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第1册 电气一次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第1册 电气一次部分](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850699.jpg)
- 弋东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ISBN:712000784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10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11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第1册 电气一次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引论 弋东方1
第1-1节 概述1
一、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1
二、设计工作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
三、设计的基本程序1
四、设计人员的职责2
第1-2节 电气设计的内容和深度3
一、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电气设计内容3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电气设计内容3
三、初步设计阶段的电气设计内容3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电气设计内容5
第1-3节 电气设计的专业配合10
一、初步设计阶段专业间交换资料10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专业间交换资料10
附录3-1 高层建筑物的供电方式11
附录1-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有关换算13
附录1-2 常用电气设计图形符号(一次线部分)14
附录1-3 常用电气设计图形符号(二次线部分)30
第2-1节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45
一、主接线的设计依据45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 应震华45
二、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46
三、大机组超高压主接线可靠性的特殊要求46
第2-2节 6~220kV高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及适用范围47
一、单母线接线47
二、单母线分段接线47
三、双母线接线47
四、双母线分段接线48
五、增设旁路母线或旁路隔离开关的接线48
七、桥形接线50
六、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50
八、3~5角形接线51
九、其它接线53
十、6~220kV配电装置接线在220/110kV系统中的连接示例53
第2-3节 330~500kV超高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及适用范围53
一、双母线三分段(或四分段)带旁路母线(或带旁路隔离开关)接线53
二、一台半断路器接线56
三、变压器-母线接线57
四、3~5角形接线58
五、其它接线58
七、330~500kV超高压配电装置接线在工程中选用概况60
六、两种主要接线的技术经济比较要点60
第2-4节 大型电厂的电气主接线61
一、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61
二、发电机-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61
一、发电机的连接方式62
四、一厂两站接线62
三、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62
第2-5节 中小型电厂的电气主接线62
二、主变压器的连接方式63
三、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的接线63
四、限流电抗器的连接方式64
五、无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的中型电厂接线65
第2-6节 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65
一、系统枢纽变电所接线65
二、地区重要变电所接线65
三、一般变电所接线67
四、变电所6~10kV侧短路电流的限制68
二、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69
第2-7节 主变压器和发电机中心点接地方式69
一、电力网中性点接地方式69
三、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70
一、隔离开关的配置71
二、接地刀闸或接地器的配置71
三、电压互感器的配置71
四、电流互感器的配置71
第2-8节 主接线中的设备配置71
五、避雷器的配置72
六、阻波器和耦合电容器的配置72
七、各种类型主接线的设备配置示例72
第三章 厂(所)用电接线 谢熹74
第3-1节 厂用电接线总的要求74
第3-2节 厂用负荷74
一、按重要性分类74
二、厂用负荷的供电类别74
一、12MW发电机出线小室76
二、25MW发电机出线小室78
一、按发电机容量、电压决定高压厂用电压80
第3-3节 厂用电压等级80
第3 4节 中性点接地方式80
二、按厂用电压划分电动机容量范围80
一、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原则80
二、高压厂用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81
三、低压厂用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83
三、公用母线段的设置84
二、按厂用断路器参数决定厂用母线分段84
