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伍皓说新闻: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新闻实战手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伍皓说新闻: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新闻实战手记
  • 伍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8456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新闻工作-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伍皓说新闻: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新闻实战手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很意外有这么多人喜欢《伍皓说新闻》(代自序)1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新闻官”——由网友给我的留言想到3

“关联法”与“比对法”:让新闻价值最大化13

让自己成为“拔尖记者”的一条路径16

经济报道要赢得读者其实是个视角问题20

“细微变化”里有新闻23

怎样在“宣传日”里寻找到真正的新闻26

不出卖“线人”的一个最简单的办法30

新闻标题切忌抽象32

成稿之后,能不能给自己提上几个问题?35

统计数据这样用 新闻才不乏味40

事前选题调研 报道事半功倍42

从夜行香格里拉想到“夜新闻”45

给财经记者的三点忠告48

如果自己脑子里还是空的,就不要匆忙投入采访52

正确引导舆论需要巧加引导而不是强加于读者55

记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报道事实59

打住!动不动就“传个材料来”那哪行62

感谢大家,我最最亲爱的同事们——开博两月有感66

我们的报道为什么总像是在“强词夺理”?——浅谈中国记者和西方记者的差距69

“方言新闻”使报道妙趣横生73

我为记者打“前站”:在香格里拉繁忙的一天77

什么样的新闻是垃圾新闻?81

骚扰电话请别急着挂断,说不定有新闻呢86

“不管路有多险,都要走到跟前”89

有多少新闻是在为形式主义推波助澜!92

新闻到一线策划 选题莫光拍脑袋95

一篇流产的报道引出“拟人化新闻”新命题98

把“点”做透就是好新闻106

澄清新闻要谨防受人摆布109

有点同情那个叫訾北佳的新闻造假者——兼谈新闻不要“硬做”要“巧做”113

新闻主题:不“拔高”,但是要“提升”117

偶然“捡”来的一个新闻奖——《寂寞在唱歌》采写背后120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怎样被异化的?123

社里来了一群美女实习生126

洪水来袭,记者总动员!130

服务新闻也要有“新闻”133

展现突发事件的立体画卷——写给腾冲泥石流灾害前方报道组的一封业务通信137

新闻人总是在路上143

老支书的“农民式幽默”与学习群众语言147

20年后,有多少经济学报道还敢再拿出来?150

记者要注意克服“单点思维”多一点“组合意识”155

没有“率先”没有“独创”,就写不成新闻?159

关于做记者的困惑和文风创新——与山东媒体朋友的QQ聊天163

记者是最不能不学习的一种人——兼谈我为什么开博客和天天发帖说新闻170

媒体不是NGO173

先扬后抑: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小技巧177

报纸不是黑板报 分内之事莫报道181

找出新闻的“特别之处”185

记者要善于巧借热点新闻事件的“关注效应”188

会议采访不妨也走出会场外去采访采访190

救活“过时新闻”的两个小窍门192

为了新闻的尊严196

经济报道要多挖掘一些“关联背景”199

新闻生涯从“常识”起步——回忆我初做记者的难忘岁月201

记者,凭什么“赫赫有名”?205

新闻要善于把“事”变成“事件”来报道210

记者要成为讲故事的高手214

反应报道何时摆脱“泛泛而谈”217

记者岂能在新闻发布会迷失自己的独立判断220

记者要多一些逆向思维223

准确提炼最有价值的“新闻眼”225

比较式报道是正面报道的创新形式227

经济报道要紧紧盯住重大工程项目不放229

多报新举措 慎报见成效230

“找”新闻与“捡”新闻232

经验报道要跳出“公文化”窠臼234

财经记者要当好公众派进上市公司的“卧底”236

记者的群众观点体现在有没有把群众作为采访的重点238

把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告诉读者240

“快读时代”还有多少记者在精心写消息?242

新闻不是只有一个来源244

用诗歌形式表现人物是正面报道的创新245

从“工作视角”向“百姓视角”转变才能使报道“三贴近”248

善用“模糊效应”251

给读者完整的信息254

新闻以叙事为先256

小标题需要统筹规划258

是“大鱼”,就要咬住不放260

写一批不朽的文章,交一帮永远的朋友,是做记者的最高境界263

新闻应多点忧患意识265

新闻记者无“闲谈”268

挖出“上头”文件背后没有明言的“背景”271

“史记体新闻”与“短新闻运动”——在新闻界刮一场“超短风暴”274

采访前,先给自己绘制一张“路线图”278

没有完不成的报道选题 只有未想到的报道角度281

记者的思想力284

新闻人不可不读穆青287

追捧媚俗活动的新闻导向应该扭转290

附录一:“范跑跑”跑了,“伍冲冲”们来了&——回顾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报道的20个日夜292

附录二:生死60分钟——新华社“踏访茶马古道”报道组记者历险记302

附录三:网友酷帖:伍皓给我们烹制“新闻早点”有什么不好306

附录四:网友酷帖:《伍皓说新闻》读后感307

附录五:网友酷帖:现实与梦想308

后记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