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袖珍电子工程师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袖珍电子工程师手册 第2版
  • 翁瑞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6646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967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989页
  • 主题词:仪表工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袖珍电子工程师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常用资料1

1.1 计量单位1

1.1.1 法定计量单位1

1.1.2 常用物理量及单位4

1.1.3 常用单位换算13

1.1.4 分贝与奈培19

1.2 标准19

1.2.1 标准的分级和代号19

1.2.2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4

1.2.3 现行部分电气国家标准目录26

1.3 物理公式32

1.3.1 电学和磁学常用公式32

1.3.2 光学常用公式37

1.3.3 声学常用公式37

1.4 物理数据38

第2章 阻容元件与表面组装元器件46

2.1 电阻器及其选用46

2.1.1 电阻器的分类46

2.1.2 电阻器的结构46

2.1.3 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47

2.1.4 电阻器的主要技术参数48

2.1.5 几种常用电阻器的主要技术性能53

2.1.6 电阻器的色环标志55

2.1.7 电阻器的选用55

2.2 电位器及其选用56

2.2.1 电位器的分类57

2.2.2 电位器的结构58

2.2.3 电位器的型号命名方法58

2.2.4 电位器的主要技术参数59

2.2.5 合成碳膜电位器61

2.2.6 有机实心电位器62

2.2.7 玻璃釉电位器63

2.2.8 导电塑料电位器63

2.2.9 线绕电位器64

2.2.10 磁敏电位器65

2.2.11 电位器的选用66

2.3 电容器及其选用67

2.3.1 电容器的分类67

2.3.2 电容器的结构68

2.3.3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69

2.3.4 电容器的主要技术参数69

2.3.5 有机介质电容器71

2.3.6 无机介质电容器73

2.3.7 电解电容器73

2.3.8 可变电容器74

2.3.9 电容器的选用78

2.4 表面组装元器件79

2.4.1 表面组装无源元件79

2.4.2 表面组装有源器件87

2.4.3 表面组装机电元件87

2.5 表面组装件的设计88

2.5.1 表面组装件的设计步骤88

2.5.2 表面组装件的设计工作分述89

2.5.3 表面组装件的焊盘图形设计120

2.5.4 表面组装件的电设计与热设计129

第3章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141

3.1 半导体器件概述141

3.1.1 通用半导体器件分类与PN结141

3.1.2 半导体分立器件型号命名方法141

3.1.3 半导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148

3.2 晶体管150

3.2.1 晶体管分类及符号表示150

3.2.2 晶体管放大原理与连接方式151

3.2.3 晶体管特性曲线与电学参数152

3.3 场效应晶体管159

3.3.1 场效应晶体管分类与特点159

3.3.2 场效应晶体管结构与工作原理161

3.3.3 场效应晶体管的主要参数162

3.3.4 场效应晶体管的型号与选用常识166

3.4 新型半导体器件166

3.4.1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HBT)167

3.4.2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171

3.4.3 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175

3.4.4 共振隧穿二极管(RTD)178

3.4.5 共振隧穿晶体管(RTT)181

3.4.6 SOI器件187

3.4.7 双极互补MOS器件(Bi-CMOS)191

3.5 集成电路概述194

3.5.1 集成电路的分类194

3.5.2 国产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196

3.6 双极型逻辑集成电路197

3.6.1 二极管-晶体管逻辑(DTL)电路198

3.6.2 高阈值逻辑(HTL)电路198

3.6.3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电路200

3.6.4 发射极耦合逻辑(ECL)电路205

3.6.5 集成注入逻辑(I2L)电路206

3.7 MOS型逻辑集成电路208

3.7.1 E/E MOS集成电路209

3.7.2 E/D MOS集成电路210

3.7.3 CMOS集成电路211

3.8 集成触发器225

3.8.1 CMOS主-从D型触发器226

3.8.2 JK触发器229

3.8.3 触发器的典型应用232

3.9 集成运算放大器232

3.9.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233

3.9.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参数236

3.9.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类型、典型产品及主要性能参数237

3.9.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239

3.10 专用集成电路241

3.10.1 门阵列设计方法242

3.10.2 标准单元设计243

3.10.3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243

3.10.4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244

3.10.5 专用集成电路及应用244

第4章 其他常用电子器件与电子线缆255

4.1 接插件与继电器255

4.1.1 接插件255

4.1.2 继电器255

4.2 电声器件257

4.2.1 电声器件型号命名方法257

4.2.2 传声器258

4.2.3 扬声器261

4.2.4 耳机264

4.2.5 送话器和受话器264

4.3 显示器件265

4.3.1 等离子体显示板265

4.3.2 发光二极管266

4.3.3 电致发光器件268

4.3.4 液晶显示269

4.4 光电子器件271