第3-5节 厂用母线分段84
一、按锅炉容量决定厂用母线分段84
第3-6节 厂用电源的引接86
一、高压厂用工作电源引接方式86
二、低压厂用工作电源引接方式88
三、备用电源引接方式88
四、备用电源与厂用母线段连接方式91
五、车间配电盘电源引接方式93
第3-7节 厂用负荷的供电方式94
一、主厂房内厂用负荷的连接原则94
二、主厂房内低压负荷的供电方式95
三、主厂房附近厂用负荷供电方式95
四、远离主厂房厂用负荷供电方式96
第3-8节 低压检修供电网络97
二、检修电源97
一、接线原则97
五、中央循环水泵房供电方式97
三、检修网络实例101
第3-9节 厂用电接线示例101
一、100MW及以下机组101
二、200~300MW机组101
三、600MW机组110
第3-10节 所用电接线110
一、所用电源数量及容量110
二、所用电源引接方式110
三、所用变压器低压侧接线112
四、所用电接线实例112
二、一般规定119
三、限流措施119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弋东方119
第4-1节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条件119
一、基本假定119
三、变压器及电抗器的等值电抗计算120
一、基准值计算120
第4-2节 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120
二、各元件参数标么值的计算120
一、网络变换基本公式123
二、常用网络电抗变换公式123
三、网络的简化123
第4-3节 网络变换123
第4-4节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计算129
一、无限大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129
二、有限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131
三、有限电源供给短路电流的修正135
第4-5节 三相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计算139
一、单支路的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139
一、冲击电流140
二、全电流140
第4-6节 冲击电流和全电流的计算140
二、多支路的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140
三、等效衰减时间常数Ta140
一、对称分量法的基本关系141
二、序网的构成141
第4-7节 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141
三、合成阻抗143
四、正序电流Id1(n)143
五、合成电流144
六、各相电流及电压144
第4-8节 短路电流热效应计算147
二、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热效应Q2147
三、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热效应Qf147
第4-9节 6kV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147
一、基本公式147
一、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值148
二、短路冲击电流148
三、t秒三相短路电流148
四、三相短路电流热效应149
五、异步电动机反馈电流逐台计算法149
第4-10节 380V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150
一、一般原则150
二、低压元件阻抗151
三、网络变换152
四、短路电流计算152
五、380V短路电流计算结果153
二、t秒短路电流的计算159
第4-11节 大容量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短路电流计算159
一、一般原则159
三、冲击电流计算160
第4-12节 算例160
一、原始数据160
二、网络变换160
三、三相短路电流计算172
四、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173
附录4-1 设备、材料的电抗标么值与阻抗值178
附录4-2 380V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曲线196
第五章主变压器选择 姚成开214
第5-1节 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确定214
一、发电厂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的确定214
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的确定214
三、油浸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215
二、绕组数量和连接方式的选择216
第5-2节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216
一、相数的选择216
四、选用自耦变压器时应注意的问题217
三、分裂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的选用217
五、全星形接线变压器使用中的问题223
第5 3节 主变压器阻抗和电压调整方式的选择225
-、主变压器阻抗的选择225
二、主变压器电压调整方式的选择226
第5-4节 主变压器的冷却方式227
附录5-1 变压器的运输227
二、技术条件231
第6-1节 电器选择的一般要求231
一、一般原则231
第六章高压电器选择 弋东方231
三、环境条件233
四、环境保护236
第6-2节 高压断路器236
一、参数选择236
二、型式选择237
三、关于开断能力的几个问题237
四、关于降低操作过电压的几个问题239
五、机械荷载240
第6-3节 高压隔离开关241
一、参数选择241
二、型式选择241
四、机械荷载243
五、关于开断小电流243
三、操作机构选择243
六、关于接触区244
七、关于接地刀244
八、关于敞开式组合电器244
二、高压熔断器245
