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产率与支柱产业的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塞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18785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汽车工业-劳动生产率(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劳动生产率-汽车工业(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产率与支柱产业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产率的理论与方法1
第一章 生产率研究的理论辨析1
一、劳动生产率与要素的综合生产率1
二、生产率的提高与平衡化6
三、当前提高我国生产率水平的两个基本点7
第二章 对于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的理论分析10
一、理想状况下企业投入生产要素的一般规律分析10
二、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得以实现的条件分析14
三、原有制度对于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分析14
四、结论与建议18
第三章 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23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23
二、关于投入、产出及权数的说明26
三、1979—1987年我国 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7
四、主要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30
五、结论32
第四章 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非均衡增长的表层及深层分析34
一、工业劳动生产率非均衡增长的表层分析35
二、工业劳动生产率非均衡增长的深层分析41
三、缓和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非均衡增长的思路45
第五章 产量、就业和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47
一、国际间的经验48
二、中国的总量分析50
三、中国的结构分析53
第六章 分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56
一、全要素生产率56
二、各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趋势58
三、对各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分析62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67
第七章 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生产率效应71
一、产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影响的定量测算71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态势与效率优势77
三、不同所有制工业的结构变动及其效率80
四、几点结论83
第八章 生产率的两种形态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85
一、对平均生产率考察的客观必要性86
二、对边际生产率考察的客观必要性91
三、平均生产率与边际生产率相结合的客观必要性95
第九章 工业化过程中资金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矛盾99
一、资金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运动100
二、我国面临两种要素生产率的尖锐冲突105
第十章 人机协调——生产率研究的现实课题112
一、从统治与被统治走向相互协调112
二、一个被忽略的重大问题115
三、关键是科学性、技术性和积极性的合理结合118
第十一章 国外生产率测量研究的新进展121
一、指数法121
二、生产函数法122
三、对索罗模型的修正法123
第二篇 生产率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125
第十二章 汽车工业的经济特征与生产率125
一、汽车工业的经济特征125
二、关于汽车工业生产率的几点认识129
第十三章 汽车工业的行业生产率133
一、汽车工业的个别要素生产率134
二、汽车工业的原材料及能源消耗138
三、汽车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140
一、规模经济与汽车单位产品成本的分析146
第十四章 影响汽车工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分析146
二、配套零部件工业对汽车工业生产率和汽车产品成本的影响153
三、相关工业与汽车生产率分析165
四、生产要素投入与汽车工业生产率及汽车数产品成本的关系169
第十五章 提高汽车工业生产率——“八五”发展的思路和建议174
一、提高生产率是汽车工业“八五”时期的中心任务174
二、提高汽车工业生产率的思路和建议177
三、小结191
第三篇 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197
第十六章 从我国轻型车的发展看汽车工业管理体制197
一、我国轻型车行业的现状198
二、造成轻型车行业分散化的原因201
三、关于我国汽车工业管理体制204
四、加强汽车工业的行业管理,是发挥其支柱产业作用的必由之路210
第十七章 对我国汽车工业保护和扶植政策的初步分析214
一、适用汽车产业贸易保护和扶植的经济理论215
二、战后日本保护和扶植汽车工业的政策及经验219
三、怎样保护和扶植中国汽车工业223
四、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27
第十八章 我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专业化协作现状与对策228
一、汽车工业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及国际经验228
二、我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专业化协作现状分析231
三、导致汽车零部件专业化协作现状的原因分析234
四、关于发展汽车零部件专业化协作的政策建议236
第十九章 汽车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需求238
一、汽车工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238
二、中国汽车的市场需求及结论分析243
三、积极发展小轿车,促使小汽车大量进入个人消费领域253
一、问题的提出259
第二十章 中国汽车国产化问题研究259
二、我国汽车工业国产化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260
三、汽车国产化的理论分析与国际经验263
四、汽车工业发展中实施政府干预的理论探讨268
五、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发展汽车工业的经验270
第四篇 支柱产业生产率的特点及提高生产率的对策273
第二十一章 支柱产业生产率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73
一、经济发展与支柱产业273
二、支柱产业生产率的特点278
三、提高生产率是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关键282
第二十二章 分工与生产率的增长287
一、分工理论的历史发展288
二、分工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制294
三、市场、企业与合约(契约)298
一、关于技术进步与生产率的一般理论探讨301
第二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生产率301
二、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影响的机制分析303
三、科学技术进步为生产率提高提供了广阔前景306
四、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是人类劳动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308
五、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的政策措施与建议309
第二十四章 汽车工业资金要素投入与生产率关系313
一、汽车工业投资及其对生产率影响313
二、中国汽车工业投资实证分析315
三、结论:汽车工业投资的问题与前景321
第二十五章 支柱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323
一、国际竞争力的意义及其评估324
二、支柱产业的质量、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326
三、支柱产业的企业组织结构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