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工程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25587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工程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理论1
一、信息的实质2
二、信息定义3
三、信息理论4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工程5
一、信息技术6
二、信息工程8
第三节 信息系统10
一、信息传输系统模型10
二、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模型12
第一节 自信息量16
第二章 信息的度量16
第二节 信息熵19
一、平均信息量——熵19
二、熵函数的基本性质21
第三节 互信息23
一、联合熵与条件熵24
二、互信息量的计算26
三、互信息量与熵之间的相互关系27
第四节 信息不增性原理34
第三章 离散信源38
第一节 信源及其数学模型38
一、离散信源38
二、连续信源39
一、离散无记忆单符号信源40
第二节 离散信源的特性及其分类40
二、离散无记忆符号序列信源41
三、离散有记忆平稳信源43
四、马尔柯夫信源45
第三节 离散信源的熵57
一、离散无记忆信源的熵57
二、离散有记忆平稳信源的熵61
三、马尔柯夫信源的熵63
第四节 信源的冗余度69
第四章 离散信道及其容量72
第一节 信道的特性及其分类72
一、信道的分类73
二、无扰离散信道上的信息传输率76
三、信道容量的定义77
第二节 离散无扰信道78
第三节 离散有扰信道80
一、具有对称性质的离散信道81
二、具有可逆性质的离散信道86
三、一般二进制离散信道89
四、多符号离散信道92
五、组合信道99
第四节 多用户离散信道104
一、多用户信道的分类104
二、二址接入信道105
三、相关信源的多用户信道111
第一节 信源编码器模型115
第五章 离散信源的无失真编码115
一、信源编码器的数学描述116
二、几种常用的信源编码器117
三、码的分类119
第二节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121
一、等长码编码定理121
二、不等长码编码定理125
第三节 不等长编码方法128
一、仙侬编码方法128
二、费诺编码方法130
三、哈夫曼编码方法130
第一节 信息保密通信的模型135
第六章 信息工程中的数据保密135
第二节 传统密码体制137
一、单表代换密码138
二、多表代换密码142
三、多字母代换147
四、转置密码150
第三节 数据加密标准(DES)152
一、替代-换位密码152
二、DES加密与解密原理156
第四节 公钥密码体制164
第七章 队列及信息流169
第一节 排队系统169
一、排队系统的一般表示170
二、排队系统的度量173
三、排队系统的符号175
第二节 M/M/1排队模型176
一、M/M/1模型描述176
二、M/M/1的数学方程179
三、M/M/1排队系统参数分析186
第三节 M/M/m/k排队模型193
一、排队模型描述194
二、平稳解194
三、排队系统参数计算197
四、参数结果分析199
第八章 计算机仿真技术205
第一节 计算机仿真基本原理205
一、系统模型206
二、数学模型208
三、仿真方法210
四、仿真的一般步骤212
五、仿真语言214
第二节 离散事件仿真方法217
一、离散事件系统主要组成217
二、仿真流程控制218
三、随机数的产生和检验223
四、随机变量的产生方法237
五、仿真输出结果的统计分析245
六、排队系统仿真实例的分析250
参考文献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