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法律顾问百科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新法律顾问百科全书
  • 尤英夫,郑淑屏主编 著
  • 出版社: 阳铭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498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15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新法律顾问百科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公法33

第一篇 宪法及相关法规35

第二节 国体37

第一节 前言37

壹、宪法37

第一章 总纲37

第五节 领土38

第四节 国民38

第三节 主权之归属38

第一节 平等权39

第二章 人民之权利义务39

第六节 民族之平等39

第七节 国旗39

第二节 自由权40

第三节 请求权49

第四节 参政权52

第五节 关於权利之其他规定54

第六节 人民之义务59

第一节 国民大会之地位及职权60

第三章 国民大会60

第二节 国民大会代表之产生62

第三节 国民大会代表之任期及其保障63

第二节 总统之选举及任期64

第一节 总统之地位及职权64

第四节 国民大会之附属法规64

第四章 总统64

第二节 行政院之组织66

第一节 行政院之地位66

第五章 行政66

第一节 立法院之地位及职权67

第六章 立法67

第三节 行政院与立法院的关系67

第二节 立法院之组织68

第四节 立法委员之地位69

第三节 立法院之集会69

第一节 司法院之地位及职权70

第七章 司法70

第二节 司法院之组织73

第一节 考试院之地位与职权74

第八章 考试74

第三节 法官之地位74

第九章 监察76

第三节 选拔公务人员之方法76

第二节 考试院之组织76

第一节 监察院之地位及其职权77

第二节 监察院之组织80

第三节 监察委员之地位81

第二节 中央立法并执行或由省县执行之事项82

第一节 中央立法并执行之事项82

第十章 中央与地方权限82

第五节 剩余权之归属83

第四节 县立法并执行之事项83

第三节 省立法并执行或交由县执行之事项83

第一节 省之地方制度84

第十一章 地方制度84

第十二章 选举、罢免、创制、复决85

第二节 县之地方制度85

第一节 选举86

第二节 外交87

第一节 国防87

第二节 罢免87

第三节 创制、复决87

第十三章 基本国策87

第三节 国民经济88

第四节 社会安全89

第五节 教育文化90

第十四章 宪法之施行及修改91

第六节 边疆地区91

第一节 紧急处分权93

第二章 本论93

贰、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93

第一章 前言93

第四节 创制复决权之行使94

第三节 政府机关组织94

第二节 紧急处分之失效94

第五节 其他事项95

第一项 入出境申请及许可96

第二节 入出境96

参、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法96

第一章 前言96

第二章 本论96

第一节 集会结社的限制96

第一项 有关人的区分97

第四节 刑事案件的审判97

第二项 入出境检查97

第三项 处罚97

第三节 管制区97

第一项 管制区的划定97

第二项 划定管制区的效果97

第三项 处罚97

附、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法施行细则98

第二项 有关时的区分98

第一章 前言103

肆、国家赔偿法103

第二章 国家赔偿责任的演变104

第三章 国家赔偿法的法律性质105

第四章 国家赔偿责任立法原则106

第一节 因为公务员的违法且有责任的行为所产生的国家赔偿责任107

第五章 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107

第二节 因为公有公共设施的设置或管理有欠缺而生的国家赔偿责任111

第二节 赔偿主体112

第一节 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人112

第六章 国家赔偿的当事人112

第七章 国家赔偿的程序113

第一节 国家赔偿的方法114

第八章 国家赔偿的方法和范围114

第十章 赔偿请求权的时效期间115

第二节 国家对於其他就损害原因应负责的人的求偿权115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范围115

