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新闻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新闻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4890062.jpg)
- 刘建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3260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新闻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闻的缘起与发展17
第一节 新闻活动的远古时代17
一、知晓欲与呼告欲的动力17
二、群集劳作的社会动力19
三、原始社会意识的“酵母”20
第二节 社会形态与新闻活动的衍变21
一、原始部落中的新闻信使22
二、奴隶制社会的纪事传承24
三、封建社会的报纸国家化26
四、社会化生产与新闻社会化29
第三节 网络新闻的解控时代31
一、英特网与第四次传播革命31
二、新闻传播的家庭岛与个人化35
三、网络新闻的意识形态趋向40
第二章 记者意识中的新闻本源44
第一节 新闻本源的真实性范畴44
一、记者认识中的主客观矛盾44
二、记者再现本源的三种真实情境47
三、新闻报道弘扬真理的铁证48
第二节 反映新闻本源的个体真实49
一、新闻个体真实的四维空间50
二、新闻个体真实的表象54
三、新闻个体真实的检验56
第三节 反映社会趋势的整体真实58
一、从个体真实到整体真实58
二、把握整体真实的记者理念60
三、新闻的“半真实”与“假事件”62
第三章 新闻形态的构成66
第一节 新闻形态的实体66
一、事实的形式与要素70
二、事实的产生与形成72
三、事实的结构和内在联系75
四、事实演变的因素作用格式77
第二节 新闻形态与新闻事实80
一、一般事实与新闻事实80
二、新闻事实的相对性83
三、新闻中的硬事实与软事实85
一、事实的倾向态89
第三节 新闻事实的意蕴态89
二、事实的品类态91
三、事实的角度态94
四、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96
第四章 新闻的特征及其报道规律100
第一节 新闻的具象化100
一、从事象到影像的反映活动101
二、重构世界的意识形式103
三、新闻报道的事象化规律106
第二节 新闻的时限性108
一、新闻的瞬时性108
二、新闻的时序性111
三、新闻的时效性113
四、新闻报道的时态规律115
一、新闻的技术性涵化118
第三节 新闻内容的涵化118
二、新闻的非语言涵化120
三、新闻的语体涵化122
四、新闻主题的涵化规律125
第四节 新闻的舆论陪现127
一、新闻与社会舆论的回应127
二、新闻评论对舆论意识的深化129
三、新闻报道的舆论定向规律131
第五章 新闻的报道方式134
第一节 客观报道与主观报道134
一、客观报道的历史136
二、事件新闻的客观报道137
三、隐蔽性的主观报道140
第二节 典型报道142
一、文学典型与新闻的典型报道143
二、新闻典型的本质145
三、新闻典型的时代高度147
第三节 分析性报道149
一、分析性报道的出现与发展150
二、分析性报道的深度152
三、分析性报道的思维模式154
第四节 循环报道158
一、机械性循环报道158
二、深化性循环报道161
第五节 追踪报道164
一、追踪报道的“章回”形式164
二、追踪报道的事实品类167
第一节 新闻的传播方式170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与动力170
一、传播环境与传播效果171
二、新闻传播的三种方式174
三、受众的新闻选择179
第二节 新闻价值与传播值181
一、新闻价值的含义和外化181
二、传播值的定量分析185
第三节 新闻的半传播189
一、新闻信息的失落189
二、新闻半传播的内涵190
三、传播值在评估新闻中的应用192
附:“受众群”评估新闻的问卷样本194
一、新闻报道的悖论195
第四节 新闻传播的负效应195
二、走向反面的负面报道198
第七章 新闻媒介与社会结构的继进201
第一节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渠道201
一、人类社会的编年史202
二、探索社会的真相系统205
第二节 政治生活的推动者208
一、政治思想的宣传者208
二、民主与政治变革的推进器210
三、公众利益的维护者212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信息资源214
一、生产力的信息组合214
二、增加财富的经济资讯217
三、揭示经济规律的“经济分析”219
第四节 社会文化的培育者222
一、新闻是特殊的文化现象222
二、培养文化人格的途径224
三、促进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现代化229
四、文化心态冲突中的新闻取向232
第八章 新闻观念的透视235
第一节 “猎奇”新闻观235
一、猎奇新闻观的产生236
二、猎奇新闻观的“好奇本能论”237
三、猎奇新闻观的遗患239
第二节 黄色新闻观240
一、黄色新闻的概念与兴起240
二、没有灵魂的“黄色新闻”243
第三节 “有闻必录”论246
一、“有闻必录”论的流行246
二、“有闻必录”论的疾终247
第四节 新闻的宣传观念249
一、新闻宣传的直露与隐蔽250
二、新闻与宣传的区别253
三、西方的新闻宣传观256
第五节 新闻媒体中介说260
一、沟通思想的中介261
二、社会的耳目喉舌中介263
三、国家管理的中介264
第一节 早期新闻自由思想史267
一、新闻自由思想的发源267
第九章 新闻自由的历史进程267
二、中世纪思想自由的枷锁269
三、新闻自由思想的形成27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277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出版自由理论277
二、列宁的新闻自由观282
第三节 当代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潮285
一、新闻自由的责任理论286
二、积极的新闻自由理论289
三、“政府有限干预”的新闻自由理论292
第四节 新闻自由的认识逻辑294
一、新闻自由的本质294
二、主体论的新闻自由观297
三、客体论的新闻自由观298
四、主客体统一论的新闻自由观301
第五节 新闻自由的七种权利303
一、创办新闻媒介权303
二、发表权或报道权304
三、答辩权和更正权305
四、知晓权和采访权306
五、保护新闻来源权308
六、使用新闻传媒权309
七、对新闻侵权的讼诉权310
第十章 新闻立法与新闻伦理311
第一节 新闻立法的演变311
一、新闻立法的历史312
二、新闻立法的规范316
一、不得颠覆国家、危害国家安全319
第二节 新闻立法的目标319
二、不得侮辱、诽谤他人320
三、不得随意报道他人隐私322
四、不得泄露国家机密324
五、不得宣扬淫秽、色情的内容325
第三节 新闻法的其他限制326
一、惩处受贿行为326
二、严禁抄袭剽窃行为327
三、查办非法出版行为329
第四节 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330
一、新闻伦理思想的形成330
二、新闻道德意识与职业良心333
三、新闻道德的自律337
第一节 走向市场的新闻业342
第十一章 市场经济中的新闻产业342
一、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新闻界344
二、新闻信息产业及信息产品346
三、新闻产业的报道格局349
第二节 新闻消费与消费价值351
一、新闻是特殊的消费品351
二、新闻消费的价格355
三、新闻消费的精神价值357
第三节 报业集团的产生与走向359
一、报团的历史与在中国的起步360
二、中国报团的基本架构363
三、中国报团的发展模式与前景36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367
第十二章 党报的理论与实践367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新闻思想368
二、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形成371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提出376
第二节 党报工作的根本方针383
一、新闻工作的理论指南384
二、坚持“二为”方向386
三、实行政治家办报389
第三节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392
一、两种党报的对立党性392
二、新闻党性原则的产生与形成395
三、新闻工作贯彻党性的基本原则399
第四节 党报的报道方针402
一、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403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方针407
三、增强新闻指导性的方针410
第十三章 当代西方的新闻报道与新闻体制414
第一节 作为“自由企业”的新闻媒介414
一、新闻工业的生产415
二、新闻市场的竞争418
三、非新闻倾向与新闻第一的观念421
第二节 新闻体制与新闻控制424
一、新闻体制的多重性424
二、新闻媒介所有者的控制430
三、政府对新闻的软控制432
四、世界新闻流向与世界新闻秩序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