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主义经济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本主义经济概论
  • 邓国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0746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本主义经济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物质资料的生产1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

二、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9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9

二、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2

第三节 本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15

一、广义政治经济学和狭义政治经济学15

二、本书的研究对象16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20

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20

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23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4

第五节 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法25

一、学习本书的意义25

二、学习本书的方法27

第二章 产品转化为商品30

第一节 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30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30

二、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33

第二节 商品35

一、商品的二因素35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38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39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39

二、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42

第四节 货币44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44

二、货币的职能49

第五节 价值规律54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54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54

第六节 商品拜物教57

一、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和根源57

二、价值的本质60

第三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62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标志62

一、资本的总公式62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66

第二节 劳动力的买和卖68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68

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70

第三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历史过程74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产生的条件74

二、货币财富的大量积累75

三、劳动力商品的大量产生77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80

第一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80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80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85

三、围绕工作日的斗争89

第二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91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其生产过程91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95

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辩证关系98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和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来源99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99

二、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101

第五章 工资104

第一节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104

一、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04

二、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所造成的结果106

三、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的必然性107

第二节 工资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规律109

一、计时工资及其运动规律109

二、计件工资及其运动规律113

三、当代资本主义工资具体形式的新变化117

第三节 工资水平和当代资本主义工资的新特点118

一、必须掌握工资数量变动同劳动力价值变动之间的关系118

二、必须区分各种不同的工资水平120

三、当代资本主义工人工资水平变动的新特点122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127

第一节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127

一、生产和再生产127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128

第二节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132

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132

二、资本积累的必然性以及影响积累量的因素134

第三节 资本积累和相对过剩人口138

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趋势138

二、相对过剩人口及其形成141

三、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145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148

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48

二、无产阶级贫困化149

第七章 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56

第一节 个别资本循环的连续性156

一、产业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156

二、产业资本运动是三种形式循环的统162

第二节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167

一、流通时间167

一、流通费用169

第三节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172

一、资本周转时间和次数172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73

第四节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77

一、预付资本的总周转177

二、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79

第八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83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183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183

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185

三、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187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88

一、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及其图式188

二、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190

三、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91

四、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193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95

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95

二、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及其交换过程197

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00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201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205

一、实现条件和实现形式的矛盾205

二、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相对缩小的矛盾207

第九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平均利润209

第一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09

一、成本价格是所费资本价值的转化形式209

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10

三、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212

第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214

一、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市场价值214

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215

三、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218

第三节 生产价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的发展220

一、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220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大意义225

第四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226

一、平均利润率的F降趋势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226

二、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229

第十章 商业利润和利息232

第一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232

一、商品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232

二、商业资本的职能233

三、商业利润235

四、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238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和对外贸易240

一、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240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242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借贷利息246

一、借贷资本及其形成246

二、借贷资本的特点247

三、借贷利息和利息率249

第四节 资本主义信用251

一、商业信用251

二、银行信用253

三、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信用256

第五节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257

一、股份公司257

二、虚拟资本和证券交易所259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地租26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263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263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264

第二节 级差地租266

一、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266

二、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269

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土地价格273

一、绝对地租及其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273

一、土地价格275

第四节 战后资本主义农业地租的新特点276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276

二、级差地租的新特点278

三、绝对地租问题279

第五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281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82

二、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283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285

第十二章 国内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288

第一节 生产集中和垄断288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形成288

二、垄断组织的形式和实质291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293

四、垄断和竞争295

第二节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297

一、银行集中和垄断297

二、银行的新作用299

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01

第三节 战后国内垄断资本的变化和发展303

一、垄断化和分散化同时存在和发展303

二、垄断资本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混合联合企业广泛发展306

三、银行集中和垄断进一步加强307

四、金融资本和金融财团发生了重大变化308

第十三章 国际垄断的形成和发展311

第一节 资本输出311

一、资本输出的客观必然性311

二、资本输出的后果314

第二节 国际垄断同盟和殖民主义316

一、国际垄断同盟316

一、殖民主义318

第三节 战后国际垄断的变化和发展322

一、资本输出的变化322

二、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326

三、新殖民主义的推行328

第十四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31

第一节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31

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化的必然性331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333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的构成335

一、国有资本335

二、国私共有资本337

三、国控私有资本338

第三节 国家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调节340

一、国家对生产领域的干预和调节341

二、国家对流通领域的干预和调节343

三、国家对分配领域的干预和调节344

四、国家对消费领域的干预和调节346

第四节 国家垄断老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和国际联合347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347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合349

第五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351

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51

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条件352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35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55

一、生产社会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356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和逐步激化357

三、剥夺者要被剥夺359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360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360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363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366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367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的腐朽性369

一、垄断资本统治下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停滞趋势369

二、食利者阶层和食利国372

三、政治上走向反动和社会危机加深373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375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375

二、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的首先胜利378

三、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灭亡是一个历史过程381

后记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