第九章 国家的求偿权115

第一节 国家对公务员的求偿权115

第十三章 国家赔偿法和其他特别法116

第十二章 公法人的适用116

第十一章 外国人的适用116

附、国家赔偿法施行细则117

伍、动员戡乱时期集会游行法121

陆、戒严法124

5.行使请愿权的限制126

4.行使请愿权的方式126

柒、请愿法126

一、前言126

二、本论126

1.请愿权的对象126

2.请愿权的标的126

3.请愿权的内容126

7.准用规定127

6.受理请愿机关的处置127

第二篇 行政法规129

【壹、内政】131

第三节 用词定义133

第二节 主管机关133

著作权法133

第一章 总则133

第一节 立法目的133

第四节 著作权标的134

第二章 著作权所属及限制135

第六节 著作权的共有135

第五节 著作权的转让135

第三章 著作权之侵害138

第五章 附则140

第四章 罚则140

第一章 总则141

劳动基准法141

第二章 劳动契约143

第三章 工资147

第四章 工作时间 休息 休假149

第五章 童工 女工153

第六章 退休155

第七章 职业灾害补偿156

第八章 技术生158

第九章 工作规则159

第十章 监督与检查162

第十一章 罚则163

第十二章 附则164

【贰、经济】167

第四章 专利权的权利限制169

第三章 专利权的特性169

专利法169

绪论169

第一章 总说169

第二章 专利权的法律性质169

第二章 权利要件170

第一章 权利客体170

本论170

第二节 新型171

第一节 发明171

第一节 专利申请权的让与和继承172

第四章 让与、继承及租赁172

第三节 新式样172

第三章 专利权期间及年费172

第五章 期间173

第二节 专利权的让与、继承和租赁173

第三节 期间之延展174

第二节 指定期间174

第一节 法定期间174

第三节 联合新式样175

第二节 追加专利的程序175

第四节 延误期间的回复原状175

第六章 追加专利及联合新式样175

第一节 概说175

第八章 职务上的发明及创作176

第二节 变更176

第七章 专利申请的合并、分割及变更176

第一节 合并与分割176

第一节 审查177

第九章 审查及再审查177

第三节 异议178

第二节 再审查178

第四节 审查确定179

第二节 专利权效力的限制180

第一节 专利权的效力180

第十章 专利权180

第十二章 实施181

第三节 撤销效果181

第十一章 专利权的消灭181

第一节 当然消灭原因181

第二节 专利权的撤销181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侵害与救济182

第三节 代理人185

第二节 商标及商标使用185

商标法185

第一章 总则185

第一节 总说185

第一款 总说186

第四节 期日及期间186

第一节 商标专用权的性质及其作用187

第二章 商标专用权187

第二款 期间延展与期日变更187

第三款 延误期间的效果与回复原状187

第四节 商标专用权的效力188

第三节 商标专用权客体188

第二节 商标专用权主体188

第六节 商标专用权的移转189

第二款 授权核准的撤销189

第五节 商标授权及核准的撤销189

第一款 总说189

第一节 申请190

第二章 商标注册190

第七节 商标专用权的消灭190

第一款 当然消灭原因190

第二款 商标专用权的撤销190

第三款 商标注册无效的评定190

第三节 审定的撤销191

第二节 审查191

第四章 商标的保护192

第六节 注册192

第四节 异议192

第五节 申请权的移转192

第五章 附则194

【参、人事】195

公务人员任用法197

公务人员服务法200

【肆、财政】209

第一节 一般规定211

第一章 总则211

所得税法211

第二节 名词定义215

第二章 综合所得税218

第二节 帐簿凭证与会计记录224

第一节 登记224

第三章 营利事业所得税224

第三节 营利事业所得额230

第四节 资产估价239

第一节 暂缴248

第四章 稽徵程序248

第二节 结算申报250

第三节 调查255

第四节 扣缴256

第五节 自缴260

第五章 奖惩262

第一章 总则266

遗产及赠与税法266

第二章 遗产税之计算269

第三章 赠与税之计算271

第一节 申报与缴纳274

第四章 稽徵程序274

第二节 资料调查及通报275

第五章 奖惩276

第一章 总则278

税捐稽徵法278

第二节 送达279

第一节 缴纳通知文书279

第二章 纳税义务279

第三章 稽徵279

第三节 徵收280

第六节 调查282

