人全体居民承担赔偿责任”案448

二、事故责任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448

一、事故责任侵权行为的一般要求448

损害赔偿规则 448

案例13-11:“青霉素延缓过敏不构成医疗事故”案454

案例13-12:“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索赔”案456

案例13-13:“救护站救护不及时有客观原因不构成不作为侵权”案456

案例13-14:“在居民院内汽车造成事故不构成交通事故”案457

案例13-15:“搭便车造成损害构成好意同乘”案462

案例13-16:“学校厕所失修造成学生伤害”案465

案例13-17:“幼儿班幼儿玩火教师未尽保护义务”案468

不真正连带责任 472

一次性赔偿 475

案例13-18:“下班途中遭受车祸构成工伤事故”案475

案例13-19:“兽医为猪注射疫苗被猪伤害”案475

第一节 产品侵权责任476

第十四章 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476

一、产品侵权责任的一般要求476

案例14-1:“杀虫剂警示说明不充分”案479

二、产品侵权责任的具体形式482

第二节 危险活动侵权485

一、危险活动侵权的一般要求485

高速运输工具 485

危险物品 487

二、危险活动侵权的具体形式487

案例14-2:“组织大型集会活动造成多人挤踏伤人”案490

地面施工 490

一、污染环境侵权的一般要求494

第三节 污染环境侵权494

二、污染环境侵权的具体形式496

案例14-3:“生产中氯气泄漏造成损害”案498

第四节 动物侵权499

一、动物侵权的一般要求499

二、动物侵权的具体形式501

案例14-4:“夜间擅闯猴岛被猴伤害”案502

第四编 侵权责任形态507

第十五章 侵权责任形态概述507

第一节 构建侵权责任形态体系的基本设想507

一、在侵权行为法研究中对侵权责任形态的困惑507

二、侵权责任形态的历史演进509

双方责任 512

三、侵权责任形态概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13

第二节 侵权责任形态理论体系的构建515

单独责任 515

一、侵权责任形态的概念和特征515

二、侵权责任形态在侵权法中的地位517

三、侵权责任形态研究的作用和意义517

四、侵权责任形态的体系和内容518

单方责任 519

受害人责任 520

第三节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的侵权责任形态研究521

一、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所涉及到的侵权责任形态522

二、新的侵权行为类型中的直接责任和替代责任524

视为共同侵权行为 524

三、新的侵权行为类型中的单方责任和双方责任525

四、新的侵权行为类型中的单独责任和共同责任526

一、侵权行为形态的概念和特征527

第四节 侵权行为形态527

二、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530

案例15-1:“马路中央树立电线杆伤人”案531

三、单独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531

四、积极的侵权行为和消极的侵权行为532

案例15-2:“妻子自杀丈夫见死不救”案533

一、直接责任的基础行为——一般侵权行为534

第十六章 直接责任和替代责任534

第一节 直接责任534

案例16-1:“过失跌落花盆造成行人伤害不适用搁置物致害责任”案536

二、直接责任537

案例16-2:“超市举行选贼活动侵害名誉权”案541

一、替代责任的基础行为——特殊侵权行为542

第二节 替代责任542

二、替代责任的基本内容547

三、替代责任的赔偿法律关系553

四、免责条件和举证责任倒置558

案例16-3:“挖井行为与自然原因结合造成财产损害”案558

第十七章 单方责任和双方责任561

一、加害人责任561

第一节 单方责任561

二、受害人过错562

案例17-1:“两牛斗架造成一牛死亡”案563

不法性 563

第二节 双方责任中的过失相抵564

一、与有过失的概念、特征和作用564

案例17-2:“路边放置开水桶造成幼童伤害”案565

案例17-3:“火车与汽车路口相撞索赔”案570

二、过失相抵的概念和构成570

三、过失相抵的责任分担和实行573

第三节 双方责任的公平责任578

一、公平责任的概念和历史沿革578

二、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581

案例17-4:“无过错输血感染丙肝分担损失”案582

一、机动车致害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受害人过错的特殊性584

第四节 双方责任中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的受害人过错责任584

二、机动车致害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受害人过错的实行585

案例17-5:“行人全部过错机动车一方应当承担部分责任”案585

第十八章 单独责任和共同责任587

第一节 单独责任587

一、单独责任是一人实施的侵权行为的责任形态587

二、单独责任的承担587

案例18-1:“职场性骚扰”案588

第二节 共同责任中的连带责任588

一、共同侵权行为589

案例18-2:“数人实施的行为造成损害构成共同侵权行为”案590

合伙致人损害 591

案例18-3:“数人同时抢失落的钱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案598

团伙成员 600

二、共同危险行为601

案例18-4:“数名儿童向楼下投掷酒瓶其中一人造成他人死亡”案603

三、视为共同侵权行为609

行为的关联性 610

案例18-5:“合伙经营鞭炮造成他人伤害承担连带责任”案611

四、合伙致人损害611

案例18-6:“合伙人之一执行合伙事务造成他人损害承担连带责任”案612

五、团伙成员613

六、连带责任614

第三节 共同责任中的按份责任635

案例18-7:“无过错联系的共同致害承担按份责任”案635

一、无过错联系的共同致害行为的概念635

二、按份责任636

一、适用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637

第四节 共同责任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637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638

