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球与类地行星构造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球与类地行星构造地质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932957.jpg)
- 刘德良,沈修志,陈江峰译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2317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构造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行星地质学:构造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球与类地行星构造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构造组分7
第一章 褶皱7
第一节 褶皱要素8
第二节 褶皱几何形态10
第三节 褶皱类型16
第二章 面理21
第一节 劈理特征21
第二节 劈理分类26
第三章 线理35
第一节 小型线理36
第二节 大型线理38
第四章 节理44
第一节 原生节理44
第二节 构造节理47
第五章 断层54
第一节 断层概述54
第二节 断层的断距和位移55
第三节 断层分类58
第四节 断层标志62
第五节 断层效应77
第六章 韧性剪切带83
第一节 剪切带83
第二节 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85
第三节 韧性剪切带的剪切指向标志91
第四节 区域韧性剪切带的类型95
第二篇 构造组合99
第七章 相同构造要素的组合99
第一节 褶皱的组合形式99
第二节 节理的组合形式102
第三节 正断层的组合形式105
第四节 逆断层的组合形式108
第五节 平移断层的组合形式110
第六节 韧性剪切带的组合形式111
第八章 不同构造要素的组合112
第一节 拉张伸展构造112
第二节 挤压缩短构造120
第三节 走向滑动构造和旋扭转动构造133
第四节 垂直构造143
第五节 倾向滑动构造和重力滑动构造146
第六节 同一构造应力场伴生构造基本组合方式150
第三篇 大地构造155
第九章 板块构造基本特征155
第一节 板块构造含义155
第二节 板块构造边界155
第三节 板块构造划分158
第十章 大陆边缘159
第一节 被动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159
第二节 海沟俯冲带165
第三节 岛弧170
第十一章 俯冲带和碰撞带及造山带183
第一节 俯冲带184
第二节 碰撞带185
第三节 B型俯冲与A型俯冲195
第十二章 板内构造198
第一节 热点及运移轨迹198
第二节 大陆裂谷201
第三节 陆内断陷盆地和古大陆高原203
第四节 陆内造山带204
第十三章 板块构造演化206
第一节 大洋演化和威尔逊旋回206
第二节 裂谷演化209
第三节 被动大陆边缘演化210
第四节 大陆增生212
第四篇 类地行星构造第十四章 冲击构造217
第一节 冲击作用217
第二节 冲击坑类型219
第三节 冲击坑的形成过程222
第四节 地球的冲击构造224
第五节 类地行星和卫星的冲击构造227
第十五章 火山构造234
第一节 地球的火山构造234
第二节 类地行星和卫星的火山构造239
第十六章 类地行星和卫星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244
第一节 月球的褶皱断裂244
第二节 水星、金星、火星的褶皱断裂245
第三节 其他卫星的褶皱断裂251
第十七章 类地行星演化254
第一节 月球的演化254
第二节 水星的演化255
第三节 金星的演化255
第四节 火星的演化256
第五节 类地行星构造演化差异的原因256
第五篇 微观构造与构造预测第十八章 显微构造和超微构造261
第一节 显微构造的晶体组构261
第二节 超微构造的位错组构262
第三节 超微构造的纳米组构267
第十九章 构造物理和构造化学269
第一节 构造磁学的磁性组构270
第二节 构造声学的震波信息271
第三节 构造力学的岩石性能279
第四节 构造化学的组分调整282
第二十章 构造预测的构造物理方法284
第一节 构造物理的声学判别284
第二节 断裂控矿性能的物理机制与异常因素289
第六篇 构造变形机制与构造形成因素第二十一章 构造形成环境293
第一节 构造层次293
第二节 变形域295
第三节 构造相301
第二十二章 岩石微观变形机制303
第一节 应力303
第二节 应变314
第三节 递进变形317
第四节 岩石变形过程322
第五节 弹性变形326
第六节 塑性变形327
第七节 断裂变形333
第二十三章 褶皱形成机制336
第一节 纵弯褶皱形成分析336
第二节 横弯褶皱形成分析340
第三节 剪切褶皱形成分析342
第四节 柔流褶皱形成分析343
第五节 膝折褶皱形成分析343
第六节 褶皱形成的压扁效应345
第二十四章 断裂形成机制349
第一节 节理和劈理形成分析349
第二节 正断层形成分析357
第三节 平移断层形成分析360
第四节 逆断层形成分析362
第五节 推覆构造形成分析367
第二十五章 构造形成因素分析372
第一节 介质372
第二节 温度378
第三节 流体379
第四节 围压381
第五节 流体压力383
第六节 时间384
第七篇 构造运动与构造动力第二十六章 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393
第一节 大陆漂移393
第二节 海底扩张396
第三节 转换断层405
第二十七章 板块的球面运动与运动方向412
第一节 板块在球面上的运动412
第二节 现代板块的动向413
第二十八章 地球内部热源414
第一节 大地热流表征414
第二节 地内热能417
第二十九章 全球构造动力假说421
第一节 地幔对流说421
第二节 地幔羽说425
第三节 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说426
第四节 天体撞击说427
第八篇 构造年代与构造演化第三十章 构造世代和构造序列431
第一节 构造世代431
第二节 构造序列432
第三十一章 伴生构造和派生构造437
第一节 褶皱的伴生构造437
第二节 断层的伴生构造439
第三十二章 关键性构造和中间性构造442
第一节 关键性构造442
第二节 中间性构造442
第三十三章 构造的叠加与置换、继承与新生444
第一节 构造叠加444
第二节 构造置换450
第三节 构造的继承与新生454
第三十四章 构造复合458
第一节 归并与交接458
第二节 限制、包容及重叠459
第三十五章 构造时代的确定461
第一节 褶皱时代的确定461
第二节 断裂时代的确定462
第三节 构造组合时代的确定467
第四节 中国构造发展阶段划分之异同467
参考文献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