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通工程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通工程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4883966.jpg)
- 任福田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902708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社会心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交通工程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交通工程心理学的含义1
一、心理与心理学1
二、心理学分类2
三、交通工程心理学的含义3
第二节 交通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4
第三节 交通工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
一、观察法6
二、实验法8
三、计测法12
第四节 交通工程心理学的发展15
第一节 概述20
第二章 交通过程中人的感知觉特性20
第二节 感知觉基本概念22
一、感觉22
二、知觉25
第三节 视觉29
一、视觉刺激29
二、视觉器官30
三、视敏度32
四、视觉适应37
五、立体视觉39
六、视野40
七、烟雾43
八、耀眼44
第四节 色觉46
九、视觉对比46
一、颜色的特性47
二、色觉特性48
三、颜色的生理与心理作用49
四、交通安全色50
五、色觉缺陷50
第五节 听觉51
一、听觉的生理机制52
二、听觉的敏锐度52
三、听觉特性53
四、听觉与交通54
五、音乐调节54
六、噪声55
七、听觉缺失56
第六节 嗅觉与触压觉57
一、嗅觉57
二、触压觉57
第七节 运动觉与平衡觉58
一、运动觉58
二、平衡觉59
第八节 错觉60
一、大小错觉61
二、形状错觉62
三、方向错觉63
四、距离错觉63
五、速度错觉64
七、时间错觉65
六、倾斜错觉65
第三章 驾驶员的信息处理66
第一节 概述66
第二节 交通信息67
一、按交通信息的感受方式分类67
二、按交通信息的来源分类68
三、按交通信息的显现特征分类69
第三节 眼动特点72
第四节 信息储存和记忆75
一、信息储存75
二、记忆75
三、储存与记忆的关系77
第五节 信息处理78
一、信息处理特点79
二、信息处理模型81
第四章 驾驶员的注意与反应84
第一节 概述84
第二节 注意85
一、注意85
二、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87
三、注意的生理基础90
四、注意的品质91
第三节 反应99
一、反应99
二、反应时间100
三、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104
第四节 紧急情况下的反应110
第一节 概述113
第五章 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113
第二节 气质114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倾向性116
第四节 驾驶员的能力119
一、能力的一般表述119
二、能力的分类120
三、驾驶员的能力的测量122
四、能力的发展122
第五节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123
一、遗传影响123
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124
三、性别的影响125
四、年龄的影响126
第一节 概述128
第六章 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客的心理128
第二节 行人心理129
一、行人交通事故状况129
二、行人交通事故的规律131
三、行人交通心理137
第三节 骑自行车者的心理142
一、自行车交通的现状142
二、自行车交通的优点145
三、自行车交通的问题146
四、自行车交通事故情况147
五、骑车人的生理及心理148
六、对骑车者的管理151
第四节 乘客心理152
一、安全、舒适的要求153
二、迅速、准时的要求154
第七章 交通管理中人的因素155
第一节 概述155
一、交通安全可靠性155
二、交通管理中入的因素157
第二节 驾驶员的职业特点158
第三节 驾驶员的甄选与管理161
一、驾驶员的素质162
二、驾驶适宜性检核方法165
三、驾驶员的甄选168
四、驾驶员的管理169
一、交通宣传的地位与作用171
第四节 交通宣传171
二、交通宣传工作的策略172
三、交通宣传的形式175
第五节 交通警察177
一、交通警察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177
二、交通警察的心理素质要求178
三、交通警察的影响力180
四、交通警察的培训183
第六节 道路交通法规184
一、道路交通法规概述184
二、道路交通法规中所体现的心理学依据185
三、道路交通法规的协调作用187
第七节 交通管理措施188
一、信息负荷适度188
二、利用错觉采取的管理措施191
三、利用警觉采取的管理措施193
四、其他管理措施194
第八节 生物节律195
一、生物节律理论概述195
二、对生物节律的一般分析196
三、生物节律理论的应用198
第八章 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201
第一节 概述201
一、交通事故201
二、人的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202
三、交通事故中人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203
一、疲劳驾驶204
第二节 疲劳驾驶204
二、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205
三、疲劳驾驶时的症状206
四、产生疲劳的原因206
五、疲劳的测定210
六、预防疲劳驾驶212
第三节 酒后开车214
一、酒后开车与交通事故214
二、饮酒对人的心理和驾驶行为的影响216
三、酒后开车产生事故的特点220
四、酒后开车的鉴别220
第四节 吸烟与服药221
一、吸烟与驾驶安全221
二、服药与驾驶安全223
一、情绪与智力225
第五节 情绪与智力225
二、情绪与智力对驾驶工作的影响227
三、影响情绪的因素229
四、情绪的缓解与调控230
第六节 感觉与判断不准231
一、感觉与判断之间的关系231
二、感觉与判断不准对驾驶行为的影响231
三、影响感觉与判断不准的因素233
第七节 反应不当236
一、影响反应及时的因素236
二、影响反应准确的因素239
第二节 道路线形设计新理论241
第一节 概述241
第九章 道路设计中人的因素241
第三节 用路者的期望心理244
一、期望心理244
二、识别方向246
第四节 线形应满足协调要求250
一、道路平面线形250
二、道路纵断面线形256
三、平、纵面线形组合258
四、线形与环境协调260
第五节 线形应满足安全要求263
一、视距263
二、变化与安全264
三、消灭视觉盲点265
一、平曲线半径266
第六节 线形应满足舒适要求266
二、缓和曲线的离心加速度变化率268
三、节奏感269
四、交通环境269
第七节 道路交通标志与信号灯270
一、道路交通标志270
二、交通信号灯278
第八节 道路照明280
一、照明与视觉280
二、道路照明标准281
三、长隧道的照明283
四、照明计算284
一、桥梁与线形286
第九节 桥梁设计286
二、桥梁与环境288
三、桥梁造型291
第十章 汽车设计中的人的因素293
第一节 概述293
第二节 信息输入装置294
一、风挡前窗295
二、反光镜296
三、车灯297
四、汽车仪表298
五、听觉信号装置299
第三节 操纵装置与工作环境300
一、操纵装置300
二、驾驶员的工作环境304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