第五节 退税282

第四节 缓缴282

第四章 行政救济283

第六章 罚则285

第五章 强制执行285

税捐稽徵法实施注意事项286

第七章 附则286

【伍、行政救济】289

第三章 诉愿的基本要件291

第二章 诉愿法制定的经过291

诉愿法291

第一章 概述291

第四章 诉愿的受理机关296

第五章 诉愿的提起300

第六章 诉愿的审理303

第七章 诉愿的决定与执行304

第八章 再诉愿的准用306

行政诉讼法307

第二部 民事法313

第一篇 民法及相关法规315

第一章 法例317

第一编 总则317

壹、民法317

第一节 自然人318

第二章 人318

第一款 通则320

第二节 法人320

第三款 财团325

第二款 社团325

第三章 物326

第四款 外国法人326

第四章 法律行为327

第一节 通则329

第二节 行为能力330

第三节 意思表示331

二、条件335

一、前言335

第四节 条件及期限335

二、代理的功能337

一、意义337

三、期限337

第五节 代理337

四、代理的三面关系338

三、种类338

六、代理权消灭的效果339

五、代理权的消灭339

二、无效的法律行为340

一、意义340

第六节 无效及撤销340

五、效力未定341

四、无效及撤销的法律效果341

三、撤销341

二、计算方法342

一、意义342

第五章 期日及期间342

五、年龄之计算法343

四、期间之终止点343

三、期间的起算点343

三、消灭时效的期间344

二、消灭时效的客体344

第六章 消灭时效344

一、意义344

四、消灭时效之起算点346

五、消灭时效的中断347

六、消灭时效之不完成348

七、消灭时效完成的效力349

二、权力滥用的禁止及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循350

一、前言350

第七章 权利之行使350

三、权利的自力救济351

第一款 契约353

第一节 债之发生353

第二编 债353

第一章 通则353

第二款 无因管理356

第三款 不当得利357

第四款 侵权行为358

第二节 债之标的361

第三节 债之效力363

第一款 给付364

第二款 迟延365

第三款 保全366

第四款 契约367

第四节 多数债权人及债务人371

第五节 债之移转374

第二款 清偿376

第一款 通则376

第六节 债之消灭376

第三款 提存379

第四款 抵销380

第六款 混同381

第五款 免除381

第一章 买卖382

第二章 各种之债382

第二章 互易385

第四章 赠与386

第五章 租赁387

第六章 借贷393

第八章 承揽397

第十章 委任401

第十一章 经理人及代办商402

第十四章 寄托406

第十八章 合夥413

第二十章 指示证券416

第二十三章 和解419

第二十四章 保证420

第三编 物权423

第二节 亲属法之性质及特质445

第一节 亲属法的意义445

第四编 亲属445

第一章 通则445

第三节 亲属法上的行为446

第五节 亲等448

第四节 亲属的分类448

第二章 婚姻449

第六节 亲属关系之发生、消灭及其效果449

第一节 婚约450

第二节 结婚453

第三节 婚姻之普通效力460

第一款 总说462

第四节 夫妻财产制462

第二款 法定财产制463

第一目 共同财产制465

第三款 约定财产制465

第五节 离婚466

第二目 分别财产制466

第三章 父母子女471

第一节 婚生子女关系472

第二节 收养子女476

第一节 未成年人之监护479

第四章 监护479

第五章 扶养481

第六章 家483

第一章 遗产继承人487

第五编 继承487

第一节 继承之效力491

第二章 遗产之继承491

第二节 遗产之分割494

第三节 继承之抛弃498

第四节 无人承认之继承501

第一节 通则504

第三章 遗嘱504

第二节 遗嘱之方式506

第三节 遗嘱之效力511

第四节 遗嘱之执行515

第五节 遗嘱之撤回517

第六节 特留分518

附录 继承521

第一章 动产担保交易法之概念533

第一编 绪论533

贰、动产担保交易法533

第二节 关於附条件买卖之立法过程535

第一节 关於动产抵押之立法过程535

第二章 我国动产担保交易法之制定过程535

第三节 关於信托占有之立法过程536

第一节 本法制定之目的与其适用之范围537

第一章 动产担保交易法之基本概念537

第二编 本论537

第二节 本法与民法及其他法律之关系540

第一节 动产抵押意义及其契约之成立542

第二章 动产担保契约之成立542

第二节 附条件买卖契约之成立及其意义544