一、高压负荷开关245
第6-4节 高压负荷开关和高压熔断器245
第6-5节 互感器247
一、电流互感器247
二、电压互感器249
第6-6节 限流电抗器252
一、参数选择252
二、额定电流选择253
三、电抗百分值选择253
二、型式选择255
三、动稳定校验255
四、悬式绝缘子片数选择255
一、参数选择255
第6-7节 高压电瓷255
第6-8节 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259
一、选型时应注意的问题259
二、参数选择259
三、元件的技术要求260
第6-9节 中性点设备260
一、消弧线圈260
二、避雷器和保护间隙263
三、接地变压器和电阻264
附录6-1 电工产品使用环境条件266
第七章厂(所)用电气设备选择 钟大文徐家和268
一、负荷计算268
第7-1节 厂(所)用变压器及电抗器选择268
二、容量选择269
三、电压调整271
四、电动机起动及自起动电压校验278
五、阻抗选择280
一、型式选择285
第7-2节 厂用电动机选择285
二、电压选择286
三、容量选择286
四、容量校验286
第7-3节 厂用低压电器选择290
二、选择及校验条件290
一、一般原则290
三、低压电器的组合原则292
四、动力中心与电动机控制中心设备组合方案(简称动力-控制中心)292
五、中央-车间屏设备组合方案296
六、380V低压电动机保护及操作设备选择表311
第7-4节 电焊、起重回路电器及导体选择317
一、电焊回路317
二、起重回路318
附录7-1 计算工作电流的计算322
附录7-2 熔断器及断路器保护的配合323
附录7-3 低压电器短路分断能力及动热稳定性329
一、导体选型332
第8-1节 硬导体332
第八章 导体设计 焦悦琴 曾昭祜332
二、导体截面的选择和校验333
三、管形导体设计的特殊问题343
四、导体接头的设计和伸缩节的选择354
五、敞露式大电流母线附近的热效应及改善措施356
第8-2节 分相封闭母线、共箱母线和电缆母线357
一、分相封闭母线358
二、共箱母线364
三、电缆母线370
第8-3节 软导线376
一、一般要求376
二、导线截面的选择和校验376
三、分裂导线的选择379
一、原始资料及计算条件384
第8-4节 导线实用力学计算384
二、导线、绝缘子串的机械特性及荷重计算385
三、计算方法及步骤387
四、计算实例389
五、架构土建资料401
附录8-1 软导线的技术性能和荷重资料409
附录8-2导体载流量计算439
附录8-3 钢构发热计算442
附录8-4微机计算导线拉力的程序454
第9-1节 概述469
一、补偿装置的分类与功能469
二、补偿装置与电力系统的连接469
第九章补偿装置 张炬 弋东方469
三、设置补偿装置应考虑的主要因索470
第9-2节 补偿无功功率的装置型式及其容量的选择471
一、四种装置的原理接线471
二、四种装置的选型472
三、四种装置的容量选择476
四、设置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后发生谐振现象的判据及消谐措施480
一、起动方式选择481
第9-3节 调相机481
二、电抗器降压起动方式用电抗器参数的确定485
三、布置489
第9-4节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500
一、并联电容器装置500
二、交流滤波装置514
三、布置517
第9-5节 静补装置524
一、简述524
二、直流励磁饱和电抗器524
三、相控电抗器524
四、自饱和感性无功器528
二、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位置与容量的选择原则532
五、静补装置的布置532
一、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的作用532
第9-6节 并联电抗器532
三、装设超高压并联电抗器引起的问题与对策534
四、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型式和伏安特性选择535
五、中性点小电抗和绝缘水平的选择536
六、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的接线与布置536
七、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的技术参数示例540
八、35kV电抗器的接线与布置540
二、串联补偿的补偿度和安装位置542
一、串联补偿装置的作用542
第9-7节 串联补偿装置542
三、串联补偿装置的接线543
四、串联补偿装置的保护545
五、串联补偿装置的布置547
六、110kV及以下电网中的串联补偿装置550
附录9-1 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的有关概念及规定555
附录9-2 部分电气设备产生的谐波电*压电流值558
附录9-3拖动调相机用的感应电动机及其附加电阻选择原则及算例559
附录9-4 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时的涌流563
附录9-5 自饱和电抗器主要电气参数的确定(参见图9-44)564
附录9-6 由电容效应引起的工频过电压565
第10-1节 设计原则与要求566
二、设计要求566
第十章高压配电装置 雷伟雄赵道揆566
一、总的原则566
三、布置及安装设计的具体要求578
一、6~10kV配电装置581
第10-2节 6~35kV配电装置581
二、35kV配电装置588
三、6~1 0kV与35kV配电装置的混合布置591
第10-3节 110kV配电装置607
一、普通中型配电装置607
二、半高型配电装置607
三、高型配电装置614
四、屋内配电装置617
五、型式选择631
第10-4节 220kV配电装置633
一、中型配电装置633
二、半高型配电装置646
三、高型配电装置651
四、屋内配电装置656
五、型式选择657
第10-5节 330~500kV配电装置659
一、超高压配电装置的特点及要求659
二、330kV配电装置示例661
三、5001kV配电装置示例667
第10-6节 特殊地区配电装置676
一、污秽地区配电装置676
二、高烈度地震区配电装置679
三、高海拔地区配电装置687
四、特别狭窄地区配电装置688
第10-7节 配电装置设计的土建配合资料695
一、屋内配电装置土建资料695
二、屋外配电装置土建资料695
三、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696