4.4.1 光子探测器271

4.4.2 激光器276

4.5 敏感元器件278

4.5.1 力敏元件279

4.5.2 热敏元件与温度传感器280

4.5.3 磁敏元件282

4.5.4 气敏元件291

4.5.5 湿敏元件293

4.5.6 离子敏感器件295

4.6 电子用传输线缆296

4.6.1 电子线缆296

4.6.2 纤维光缆301

第5章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303

5.1 模拟电路303

5.1.1 无源滤波器303

5.1.2 衰减器309

5.1.3 均衡器311

5.1.4 晶体管低频放大器318

5.1.5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325

5.1.6 负反馈放大器328

5.1.7 射极跟随器329

5.1.8 直流放大器330

5.1.9 选频放大器331

5.1.10 宽带放大器336

5.1.11 正弦波振荡器340

5.1.12 非正弦波发生器358

5.1.13 模拟运算电路365

5.1.14 有源滤波器369

5.1.15 电压比较器374

5.1.16 采样电路378

5.1.17 振幅调制与解调(检波)电路380

5.1.18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387

5.2 数字电路399

5.2.1 逻辑门399

5.2.2 触发器401

5.2.3 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404

5.2.4 加法器与数字比较器413

5.2.5 双向模拟开关与数据选择器415

5.2.6 编码器和译码器416

5.2.7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421

5.2.8 计数器428

5.2.9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436

5.2.10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443

5.2.11 数字集成锁相环452

第6章 微波技术454

6.1 概述454

6.1.1 微波波段划分454

6.1.2 微波的基本特点455

6.1.3 微波的应用456

6.2 微波传输线457

6.2.1 传输线理论458

6.2.2 导波系统的基本概念461

6.2.3 矩形波导463

6.2.4 圆波导468

6.2.5 同轴线468

6.2.6 微带线471

6.3 微波元件473

6.3.1 连接元件473

6.3.2 终接元件474

6.3.3 波导分支接头与桥路474

6.3.4 谐振腔477

6.3.5 衰减器与移相器477

6.3.6 定向耦合器480

6.3.7 微波铁氧体隔离器和环行器481

6.4 微波固态电路482

6.4.1 微波混频器482

6.4.2 微波晶体管放大器484

6.4.3 微波半导体二极管振荡器485

6.5 微波天线486

6.5.1 天线的特性参数486

6.5.2 常用微波天线487

第7章 广播与电视490

7.1 声音广播490

7.1.1 调幅广播490

7.1.2 调频广播493

7.1.3 立体声广播496

7.1.4 声音广播接收机498

7.2 电视502

7.2.1 光、视觉及色度学基础502

7.2.2 广播电视制式512

7.2.3 我国广播电视及有线电视频道配置513

7.2.4 电视中心及电视摄像机513

7.2.5 电视接收机529

7.3 录音与录像542

7.3.1 磁性录放原理542

7.3.2 录音机546

7.3.3 录像机553

7.3.4 激光视盘机570

第8章 通信技术及其应用579

8.1 概述579

8.1.1 通信与通信系统579

8.1.2 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579

8.1.3 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581

8.1.4 电信系统设备586

8.2 移动通信586

8.2.1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587

8.2.2 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589

8.2.3 蜂窝移动电话系统590

8.2.4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601

8.2.5 无中心选址无线电话系统602

8.2.6 无绳电话系统604

8.3 卫星通信609

8.3.1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612

8.3.2 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和信道分配技术616

8.3.3 卫星通信制式619

8.3.4 VSAT卫星通信系统620

8.3.5 移动卫星通信和个人卫星通信624

8.4 光纤通信656

8.4.1 光纤和光缆656

8.4.2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670

8.4.3 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671

8.4.4 光发送设备672

8.4.5 光接收设备675

8.4.6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677

第9章 电力电子技术683

9.1 电力电子器件684

9.1.1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684

9.1.2 整流管686

9.1.3 晶闸管689

9.1.4 电力晶体管696

9.1.5 电力MOS场效应晶体管700

9.1.6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703

9.1.7 静电感应晶体管和静电感应晶闸管706

9.1.8 MOS控制晶闸管和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707

9.1.9 功率模块与功率集成电路708

9.1.10 碳化硅器件710

9.2 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技术710

9.2.1 电力电子器件驱动概述710

9.2.2 晶闸管的驱动与保护711

9.2.3 电流型自关断器件的驱动717

9.2.4 电压型自关断器件的驱动720

9.2.5 自关断器件的保护721

9.2.6 散热技术722

9.3 电力电子变流电路728

9.3.1 交流-直流变换电路728

9.3.2 直流-直流(DC-DC)变换732

9.3.3 直流-交流(DC-AC)变换736

9.3.4 交流-交流(AC-AC)变换741

