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彩色电视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彩色电视技术
  • 吕淑琴,张金池,孙成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852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彩色电视-电视接收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彩色电视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广播电视理论基础1

1.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过程1

1.2 电视图像的传送原理1

1.3 图像的摄取与重现2

1.3.1 图像的摄取2

1.3.2 图像的重现3

1.4 电视扫描4

1.4.1 逐行扫描5

1.4.2 隔行扫描6

1.5 重现图像的基本参数8

1.6 视频全电视信号9

1.6.1 图像信号9

1.6.2 复合同步信号10

1.6.3 复合消隐信号12

1.6.4 槽脉冲和均衡脉冲12

1.6.5 黑白视频全电视信号13

1.7 射频电视信号13

1.8 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16

1.8.1 无线传输16

1.8.2 有线传输18

思考题与习题119

第2章 彩色电视基本原理20

2.1 彩色电视的理论基础20

2.2 彩色视频图像信号23

2.3 电视信号传输制式27

2.3.1 黑白电视制式概述27

2.3.2 彩色电视制式概述27

2.3.3 NTSC制28

2.3.4 PAL制32

2.3.5 SECAM制简介36

思考题与习题236

第3章 电视信号接收原理、天线及高频调谐器38

3.1 电视信号的接收原理38

3.1.1 黑白电视接收机电路结构框图及显像过程38

3.1.2 彩色电视接收机组成框图及信号接收过程39

3.2 电视接收天线、馈线及阻抗变换器40

3.2.1 电视接收天线40

3.2.2 传输线与阻抗变换器44

3.3 高频调谐器46

3.3.1 高频调谐器的功能及性能要求46

3.3.2 高频调谐器的类型48

3.3.3 电子调谐高频头48

3.3.4 电视频道预置器52

思考题与习题353

第4章 图像中频通道54

4.1 图像中频通道的功能及性能要求54

4.1.1 图像中频通道的功能54

4.1.2 图像中频通道性能及要求55

4.2 图像中放集成块TA7680AP及外围电路分析57

4.2.1 图像中放集成块TA7680AP简介57

4.2.2 声表面滤波器和前置放大器59

4.2.3 图像中频放大及AGC控制60

4.2.4 视频检波与预视放63

4.2.5 噪声抑制电路64

4.2.6 AFT电路65

思考题与习题467

第5章 伴音通道68

5.1 伴音通道的功能及性能要求68

5.1.1 伴音中频通道的组成及功能68

5.1.2 伴音中频通道的性能及要求68

5.2 伴音通道电路分析69

5.2.1 陶瓷滤波器及应用69

5.2.2 第二伴音中频限幅放大器71

5.2.3 鉴频器71

5.2.4 直流音量控制与音频前置放大72

5.2.5 伴音功放与输出电路73

5.2.6 静噪电路74

思考题与习题576

第6章 PAL解码器77

6.1 PAL解码器的功能及组成77

6.2 由TA7698AP组成的PAL解码器82

6.2.1 TA7698AP简介82

6.2.2 亮度信号处理电路84

6.2.3 色度通道88

6.2.4 基色矩阵与视频输出94

思考题与习题697

第7章 扫描电路99

7.1 扫描电路的功能及要求99

7.2 扫描电路的方框图及各部分的功能99

7.3 实际的行扫描电路101

7.3.1 行同步分离电路102

7.3.2 行振荡、行预激励及X射线防护电路104

7.3.3 行推动107

7.3.4 行输出电路108

7.3.5 自动亮度限制(ABL)113

7.3.6 保护电路113

7.3.7 行扫描电路的失真与补偿114

7.3.8 枕形失真及校正115

7.4 场扫描电路117

7.4.1 场扫描电路的功能、组成及工作特点117

7.4.2 场同步分离电路117

7.4.3 场振荡与场同步119

7.4.4 锯齿波形成与放大120

7.4.5 场输出电路121

思考题与习题7123

第8章 模拟及数字电视图像显示器件124

8.1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124

8.1.1 概述124

8.1.2 CRT自会聚显像管的结构125

8.1.3 自会聚原理126

8.1.4 色纯度及调整原理128

8.1.5 CRT彩色显像管附属电路128

8.2 液晶显示器131

8.2.1 液晶的基础知识131

8.2.2 液晶显示器件及显示原理132

8.2.3 液晶电视中TFT液晶屏的驱动137

8.2.4 LCD的特点138

8.3 等离子体显示器139

8.3.1 等离子体的概念139

8.3.2 等离子体显示原理140

8.3.3 等离子体显示屏显示过程143

8.4 平板显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45

8.4.1 图像分辨率(显示容量)145

8.4.2 显示色数146

8.4.3 可视角度146

思考题与习题8147

第9章 平板电视技术148

9.1 平板电视新技术148

9.1.1 平板电视的特点148

9.1.2 I2C总线技术149

9.1.3 图像质量提高技术151

9.1.4 数字梳状滤波器154

9.1.5 多制式接收技术156

9.1.6 伴音电路新技术158

9.1.7 菜单式图像、伴音控制原理160

9.1.8 多用途输入/输出端子161

9.2 液晶电视161

9.2.1 液晶电视概述161

9.2.2 LCD40A71—P液晶电视接收机功能、特点及技术规格162