四、屋内配电装置等建筑物的计算荷载696
五、断路器的操作荷载697
附录10-1 屋外配电装置B、C、D值的确定699
附录10 2 屋外中型配电装置的尺寸校验699
附录10-3 钦导线和组合导线短路摇摆计算708
附录10-4 电气抗震计算709
第11-2节 厂(所)用配电装置的布置724
一、厂(所)用配电装置的布置位置724
第十一章厂(所)用电设备布置 姜恩文724
第11-1节 布置原则724
二、厂(所)用配电装置布置的一般要求726
三、厂用配电装置布置尺寸728
四、厂(所)用配电装置对建筑的要求728
五、厂用配电装置对通风的要求729
六、厂(所)用配电装置对防火的要求733
七、厂用配电装置布置示例733
第11-3节 厂用变压器的布置739
一、一般要求739
二、低压厂用变压器的布置739
三、高压厂用变压器的布置741
第1 1-4节 其它厂用电设备布置743
一、车间配电箱和就地操作的动力控制箱、起动设备的布置743
二、检修、电焊电源的布置744
三、电气除尘器配电装置的布置744
第11-5节 厂用电设备布置土建资料746
一、高、低压开关柜及厂用配电室?建资料746
三、厂用变压器室土建资料748
二、车间配电箱土建资料748
四、启动控制设备的土建资料750
五、桥式起重机电源滑线的土建资料751
第十二章 发电机引出线装置 梁传寿752
第12-1节 概述752
一、设计范围752
二、设计原则752
三、设计要求752
第12-2节 直接与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母线连接的发电机出线小室布置753
一、6MW发电机出线小室753
二、12MW发电机出线小室753
三、25MW发电机出线小室753
四、50~60MW发电机出线小室753
第12-3节 中小容量机组与变压器组成单元接线的发电机出线小室布置767
第12-4节 20 0MW及以上大容量发电机的引出线装置布置783
三、50MW发电机出线小室783
四、100~1 25MW发电机出线小室783
一、200MW发电机引出线装置785
二、250MW发电机引出线装置785
三、300~320MW发电机引出线装置785
四、620MW发电机引出线装置805
第12-5节 组合导线及母线桥805
一、组合导线805
二、母线桥805
第十三章 电工建构筑物总布置 应震华808
第13-1节 电工建构筑物的总平面布置808
一、电工建构筑物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808
二、电工建构筑物的间距810
第1 3-2节 电工建构筑物的竖向布置及道路814
一、竖向布置814
第13-3节 变电所电工建构筑物的总布置815
一、变电所主要电工建构筑物的布置方式815
二、道路815
二、变电所电工建构筑物总布置的特点816
三、变电所电工建构筑物总布置的各种形式816
第13-4节 发电厂电工建构筑物的总布置823
一、发电厂主要电工建构筑物的布置方式823
二、发电厂电工建构筑物总布置的特点824
三、发电厂电工建构筑物总布置的各种形式824
一、交流事故保安负荷的分类831
二、典型机组的交流事故保安负荷举例831
第14-1节 交流事故保安负荷831
第十四章 交流事故保安电源和不停电电源系统 徐家和831
第14-2节 专用的柴油发电机组833
一、柴油发电机组的特点833
二、交流事故保安电源电气系统接线833
三、柴油发电机组容量选择及电压降计算835
四、柴油发电机组机房的布置838
五、柴油发电机组的二次接线839
一、设置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的目的和要求841
第14-3节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841
二、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接线及装置842
第十五章 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 贺根续 弋东方845
第15-1节 雷电过电压保护845
一、直击雷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845
二、避雷针、避雷线保护范围计算849
三、配电装置的侵入雷电波保护852
四、旋转电机的过电压保护858
五、微波通讯站的过电压保护861
一、工频过电压863
第15-2节 内过电压保护863
二、操作过电压867
三、谐振过电压872
第15-3节 配电装置的绝缘配合874
一、绝缘配合的目的和原则874
二、避雷器选择876
三、电气设备的试验电压881
四、空气间隙的选择889
附录15-2 各种波通道的波阻抗893
附录15-1发电机、变压器、架空线和电缆的电感、电容计算893
附录15-3 感应过电压计算894
附录15-4避雷器主要技术特性及参数895
附录15-5 绝缘配合的统计方法895
附录15-6 变压器中性点的过电压和903
绝缘水平903
第十六章接地装置 贺根续905
第16-1节 一般规定和要求905
一、一般规定905
二、接地范围905
三、接地电阻值906
第16-2节 接地电阻计算907
一、土壤和水的电阻率907
三、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的估算909
四、人工接地体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911
五、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912
第16-3节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装置914
一、接地要求及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措施914
二、水下接地网接地电阻的估算915
四、人工改善土壤电阻率的接地电阻917
五、工频反击过电压及其保护措施917
三、深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估算917
第16-4节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919
一、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及其允许值919
二、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计算920
