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核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8/34882078.jpg)
- 梁仁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7535912591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核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核医学基础知识3
第一节 核物理基本知识与辐射量单位3
一、原子与原子核3
二、核衰变类型及其规律4
(一)核衰变4
(二)核衰变类型4
(三)衰变规律5
(七)放射性比度7
三、放射性核素来源7
(五)放射性活度7
(六)传能线密度7
(四)半衰期7
(一)反应堆生产8
(二)加速器生产8
(三)核素发生器制备8
四、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8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8
(一)照射量9
五、辐射剂量学基础知识9
(二)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9
(三)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9
(二)吸收剂量10
(三)吸收剂量和照射量的关系10
(四)照射量的计算10
(五)剂量当量12
第二节 核探测仪器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3
一、射线探测的基本原理13
(一)电离13
(二)荧光现象——激发13
(三)感光13
二、核医学仪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3
(一)射线控测器14
(二)记录分析脉冲信号的核电子仪器15
三、样品测定装置15
(一)г闪烁计数器15
(三)г心脏功能测定仪16
(二)肾功能测定仪16
(四)多探头脏器功能测定仪16
(二)液体闪烁计数器16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仪16
四、动态功能测定装置16
五、脏器显像装置17
(一)闪烁扫描机17
(二)г照相机17
(三)发射计算机断层17
(二)个人剂量监测仪18
(一)场所辐射监测仪18
六、辐射防护仪器18
(四)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8
(三)表面污染监测仪19
七、电子计算机在核医学史的应用19
(一)数据处理19
(二)图像处理20
第三节 放射性药物20
一、放射性药物分类20
(二)胶体类放射性药物21
(一)离子型放射性药物21
(三)放射性标记化合物22
二、放射性药物的诊断、治疗学基础22
(一)理想放射性药物的特点22
(二)放射性药物在脏器的选择性吸收23
(三)放射性药物在病灶的选择性聚集24
(四)放射性药物特异性结合25
三、放射性药物的制备25
(一)99钼-99m碍和 113锡-131m铟发生器的装置简介25
(二)99m锝标记物的制备26
(三)113m铟标记化合物制备27
四、放射性药物的质量要求28
五、放射性药物的不良反应29
第二章 核医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30
第一节 放射性示踪技术30
一、放射性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30
(一)放射性同位素稀释法31
二、放射性示踪技术的种类和应用31
(二)放射配体结合分析32
(三)生物物质示踪动力学研究32
(四)扩散和流的研究34
(五)放射自显影术35
(六)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35
二、活化分析的种类37
(一)根据轰击粒子的种类可将活化分析技术分为三种37
一、活化分析的原理37
第二节 活化分析37
(二)根据应用方式可将活化分析技术分为二种38
(三)根据活化分析技术的分析方法不同又可分为二种38
三、活化分析的步骤38
四、活化分析的医学应用及评价39
第三节 放射配体结合分析40
一、放射配体结合分析的原理和种类40
(一)原理40
(二)种类41
(二)标准品42
二、放射配体结合分析的基本技术和方法42
(一)非标记Ag的制备42
(三)标记抗原43
(四)抗血清43
(五)分离技术43
(六)数据处理44
三、放射配体结合分析的质量控制45
(一)误差的种类、来源和控制45
(二)质量控制和评价指标46
(三)质量控制的应用49
四、放射配体结合分析的临床应用50
第四节 放射生物效应50
一、放射生物效应的基本原理50
二、放射生物效应的分类51
(一)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51
(二)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51
(三)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51
(二)生物体因素52
(一)照射因素52
三、影响放射生物效应的因素52
第三章 放射卫生防护54
第一节 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源54
一、天然辐射源54
(一)宇宙射线54
(二)环境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54
(三)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54
(三)个人剂量限制化55
(二)缩短受照时间55