9.2.3 液晶电视接收机电路组成163

9.2.4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63

9.2.5 液晶电视接收机高频电路板168

9.2.6 信号输入电路169

9.2.7 伴音信号处理电路173

9.2.8 存储器电路176

9.2.9 电源及开机/待机控制电路177

9.2.10 LCD屏显接口及控制电路179

9.2.11 LCD40A71—P液晶屏规格说明180

9.2.12 LCD—TV的安装与保养181

9.3 等离子体电视接收机182

9.3.1 PDP—TV概述183

9.3.2 PDP—TV的六大优势及缺点183

9.3.3 PDP—TV主要电路原理184

思考题与习题9188

第10章 数字电视原理190

10.1 概述190

10.1.1 数字电视的概念190

10.1.2 数字电视机和数字化电视机190

10.1.3 标准清晰度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191

10.1.4 模拟电视的缺陷与数字电视的优点191

10.1.5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192

10.2 模拟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过程194

10.2.1 模拟信号采样194

10.2.2 电视信号的量化197

10.2.3 电视信号的编码过程198

10.3 视频信号编码方式与演播室编码标准199

10.3.1 视频信号的编码方式199

10.3.2 演播室分量电视信号数字编码标准——ITU—RBT.601建议199

10.4 信源编码203

10.5 信道编码209

10.5.1 信道编码概述209

10.5.2 线性分组码212

10.5.3 循环码213

10.5.4 RS码(里德-索罗蒙码)216

10.5.5 卷积码217

10.5.6 编码与调制相结合的卷积码(TCM)220

10.6 数字调制223

10.6.1 数字调制概论223

10.6.2 QPSK和DQPSK调制、解调原理224

10.6.3 正交幅度调制(QAM)229

10.6.4 MVSB调制231

思考题与习题10232

第11章 数字电视标准233

11.1 欧洲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235

11.1.1 数字卫星电视235

11.1.2 数字有线电视237

11.1.3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239

11.2 美国的ATSC标准243

11.2.1 ATSC概述243

11.2.2 VSB调制244

11.3 日本的数字电视标准248

11.3.1 ISDB—T概述248

11.3.2 ISDB—T信道编码249

11.3.3 ISDB—T调制250

11.3.4 ISDB—T传输与复用配置控制250

11.4 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250

11.4.1 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的技术特点251

11.4.2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的组成253

11.4.3 编码和调制254

11.4.4 复帧259

11.4.5 信号帧260

11.4.6 帧体数据处理264

11.4.7 基带后处理264

11.4.8 射频信号265

11.4.9 基带信号频谱特性265

11.4.10 系统净荷数据率265

思考题与习题11266

第12章 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267

12.1 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发射系统267

12.2 数字电视卫星接收系统269

12.2.1 卫星接收系统的室外部分270

12.2.2 数字卫星接收机270

12.3 数字有线电视的前端系统与接收机275

12.3.1 数字有线电视的前端系统275

12.3.2 数字有线电视接收机277

12.4 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281

12.4.1 数字地面电视广播前端282

12.4.2 数字地面电视信号的接收283

12.5 数字电视机顶盒285

12.5.1 常用数字电视机顶盒种类与特点285

12.5.2 广电总局关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几项主要规定286

12.5.3 数字电视机顶盒关键技术286

12.5.4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88

12.6 IP数据广播电视接收卡291

12.6.1 DVB数据广播电视的特点291

12.6.2 IP数据广播电视接收卡293

思考题与习题12295

第13章 IPTV296

13.1 IPTV的基本概念296

13.1.1 什么是IPTV296

13.1.2 IPTV与数字电视的比较296

13.2 IPTV系统组成298

13.3 IPTV关键技术299

13.4 IPTV传输标准301

13.4.1 IPTV标准现状301

13.4.2 AVS标准302

13.5 用户终端系统303

13.5.1 DSL及FTTP简介303

13.5.2 宽带接入技术304

13.5.3 IPTV机顶盒304

13.6 IPTV与手机电视306

13.6.1 手机电视简介306

13.6.2 手机电视的技术解决方案307

13.6.3 手机电视发展为三网融合带来契机308

思考题与习题13309

参考文献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