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生态学野外实习指导图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生态学野外实习指导图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411309.jpg)
- 周长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2094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生态学-教育实习-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生态学野外实习指导图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学野外实习准备1
1.1野外实习的意义1
1.2野外实习注意事项2
1.3生态学野外实习常用工具3
1.3.1野外常用工具3
1.3.2野外常用实验仪器5
1.3.3常用药品5
1.3.4常用书籍5
第二章 光因子及其生态作用观察和实验6
2.1光质9
2.2光强12
2.3光周期14
2.4指导性野外观察项目17
2.4.1林外与林内光线强度差异的感觉和观察17
2.4.2林内不同植物种类和形态的观察17
2.4.3阳生植物(叶)与阴生植物(叶)的形态差异观察18
2.4.4不同植物形态和开花情况的观察19
2.4.5昼行性和夜行性动物的观察20
2.5野外实验20
2.5.1不同生境太阳辐射强度的测定20
2.5.2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开花情况的比较21
2.5.3不同颜色诱虫板或诱虫盘诱虫情况对比实验23
2.5.4诱虫灯诱虫情况观察和对比25
2.5.5土壤动物的避光性观察和实验26
第三章 温度及其生态作用28
3.1温度及其变化28
3.2温度的作用30
3.3生物对温度的适应32
3.4温度的周期性变化34
3.5指导性野外观察项目35
3.5.1林内与林外温度差异感觉和测量35
3.5.2温度易变性的感觉和测量36
3.5.3内温动物和外温动物体温的测量36
3.5.4水生动物体温的感觉和测量36
3.5.5不同海拔地区温度的感觉和测量36
3.6野外实验37
3.6.1林地内外不同生境温度的测定37
3.6.2室内外不同生境温度的测定38
3.6.3温度对土壤动物的影响39
3.6.4生物对温度变化的反应40
3.6.5不同温度条件下生物质腐败情况对比实验42
第四章 水及其生态作用43
4.1水的形态变化43
4.2水的生态作用45
4.3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47
4.4指导性野外观察项目51
4.4.1水的不同形态观察51
4.4.2气温与水温的差异感觉和测量51
4.4.3水生植物的观察52
4.4.4旱生和中生植物的观察52
4.4.5水生动物的观察52
4.5野外实验52
4.5.1不同水体溶解氧的测定52
4.5.2植物蒸腾作用比较观察53
4.5.3不同植物干重的称量比较55
4.5.4不同植物根系的比较观察56
4.5.5鱼的游泳能力和行为观察57
第五章 土壤及其生态作用58
5.1土壤分层58
5.2土壤的形成60
5.3土壤的生态作用61
5.4野外指导性观察项目63
5.5野外实验64
5.5.1不同生境和土壤深度温度的测定64
5.5.2不同土壤剖面的观察对比66
5.5.3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对比实验67
5.5.4植物菌根的观察69
5.5.5土壤动物的采集和初步分类70
第六章 种群的特征和增长72
6.1种群的特征72
6.1.1种群中的生物个体72
6.1.2种群的空间特征75
6.1.3种群的数量特征76
6.2种群增长76
6.3种群的生活史对策78
6.4指导性野外观察项目81
6.5野外实验83
6.5.1生物种群大小直接计数及估算83
6.5.2样方法估算草地植物种群的大小84
6.5.3标记重捕法估算生物种群大小85
6.5.4生物空间分布型的调查88
6.5.5年龄结构调查和生命表的编制91
第七章 种内和种间关系95
7.1种内关系95
7.2种间关系98
7.3适应105
7.4指导性野外观察项目109
7.5野外实验111
7.5.1种间关系调查实验111
7.5.2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的调查112
7.5.3寄生现象的观察和比较115
7.5.4花与传粉动物共生关系的调查和观察116
7.5.5捕食作用观察实验117
第八章 群落特征及其动态120
8.1群落结构120
8.1.1群落分层现象121
8.1.2群落的水平结构122
8.1.3边缘效应122
8.2群落中生物的生态位123
8.3群落演替125
8.4指导性野外观察项目128
8.5野外实验129
8.5.1动物多样性调查129
8.5.2草地植物生活型谱调查131
8.5.3森林地表以上空间结构调查132
8.5.4不同生物生态位调查133
8.5.5群落演替过程和顶极群落调查136
第九章 生态系统组成及功能139
9.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39
9.2食物链和食物网142
9.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43
9.4指导性野外观察项目144
9.5野外实验146
9.5.1黑白瓶法测量水体的生产量146
9.5.2不同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干重的称量比较148
9.5.3能量传递效率简单测量150
9.5.4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及食物网关系初探152
9.5.5生态系统中腐败过程和分解者的调查155
第十章 人与生物157
10.1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157
10.2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积极改造160
10.3人与自然和谐共存161
第十一章 生态学野外实习常见动植物一览162
11.1生态学野外实习常见植物162
11.1.1常见绿化植物162
11.1.2常见栽培植物172
11.1.3常见野生植物185
11.2生态学野外实习常见动物195
11.2.1常见土壤动物195
11.2.2常见水鸟199
11.2.3常见蝴蝶205
11.2.4常见大型水生无脊椎动物215
主要参考文献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