第三节 信托占有契约之成立及其意义545

第二节 动产担保交易契约之登记程序546

第一节 动产担保交易契约登记之作用及其意义546

第三章 动产担保交易契约之登记546

第一节 动产抵押契约之实行547

第四章 动产担保交易契约之实行547

第三节 动产担保交易契约之登记效力547

第二节 附条件买卖及信托占有契约之实行548

动产担保交易法施行细则550

动产担保交易标的物品类表553

二、公司之住所555

一、公司之名称555

参、商事法555

公司法555

第一章 总则555

第一节 公司之意义及种类555

一、公司之意义555

二、公司之种类555

第二节 公司之名称、住所与能力555

三、公司之能力556

一、公司之负责人557

第三节 公司之负责人与经理人557

二、公司之经理人558

二、公司登记之效力559

一、公司之设立登记559

第四节 公司之登记559

二、公司营业应经查核560

一、公司设立应经登记560

第五节 公司之监督560

三、章程之内容561

二、章程之订立561

第六节 公司之解散561

一、裁定解散561

二、公司解散之效力561

第二章 无限公司561

第一节 设立561

一、无限公司股东之限制561

四、竞业之禁止562

三、章程之变更562

第二节 公司之内部关系562

一、出资及其转让562

二、业务之执行562

一、退股之原因563

第四节 退股563

第三节 公司之对外关系563

一、公司之代表563

二、股东之责任563

三、资本之维持563

二、合并564

一、无限公司之解散564

二、退股之效果564

第五节 解散、合并及变更组织564

一、清算之程序565

第六节 清算565

三、变更组织565

第一节 有限公司之概念566

第三章 有限公司566

一、股东之权利与义务567

第三节 有限公司之内部关系567

第二节 有限公司之设立567

一、订立章程567

二、章程内容567

三、缴足资本567

四、申请登记567

二、公司之管理568

第五节 有限公司之清算571

第四节 有限公司之对外关系571

第七节 有限公司之合并与组织变更572

第六节 有限公司之解散572

第三节 两合公司之结构573

第二节 两合公司之设立573

第四章 两合公司573

第一节 两合公司之概念573

第五节 两合公司之清算575

第四节 两合公司之解散与变更组织575

二、发起设立之设立程序576

一、发起人576

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576

第一节 设立576

三、募股设立之设立程序577

四、公司设立之责任578

二、股票579

一、股份之意义579

第二节 股份579

三、股份之分类580

四、股份之转让581

五、股份之设质582

八、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东583

七、股东名簿583

六、股份之销除583

三、股东会之召集584

二、股东会之分类584

第三节 股东会584

一、股东会之意义584

六、股东会之表决权585

五、股东会之权限585

四、股东会之开会585

七、股东会之决议586

一、董事588

第四节 董事及董事会588

二、董事会592

三、董事长594

五、常务董事与常务董事会595

四、副董事长595

三、监察人之资格596

二、监察人之人数及任期596

第五节 监察人596

一、监察人之概念596

第六节 会计599

第七节 公司债606

第八节 发行新股617

第九节 股份有限公司之变更章程622

第十节 股份有限公司之重整624

第十一节 股份有限公司之解散及合并630

第十二节 股份有限公司之清算633

第二节 外国公司之认许638

第一节 外国公司之概念638

第六章 外国公司638

第三节 外国公司之权利义务639

第一节 公司设立登记640

第七章 公司之登记及认许640

第四节 外国公司之解散及清算640

第二节 其他事项登记642

第三节 公司登记之核办645

第四节 公司登记之规费646

第八章 附则647

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资本额标准648

附录一648

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对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资本额有关法令规定明细表649

公司行号申请登记资本额查核办法651

附录二6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