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刘越医案医论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13881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医案-汇编-中国-现代;医论-汇编-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刘越医案医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证治1
外感论1
春病1
一、新感1
(一)伤寒1
(二)风寒2
(三)风热3
(四)风嗽4
二、伏气5
(一)春温5
(二)风温7
(三)温病8
(四)温毒11
夏病12
一、新感12
(一)伤暑12
(二)冒暑13
(三)中暑14
二、伏邪15
(一)暑风15
(二)暑温15
(三)暑咳16
(四)暑湿16
一、伏气17
(一)伏暑17
秋病17
(二)秋暑19
二、新感19
(一)伤湿19
(二)中湿20
(三)冒湿20
(四)湿温21
(五)风燥21
(七)温燥22
(六)凉燥22
(八)燥咳23
冬病24
一、伏气24
(一)痰嗽24
(二)干咳24
二、新感25
(一)伤寒25
(二)中寒27
(三)冬温28
外感治例29
一、风寒、风热、伤湿、痰嗽29
二、风温36
三、湿温37
四、秋燥39
治外感方41
胃脘痛证治42
一、脾胃虚44
二、肝气犯胃45
三、胃阴血虚46
四、食滞48
五、气滞49
六、寒51
七、热54
八、痰饮55
九、湿56
十、血瘀58
十一、胃脘痛呕血、便血61
(一)呕血:热61
(二)呕血:虚62
(三)便血:寒63
(四)便血:热63
胃脘痛治例(胃溃疡、胃炎)64
一、黄芪桂枝汤法66
二、二陈汤法68
三、苍术四味汤法70
四、生山药四味汤法73
五、其他75
胃溃疡与胃炎80
一、胃脘痛82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82
三、急性胃炎82
四、慢性胃炎82
五、胃出血82
六、胃气痛83
泄泻证治83
一、寒湿84
二、湿热87
三、食积90
六、脾虚91
四、痰91
五、血瘀91
七、肾虚、脾肾虚93
泄泻治例(慢性肠炎)96
呕吐证治103
一、虚证104
二、实证106
呕吐治例(十二指肠溃疡、胆管蛔虫症)107
呃逆证治110
一、虚证110
二、实证112
呃逆治例(胃下垂、食管憩室)113
痢证治115
一、湿热115
二、虚寒118
痢治例(急性痢)121
一、实证124
黄疸证治124
二、虚证126
黄疸治例(病毒性黄疸肝炎)127
痞满治例129
痫证治131
一、实证131
二、虚证133
痫治例134
治痫论要146
银屑病治例148
银屑病论治158
癌证治例(外阴癌、卵巢腺癌、食管贲门癌、直肠癌、腹腔恶性肿瘤)160
治癌论要171
“扶正抗癌方”药效学研究174
“中2方”的抗癌作用178
咳嗽证治180
一、外感咳嗽180
二、内伤咳嗽183
咳嗽治例(慢性气管炎)186
一、外感咳嗽186
(一)百部五味汤法186
(二)麻黄四味汤法187
(三)伏邪新感188
二、内伤咳嗽189
(一)二陈汤法189
(二)二陈汤的应用193
哮喘治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96
肺病治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脓肿、右肺弥湿性间隙纤维化)200
脑血管病治例(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207
心病治例211
一、风心病211
二、冠心病214
肾病治例(肾炎)218
一、小便失禁218
二、尿浊218
三、湿热淋219
四、膏淋225
五、遗精226
六、水肿227
七、肾结石228
肝炎治例(慢性肝炎)230
腰痛论治(退行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233
一、肾虚233
二、血瘀234
三、气滞235
四、寒湿236
阳痿论治237
一、辨证论治237
二、辨病论治239
肾元散的临床及实验研究240
(一)猩红热250
一、咽喉250
外科病治例(猩红热、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白斑、鼻炎、鼻窦炎、结膜炎、淋巴结核、甲状腺囊肿、静脉炎、阑250
(二)咽炎、喉炎251
(三)扁桃体炎252
二、牙253
三、鼻254
(一)鼻衄254
(二)鼻炎256
四、目258
五、腮腺炎260
六、瘰疠260
七、瘿瘤261
八、湿痰流注262
九、瘀血流注262
十、痈263
十一、肠痈264
十二、睾肿268
十四、肛痒269
十三、囊痈269
十五、痔270
十六、外伤咯血271
十七、麻疹272
十八、斑疹273
十九、湿疹275
二十、结节红斑279
二十一、扁平疣280
二十二、面神经麻痹281
妇科治例(痛经、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习惯性流产)282
一、痛经282
二、月经不调283
三、带下284
四、癥瘕285
五、崩漏286
六、先兆流产289
七、产后身痛290
八、产后发热291
九、产后泄泻292
十、乳癖293
十一、乳痈294
医论295
《伤寒论》脾胃阴血说295
一、以脾胃阴血论病因、病机295
二、治脾胃阴血为本296
三、治脾胃阴血用药299
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300
张锡纯医学思想探讨300
二、肝脾相助,生化中枢301
三、组方治本,用药取阴302
四、管见一斑,裁夺新意303
张锡纯脉法306
一、三部总看306
二、三部二候310
一、品味的配伍312
张锡纯用药特点312
三、结语312
二、重视单味药的应用314
三、善用生药315
四、鲜用317
张锡纯气功养生论318
一、哲学与医学318
二、心肾相交318
三、静坐功321
四、炮制与配伍325
九、养生素要325
八、四时调摄325
六、饮食戒要325
五、诸病宜忌325
七、解饮食诸毒325
三、中药忌食325
二、中药与养生325
一、食物与医疗325
养生遗鉴325
四、小结325
吴瑭治温病概观353
一、诊法353
二、证候354
三、治法355
噎膈阴血论治356
药论359
一、用药法度359
二、药物炮炙360
三、药物各论(三七、甘草、阿胶、鸡血藤胶、牛骨胶、麦冬、乌梅、生姜、大枣、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黄芪361
说酒379
杂谈枸杞381
说粥383
说阴阳385
“升降”与“十纲辨证”论386
一、《伤寒论》中的“升降”辨证387
二、“升降”辨证的意义389
三、历代医家的“升降”观390
四、结语393
中医辨证与辨病的继承与发展394
一、感冒395
二、胆结石396
三、癌396
四、阳痿397
论“虚邪”398
医林旧事402
一、扁鹊的著作402
二、张仲景的学识:勤、博404
三、华佗与《中藏经》405
四、范汪405
五、孙思邈的成就405
八、朱震亨406
七、庞安时406
六、王冰406
九、张元素407
十、刘完素407
十一、王好古与费伯雄407
十二、李梴408
十三、陈实功408
十七、王孟英409
十九、吴锡璜409
十八、金子久409
十六、杨继洲409
十五、李时珍409
十四、张志聪409
二十、唐笠三410
二十一、程国彭410
二十二、徐大椿410
二十三、叶天士410
医海铭言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