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原文化大典 科学技术典 天文学 地理学 生物学 医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原文化大典 科学技术典 天文学 地理学 生物学 医药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4927223.jpg)
- 邓本章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2902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文化史-河南省;科学技术-技术史-河南省-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原文化大典 科学技术典 天文学 地理学 生物学 医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天文学3
引言4
第一章 独特的中原古代天文学8
第一节 中原古代的天文学9
第二节 中原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11
第二章 中原古代的天象观测与天文仪器22
第一节 恒星观测23
第二节 汉代完成的星官系统24
第三节 与中原有关的著名星表、星图28
第四节 具有中原特色的观天仪器33
第五节 中原的天体测量成就39
第六节 特殊的天球坐标系统40
第三章 渐趋精密的历算44
第一节 历算成就一:太阳运行的观测和推算46
第二节 历算成就二:月亮运行的推算49
第三节 独特的创造——干支纪时法52
第四节 历算成就三:日月交食的推算56
第五节 历算成就四:五行星运行的推算60
第四章 几部重要的中原古代历法63
第一节 四分历(殷历)66
第二节 四分历、乾象历和景初历68
第三节 一行的《大衍历》69
第四节 五代和北宋历法72
第五节 许衡参与制定的《授时历》73
第五章 中原人杰地灵天文群星荟萃77
第一节 中原的灵台遗址78
第二节 中原古墓葬中多彩的天文文化82
第三节 中原著名的天文学家90
第四节 盖天说和与阳城相关的《周髀算经》99
第五节 张衡的浑天说104
第六节 郗萌系统阐述的宣夜说106
地理学109
第一章 中原古代地理学概述110
第一节 中原古代地理学发展脉络111
第二节 中原古代地理学主要成就114
第三节 中原古代地理学评价117
第四节 中原古代地理学思想121
第二章 中原古代的自然地理学129
第一节 中原古代对地形、地貌的认识130
第二节 中原古代对土壤的认识132
第三节 中原古代对气象、气候的认识134
第四节 中原古代对水的认识139
第五节 中原古代自然地理学名著141
第三章 中原古代的人文地理学154
第一节 中原古代的经济地理155
第二节 中原古代的人口地理158
第三节 中原古代的交通地理170
第四节 中原古代的城镇地理171
第四章 中原古代的行政区划191
第一节 行政区划的萌芽192
第二节 郡县制的确立与发展192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行政区划:州郡县三级制时代194
第四节 隋唐宋金时期的行政区划:道路制时代195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行省制时代196
第五章 中原古代的军事地理学199
第一节 中原古代的重要关隘200
第二节 中原古代的长城204
第六章 中原古代的地图与方志208
第一节 中原古代的测量与地图的起源、发展209
第二节 中原古代的方志212
第七章 中原古代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217
第一节 中原古代对社会生产中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218
第二节 中原古代对自然灾害中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219
第三节 中原古代对水利工程中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221
生物学225
第一章 中原古代生物学概述226
第一节 中原古代生物学的萌芽与积累227
第二节 中原古代生物学的发展227
第三节 中原古代生物学研究的高峰232
第二章 中原古代动植物形态学与分类学237
第一节 中原古代动植物形态学、分类学的萌芽与积累238
第二节 中原古代动植物形态学、分类学的发展243
第三章 中原古代动植物生态学251
第一节 对生物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252
第二节 对生物物候学的认识253
第三节 对生物资源的保护255
第四节 与动植物生态学相关的其他知识258
第四章 中原古代对微生物的利用262
第一节 制曲与酿酒263
第二节 酿醋与制酱266
第五章 中原古代对动植物遗传和变异的认识269
第一节 对植物遗传与变异的认识270
第二节 对动物遗传与变异的认识272
医药学275
第一章 早期医学与传说276
第二章 中医理论的奠基与发展279
第一节 中医理论的奠基280
第二节 中医理论的发展282
第三章 中医临床的奠基与发展288
第一节 中医临床的奠基289
第二节 药治的发展291
第三节 针灸的发展300
第四节 法医学的成就304
第五节 中原独特的医学专业305
第四章 本草学的发展307
第一节 孟诜在食疗本草方面的开拓308
第二节 世界现存最早版刻药物图谱《本草图经》309
第三节 北宋医药学家对外来香药的认识与利用311
第四节 李中立对药物鉴别的贡献313
第五节 划时代的救荒食用植物专著《救荒本草》314
第六节 吴其濬对药用植物的研究315
第七节 兰茂对云南本草的研究315
第八节 少林寺医药文化317
第五章 中原古代编纂的方书319
第一节 宋廷组织编纂的大型方书320
第二节 明代藩王组织编纂的大型方书——《普济方》323
第三节 其他药方324
第四节 主要医书的出版327
第六章 中原古代中医学的普及330
第一节 中医蒙学奇书——《蠢子医》331
第二节 李守先对普及针灸知识的贡献334
第七章 中原道地药材336
第一节 四大怀药337
第二节 八大宛药338
第三节 药市双珠——禹州与百泉药市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