(一)合理使用放射源55
二、放射防护的基本方法55
一、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55
(二)放射防护最优化55
(一)放射实践正当化55
第二节 放射性物质的安全操作55
二、人工放射源55
三、放射性物质的安全操作56
(七)注意个人防护56
(六)除污保洁防止污染56
(五)围封隔离防止扩散56
(三)增加照射距离56
(四)利用屏蔽物质56
第三节 个人防护57
一、个人防护用具57
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防护措施57
三、个人剂量及剂量限值57
第四节 环境防护58
一、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的分类和工作场所的分级58
四、健康检查58
二、放射性工作单位及工作场所的选址59
三、工作场所的建筑结构和特殊要求59
(一)高活性区有良好的通风设备59
(二)有专门的放射性污染排放系统59
(三)按规定设计墙壁屏蔽厚度和材料59
四、工作场所合理布局60
五、放射性废物处理60
第五节 放射性污染与处理61
一、放射性污染处理61
(七)吸附交换61
(一)金属、玻璃、陶瓷、塑料制品及用具的去污61
(三)布类用品的去污61
(二)橡胶类制品的去污61
(五)沉淀净化61
(四)稀释排放61
(三)液化后深埋61
(二)焚烧浓缩61
(一)放置衰变61
(六)过滤处理61
(六)误服放射性物质的处理62
二、放射性物质污染表面限值62
(五)皮肤粘膜的去污62
(四)实验室工作台面、地面、墙面的去污62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63
第一节 脑平面显像64
一、原理64
二、方法64
(一)显像剂64
(二)显像方法65
三、适应证67
四、图像分析67
(一)正常图像67
(二)异常图像70
(一)脑肿瘤71
五、临床应用71
(二)脑部炎症73
(三)脑血管疾病73
(四)颅脑创伤75
第二节 脑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75
一、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76
(一)脑普通断层显像76
(二)脑功能断层显像77
(二)方法78
二、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78
(一)原理78
(三)临床价值79
第三节 脊髓蛛网膜下腔、脑池和脑室显像80
一、原理80
二、方法80
(一)脊髓蛛网膜下腔和脑池显像80
(二)脑室显像81
三、适应证81
(二)异常图像82
(一)正常图像82
四、图像分析82
第四节 环核苷酸与中枢神经系统84
一、正常参考值84
二、临床应用84
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86
第一节 甲状腺86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87
(一)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87
(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89
(四)过氯酸钾释放试验90
(三)促甲状腺激素兴奋试验90
二、甲状腺静态显像91
(一)原理91
(二)适应证91
(三)显像剂91
(四)方法91
(五)图像分析与临床应用91
(四)临床意义95
(三)正常图像分析95
(二)方法95
三、甲状腺动态显像95
(六)注意事项95
(一)原理95
四、放射免疫分析96
(一)甲状腺素96
(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97
(三)3.3',5'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97
(四)游离甲状腺素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98
(五)促甲状腺激素98
(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99
五、甲状腺功能异常核素检测新策略100
(七)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100
(八)降钙素100
第二节 肾上腺101
一、肾上腺皮质显像101
(一)原理101
(二)适应证101
(三)显像剂101
(四)方法101
(一)原理102
二、肾上腺髓质显像102
(六)临床应用102
(五)图像分析102
(二)显像剂103
(三)方法103
(四)临床应用103
三、放射免疫分析103
(一)皮质醇103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04
二、胰腺激素105
(二)临床意义105
(一)正常参考值105
一、生长激素105
第三节 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105
(一)胰岛素106
(二)C-肽106
(三)胰高血糖素107
三、甲状旁腺激素107
(一)正常参考值107
(二)临床意义107
一、原理108
第一节 肺灌注显像108
第六章 呼吸系统108
二、方法109
(一)显像剂109
(二)检查方法选择109
三、适应证109
四、图像分析110
(一)正常图像110
(二)异常图像110
(二)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111
(一)诊断肺检塞111
五、临床应用111
(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诊断112
第二节 肺通气显像112
一、原理112