三、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效力640

四、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实行641

第五节 共同责任中的补充责任642

一、适用补充责任的侵权行为642

二、侵权补充责任概述643

三、补充责任的具体类型和基本规则645

案例18-8:“广告气球飘落伤害他人”案647

四、对典型案例的法理分析647

第一节 损害赔偿的概念和性质653

一、损害赔偿的概念和特征653

第五编 损害赔偿653

第十九章 损害赔偿及其规则653

二、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655

三、损害赔偿的范围657

一、赔偿权利主体(受害人)659

第二节 损害赔偿关系的当事人659

扶养损害赔偿 661

案例19-1:“伤害行为造成性功能障碍配偶请求性利益受到661

损害赔偿精神损害”案661

案例19-2:“非法提取死者脏器侵权”案662

二、赔偿义务主体(加害人)663

第三节 损害赔偿规则665

一、全部赔偿665

二、财产赔偿667

三、损益相抵669

四、过失相抵673

五、衡平原则673

一、问题的提出675

第四节 数种原因造成损害结果的赔偿数额计算675

二、数种原因造成损害结果的概念和类型676

三、决定数种原因造成损害结果分割赔偿责任份额的各种因素679

四、具体的赔偿数额计算680

第一节 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检讨685

一、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685

二、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685

第二十章 人身损害赔偿685

H688

护理费赔偿 688

住院伙食补助费 689

三、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692

案例20-1:“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死亡赔偿金有差别”案697

一、人身损害和人身损害赔偿697

第二节 人身损害赔偿概述697

二、人身损害赔偿所保护的具体人格权698

三、人身损害的实际损害和损失700

四、建立完善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703

五、人身损害的一般赔偿范围704

残疾辅助器具费 704

一、人身损害的常规赔偿概说706

第三节 人身损害的常规赔偿706

案例20-2:“私人医生治疗应当计入医疗费赔偿范围”案706

二、具体赔偿内容707

人身损害常规赔偿 707

K709

康复治疗 709

交通费赔偿 716

案例20-3:“医疗事故应当赔偿营养费”案719

第三节 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720

一、劳动能力丧失赔偿的理论依据720

二、赔偿范围721

一、造成死亡损害赔偿的理论根据724

第四节 造成死亡的赔偿724

二、赔偿内容725

第五节 对间接受害人的扶养损害赔偿731

一、间接受害人扶养损害赔偿概念及沿革731

二、被扶养人及其生活费损害赔偿请求权734

三、被扶养人生活费损害赔偿责任构成737

四、被扶养人生活费损害赔偿的范围740

计算标准基准地 741

第六节 损害赔偿的计算及方法741

一、计算标准基准地741

二、实际赔偿金额的确定与一次性给付赔偿原则743

实际赔偿金额 743

三、继续赔偿745

继续赔偿 745

四、定期金赔偿的适用747

案例20-4:“一次性赔偿应当扣除赔偿金利息”案748

统计标准 751

五、统计标准751

一、概说753

第七节 死者尸体损害赔偿和未出生的胎儿受到损害的赔偿753

二、具体赔偿方法754

一、财产损害的概念和特征756

第二十一章 财产损害赔偿756

第一节 财产损害赔偿概述756

二、财产损害的种类758

三、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759

案例21-1:“受害人扩大的财产损失不予赔偿”案760

第二节 财产损害数额的计算761

一、直接损失的计算761

二、间接损失的计算764

三、其他财产利益损失的推算766

第三节 财产损害赔偿的方法768

一、折价赔偿768

三、对订有保险合同的财产侵害的赔偿770

二、实物赔偿770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意义771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概说771

第二十二章 精神损害赔偿771

二、精神和精神损害的概念772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774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结构778

精神痛苦的抚慰金赔偿 778

六、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780

五、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780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发展历史783

一、古代法萌芽时期783

二、近代法形成时期785

三、现代法完善时期787

四、中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新发展788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形式790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形式790

二、精神利益损害的抚慰金赔偿792

四、对精神损害救济的其他方式794

三、精神痛苦损害的抚慰金赔偿794

一、抚慰金赔偿的立法发展和理论认识795

第四节 人身损害的抚慰金赔偿795

案例22-1:“就餐卡式炉爆炸伤害客人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案796

侵害财产权的抚慰金赔偿 803

案例22-2:“侵害具有人格利益因素的特定纪念物品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案806

案例23-1:“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后仍然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请求”案8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