三、提高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允许值的措施923
第16-5节 接地装置的布置924
一、接地网的布置924
二、避雷针(线)及避雷器的接地927
三、燃油和天然气设施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927
四、高层建筑物的接地928
附录16-1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928
附录16-2 阴极保护简介929
一、电缆分类及型号标记930
第17-1节 电缆选择930
二、电缆型号选择930
第十七章 电缆选择与敷设 钟大文930
三、电力电缆截面选择933
第17-2节 电缆敷设方式943
一、敷设电缆的一般要求943
二、电缆构筑物型式及特点944
三、电缆敷设方式选择945
第17-3节 电缆构筑物的布置及要求946
一、电缆隧道946
二、电缆沟947
三、架空桥架948
四、电缆排管950
五、电缆保护管952
六、电缆竖井953
七、电缆夹层954
八、壕沟(直埋)954
一、火灾起因958
二、防火对策958
第17-4节 电缆防火及阻燃958
三、防火材料及设施959
一、对电缆支架及桥架的要求964
二、电缆支架及夹头964
第17-5节 电缆支架及桥架964
三、电缆桥架及附件965
第17-6节 电缆终端盒及接头盒969
一、电缆终端盒969
二、电缆接头盒971
一、电缆清册972
二、电缆编号972
第17-7节 电缆清册及编号972
一、VAX电缆程序(一)的适用范围与功能、特点975
二、VAX电缆程序(一)辅助电缆设计的工艺流程975
第17-8节 计算机辅助电缆布线设计975
三、缆道数据准备及填写976
四、电缆数据准备及填写976
五、上机操作及输出数据整理出版979
二、高压电缆的载流量985
一、拟定使用条件,选择电缆型号985
三、护层的接地方式及感应过电压985
第17-9节 110k V及以上高压电缆的选择与敷设985
四、充油电缆供油系统992
五、高压电缆及其附件的布置与安装994
附录17-1 35kV及以下电缆载流量表996
二、等值土壤电阻率的选取999
附录17-2 不同敷设条件下载流量校正系数1001
附录17-3 各安装单位及安装设备符号1004
二、照明种类1011
一、照明方式1011
第18-1节 照明方式、种类及照度标准1011
第十八章照明 李保荣1011
三、照度标准1012
第18-2节 光源、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14
一、光源的种类及选择1014
二、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原则1016
三、汽机房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18
四、锅炉本体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18
五、控制室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18
七、屋外配电装置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31
六、屋内配电装置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31
八、高耸构筑物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33
九、易燃易爆建筑物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34
十、厂区道路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34
十一、储煤场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41
十二、其他一般厂房照明器的选择与布置1041
第18-3节 照度计算1041
一、照度计算的方法1041
二、线光源的逐点计算法(方位系数法)1041
四、投光灯的选择和照度计算1047
三、单位容量估算法1047
第18-4节 照明网络供电1048
一、照明网络供电电压1048
二、正常照明网络供电方式1049
三、事故照明网络供电方式1051
四、照明网络计算1051
第18-5节 照明装置1062
一、照明线路的敷设与控制方式1062
二、照明配电箱的选择和布置1063
三、照明开关、插座的选择和安装1064
四、照明装置的接地与接零1065
附录18-1 厂房的一般照明布灯方案1066
附录18-2 发电厂各车间推荐采用的照明器、导线型号和单位面积照明容量1073
附录18-3 照度计算的利用系数法和点光源逐点计算法1076
附录18-4 引进国外大容量机组照明设计简介1083
一、空气压缩系统连接方式1087
二、空气压缩装置主要设备的构造及用途1087
第19-1节 空气压缩系统1087
第十九章空气压缩装置 余鹏飞1087
第19-2节 空气压缩装置的设备选择1088
一、空气压缩装置的主要设备及其技术参数1088
二、空气压缩装置的主要设备选择1088
二、空气压缩装置的主要设备选择1088
一、空气压缩装置的主要设备及其技术参数1088
三、空气压缩装置选择计算实例1091
三、空气压缩装置选择计算实例1091
第19-3节 空气压缩装置的设备布置1092
一、空气压缩机室及室内设备的布置1092
第19-3节 空气压缩装置的设备布置1092
一、空气压缩机室及室内设备的布置1092
五、空气压缩机室的允许温度1093
四、空气管道的布置1093
三、工作压力母管连接方式及室外设备的布置1093
二、高压贮气罐的布置1093
第19-4节 空气压缩机室的电气部分1093
一、空气压缩机室的电源1093
二、空气压缩装置的控制、保护、信号回路1093
五、空气压缩机室的允许温度1093
二、空气压缩装置的控制、保护、信号回路1093
一、空气压缩机室的电源1093
第19-4节 空气压缩机室的电气部分1093
四、空气管道的布置1093
三、工作压力母管连接方式及室外设备的布置1093
二、高压贮气罐的布置1093
附录19-1 压缩空气装置的硅胶干燥法1103
附录19-1 压缩空气装置的硅胶干燥法1103
附录19-2 空气过滤器的制造1104
附录19-2 空气过滤器的制造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