二、方法112
(一)显像剂112
(二)检查程序113
三、适应证113
四、图像分析113
(二)通气与灌注显像联合应用诊断呼吸系统疾病114
(一)诊断气道阻塞性疾病114
(一)正常图像与肺通气定量指标114
(二)异常图像114
五、临床应用114
第三节 肺动态显像115
一、原理115
二、方法115
(一)显像剂115
(二)显像方法115
三、适应证115
五、临床应用116
(二)了解通气功能,诊断慢性阻塞性疾病116
(一)肺栓塞的诊断116
四、图像分析116
(二)异常图像116
(一)正常图像116
(三)了解肺功能障碍程度和肺血管受累程度117
(四)测定肺局部功能117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118
二、方法119
一、原理119
第一节 心功能测定119
三、适应证120
四、结果分析120
五、临床应用及评价121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122
一、原理122
二、心脏大血管造影123
(一)方法123
(二)图像分析123
(三)适应证126
(四)临床应用127
三、下腔静脉造影131
四、下肢静脉造影131
第三节 心肌显像133
一、心肌灌注显像133
(一)原理133
(二)方法133
(三)适应证135
(四)图像分析135
(五)临床应用136
(一)原理137
(二)方法137
二、急性心肌梗塞显像137
(四)临床应用138
第四节 心脏血池显像139
一、原理139
二、方法139
三、正常图像139
四、临床应用139
第五节 放射免疫分析141
一、肌红蛋白141
(一)正常参考值141
(二)临床应用141
二、地戈辛141
三、心钠素142
(一)正常参考值142
(二)临床应用142
(二)临床测定结果分析142
(一)中毒剂量参考值142
第八章 消化系统143
第一节 肝脏显像144
一、肝脏实质显像144
(一)原理144
(二)适应证144
(三)显像剂144
(四)方法144
(五)图像分析145
(六)临床应用149
二、肝血流、血池显像154
(一)原理154
(二)适应证154
(三)示踪剂154
(四)方法154
(五)正常图像155
(六)临床应用155
三、肝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检查156
(一)原理156
(四)图像分析157
(三)方法157
(二)适应证157
(五)临床应用158
第二节 肝胆显像158
一、原理158
二、适应证159
三、显像剂159
四、方法159
(一)病人准备159
五、正常图像分析160
(二)显像方法160
六、异常图像分析161
第三节 胃肠道显像163
一、胃食道返流测定163
(一)适应证163
(二)方法163
(三)结果判断163
二Barrett's食道163
(一)原理163
(三)方法164
(四)结果判断164
(二)适应证164
四、下消化道出血164
(二)显像方法164
(一)原理164
三、美克耳氏憩室164
(三)结果判断164
(一)原理165
(二)适应证165
(三)显像方法165
(四)结果判断165
五、腹部肿瘤和炎症显像165
(一)原理165
(二)显像方法165
第四节 放射免疫分析166
一、甲胎蛋白166
(一)正常参考值166
(二)临床应用167
(二)临床应用168
(一)正常参考值168
二、癌胚抗原168
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169
(一)正常参考值169
(二)临床应用169
四、血清结合胆汁酸170
(一)正常参考值171
(一)正常参考值172
(二)临床应用172
五、胃泌素172
(二)临床应用172
第九章 泌尿生殖系统173
第一节 肾脏功能检测173
一、131碘-邻碘马尿酸钠肾图173
(一)原理173
(二)方法174
(三)适应证174
(四)正常肾图174
(五)异常肾图176
(一)原理178
二、利尿肾图178
三、有效肾血浆流量测定178
(二)方法179
(三)临床应用179
(三)临床应用180
(二)尿逆流测定180
五、膀胱尿路功能测定180
(一)膀胱残余尿量测定180
(二)方法180
(一)原理180
四、肾小球滤过率测定180
第二节 肾脏显像181
一、原理181
二、显像剂181
(一)快速通过型显像剂181
(二)慢速通过型显像剂181
三、方法181
(一)静态显像正常图像182
(二)静态显像异常图像182
四、图像分析182
(三)动态显像正常图像183
(四)动态显像异常图像183
五、临床应用184
六、临床评价184
第三节 睾丸显像184
二、显像剂185
四、图像分析185
三、方法185
一、原理185
第四节 胎盘显像185
五、临床应用186
第五节 放射免疫分析186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186
(一)正常参考值187
(二)临床应用187
二、醛固酮187
(一)正常参考值187
(二)临床应用187
(一)正常参考值188
四、白蛋白188
(二)临床应用188
三、免疫球蛋白C188
(二)临床应用188
(一)正常参考值188
五、β2-微球蛋白189
(一)正常参考值189
(二)临床应用189
六、睾丸酮189
(一)正常参考值190
(二)临床应用190
七、雌二醇及雌三醇190
(一)正常参考值190
(二)临床应用190
八、孕酮191
(一)正常参考值191
(二)临床应用191
九、人胎盘催乳素191
(一)正常参考值192
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92
(二)临床应用192
(一)正常参考值192
(二)临床应用192
十一、促卵泡激素及促黄体激素193
(一)正常参考值193
(二)临床应用193
十二、人垂体泌乳素193
(一)正常参考值194
(二)临床应用194
二、显像方法195
(一)显像剂195
第一节 骨显像195