9.3.5 谐振软开关技术744

9.4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749

9.4.1 在传动领域中的应用750

9.4.2 变速恒频发电技术752

9.4.3 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755

9.4.4 不间断电源759

9.4.5 高压直流输电761

9.4.6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763

第10章 电子测量766

10.1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766

10.1.1 系统误差及其校正766

10.1.2 偶然误差及其处理766

10.2 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测量767

10.2.1 测量电流电压的常用仪表767

10.2.2 电流的测量770

10.2.3 电压的测量771

10.2.4 功率的测量773

10.3 电阻、电容、电感和Q值的测量774

10.3.1 电阻的测量774

10.3.2 电容的测量778

10.3.3 电感的测量784

10.3.4 Q值的测量792

10.4 电子器件参数的测量794

10.4.1 晶体管参数的测量794

10.4.2 线性集成电路的测试795

10.4.3 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799

10.4.4 RAM和ROM的测试799

10.5 频率、时间和相位的测量800

10.5.1 频率和时间的测量800

10.5.2 相位的测量803

10.6 信号发生器804

10.6.1 低频信号发生器805

10.6.2 高频信号发生器806

10.6.3 函数信号发生器806

10.6.4 脉冲信号发生器807

10.6.5 扫频信号发生器807

10.6.6 合成信号发生器808

10.6.7 可程控信号源809

10.6.8 任意波形发生器809

10.6.9 伪随机信号发生器809

10.6.10 微波信号发生器810

10.7 示波器811

10.7.1 示波器分类与常用术语812

10.7.2 示波器基本工作原理816

10.7.3 示波器的选用与其使用中的技术问题817

10.8 信号分析仪819

10.8.1 波形分析仪820

10.8.2 频谱分析仪820

10.8.3 失真度测量仪822

10.8.4 调制度测量仪823

10.9 场强与电磁干扰的测量824

10.9.1 场强测量824

10.9.2 电磁干扰测量824

10.10 数域测试825

10.10.1 简便的逻辑测试工具825

10.10.2 逻辑分析仪826

10.10.3 特征分析仪826

10.10.4 在线仿真器827

10.10.5 总线系统分析仪828

10.11 自动测试系统与接口828

10.11.1 通用接口的自动测试系统829

10.11.2 可程控仪器830

10.12 记录仪830

10.13 测试用电源832

10.13.1 交流稳压电源832

10.13.2 直流稳压电源832

第11章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835

11.1 计算机基础知识835

11.1.1 计算机的分类835

11.1.2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835

11.1.3 计算机的组成835

11.1.4 计算机的处理方式836

11.1.5 微型计算机837

11.1.6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842

11.1.7 表、图、树与文件845

11.1.8 操作系统856

11.1.9 数据库与数据库系统856

11.2 软件工程858

11.2.1 软件开发工程化概念859

11.2.2 软件生存期860

11.2.3 软件开发方法860

11.2.4 软件的测试与测试用例的设计870

11.3 计算机网络871

11.3.1 数据通信873

11.3.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873

11.3.3 计算机网络协议876

11.3.4 局域网(LAN)877

11.3.5 网络互连与综合服务数字网879

11.3.6 Internet881

11.4 人工智能882

11.4.1 知识工程882

11.4.2 专家系统883

11.4.3 模式识别884

11.4.4 人工智能语言884

11.5 计算机安全884

11.5.1 计算机安全理论885

11.5.2 计算机安全模型885

11.5.3 计算机犯罪与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对策886

11.6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888

11.6.1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888

11.6.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889

11.6.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889

11.6.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890

11.6.5 反病毒软件与防病毒卡891

第12章 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与可靠性892

12.1 电磁兼容性结构设计892

12.1.1 电磁兼容性892

12.1.2 干扰源及其特性894

12.1.3 干扰波的传播894

12.1.4 电磁屏蔽原理与屏蔽效能计算897

12.1.5 接地系统909

12.1.6 滤波技术914

12.1.7 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规范917

12.2 电子设备热设计920

12.2.1 基本概念920

12.2.2 传热学机理及基本计算公式921

12.2.3 肋片式散热器923

12.2.4 印制电路板和电子设备机箱热设计928

12.3 电子设备隔振与缓冲938

12.3.1 基本概念938

12.3.2 隔振基本原理939

12.3.3 缓冲原理与措施941

12.3.4 隔振器942

12.3.5 隔振设计943

12.4 电子设备和系统可靠性946

12.4.1 可靠性指标946

12.4.2 不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950

12.4.3 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962

参考文献9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