一、原理195
第十章 骨骼系统195
(二)显像方法196
三、适应证196
四、图像分析196
(一)正常静态图像分析196
(二)异常静态图像分析197
(三)骨动态显像分析197
(二)原发性骨肿瘤198
(一)骨转移癌198
(四)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分析198
五、临床应用198
(三)炎症199
(四)骨折199
(五)骨骼血流观察199
(六)其他骨病199
第二节 骨密度测量200
一、原理200
二、方法201
四、临床应用202
三、结果分析202
(二)了解左上腹包块与脾脏的关系203
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205
第一节 脾脏显像205
一、原理205
二、方法205
(一)显像剂205
(一)正常图像206
四、图像分析206
(二)方法206
三、适应证206
(二)异常图像207
五、临床应用207
(一)了解脾脏的位置及大小207
(五)脾梗塞-脾外伤的诊断208
(六)诊断脾畸形208
(七)评价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208
(四)自体脾移植术后的监护208
(三)脾内占位病变诊断208
第二节 淋巴显像209
一、原理209
二、方法209
(一)显像剂209
(二)显像方法209
三、适应证209
四、图像分析210
(一)正常图像210
(二)异常图像210
(四)淋巴造影的筛选和补充211
(三)肿瘤的早期发现211
(五)四肢淋巴流的测定211
五、临床应用211
(二)确定肿瘤的淋巴转移及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211
(一)淋巴系统肿瘤病变范围的观察211
第三节 骨髓显像212
一、原理212
二、方法212
(一)显像剂212
(二)显像方法212
三、适应证213
四、图像分析213
(一)正常图像213
(二)异常图像213
五、临床应用213
(一)骨髓增生或再生不良性疾病的诊断213
(二)临床应用214
(一)正常参考值214
一、铁蛋白214
第四节 放射免疫分析214
(三)骨髓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214
(二)骨髓穿刺活检的定位214
(四)髓外造血的诊断214
二、叶酸和维生素B12215
(一)正常参考值215
(二)临床应用215
一、Graves病216
(二)适应证、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216
(一)原理216
第一节 几种常见甲状腺疾病的131碘治疗216
第十二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216
(三)决定治疗剂量的参考因素217
(四)剂量计算与给药方法217
(五)治疗反应218
(六)治疗效果219
二、plummers病219
(一)适应证219
(二)相对禁忌证219
(三)治疗方法219
(三)治疗方法220
(二)治疗前准备220
(四)疗效220
三、甲状腺癌转移灶的131Ⅰ治疗220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220
(四)治疗后处理221
(五)疗效及随访221
第二节 32磷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21
一、原理221
(一)治疗前准备222
(四)重复治疗222
(三)治疗剂量222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222
(二)相对禁忌证222
三、治疗方法222
(三)禁忌证222
(一)适应证222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222
(一)适应证223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223
一、原理223
第三节 放射性胶体治疗223
(五)联合治疗223
四、治疗效果223
(二)禁忌证224
三、治疗方法与剂量224
(一)胸腔内治疗224
(二)腹腔内治疗224
(三)膀胱腔内注射224
(四)关节腔内注射224
(五)间质内注射224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225
(二)相对适应证225
(一)适应证225
四、治疗反应与并发症225
一、原理225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225
五、治疗效果225
(二)剂量226
(一)方法226
四、治疗剂量与方法226
(二)简易敷贴器226
(一)90锶-90钇敷贴器226
三、常用敷贴器226
(三)禁忌证226
(三)注意事项227
五、90锶-90钇眼科敷贴器227
(一)适应证227
(二)治疗方法227
(三)临床应用227
附录一: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表229
附录:核医学常用各种表格229
附录二:通用放射性核素衰变计算表232
附录三:常用放射性核素衰变系数表234
附录四-1 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换算表237
附录四-2 医学上选定的国际单位制以外的暂时许用单位表237
附录四-3 用于构成10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237
附录五:按儿童年龄、体重及体表面积给药系数表238
核医学常用名词缩写英汉对照表239
核医学管理程序248
主要参考文献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