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批判中的审美价值坐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丁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0036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现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批判中的审美价值坐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以文化批判者的独立精神面对历史和未来(代序)1
文学思潮与现象研究3
五四文化批判精神可以取消吗?3
30年代小说中“表现”与“再现”的消长6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学研究的价值立场17
差序格局中的价值立场17
中性定位与精神分裂20
文学研究的内与外24
研究“十七年文学”的悖论28
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前瞻33
批评的社会和思想的背景33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批评巨人37
我们还需不需要理想主义的批评40
我们怎样面对新世纪的人文困境43
批判精神和道德立场的确认47
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51
怎样确定历史的和美学的坐标——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札记57
新时期小说中人物主体性的二度显现63
论新时期文学精神的蜕变75
新写实小说对西方美学观念和方法的借鉴86
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挣扎——关于近年来一种小说现象的断想100
男性文化视阈的终结——当前小说创作中的女权意识和女权主义批评断想112
中国的女权主义文学到底能够走多远?122
女性主义批评和男性文化视阈128
“文化滞差”下的创新与价值的位移132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134
文学背景:作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社会文化生成135
“新时期文学”“现代性”的重温与“后现代性”预支的溃败139
90年代文学:正在进行的“后现代性”与尚未终结的“现代性”144
乡土小说研究151
20世纪中国地域文化小说简论151
乡土小说的世界性发展轮廓163
乡土小说的世界性发展轮廓164
与乡土小说世界性发展同步的理论阐释和规范168
乡土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概念阈定与演变172
认同世界性母题的乡土小说概念阈定172
政治化过程中乡土小说概念阈定的蜕变与断裂177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概念阈定的复归与新变179
论“革命+恋爱”式乡土小说的变异182
论“社会剖析派”的乡土小说195
京派乡土小说的浪漫寻梦与田园诗抒写208
静态传统与动态现代文化之冲突——本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情感状态221
五四文化情感能量释放的负面221
“乡恋”与怀乡意识及其负面效应224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农民式的“造反”情绪226
在“二律背反”中的眩惑228
新时期风俗画小说纵横谈232
论新时期乡土小说的递嬗和演进243
新时期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解构期256
1979—1984:乡土和市井小说家的困惑257
1985—1986:乡土和市井小说的蜕变260
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创作的前景263
乡土——寻找与逃离266
乡土小说的多元与无序格局273
走出田园风景线寻觅失落的政治问题273
走出史诗的困境,寻觅死亡诗意的悲喜剧277
走出理性的精神家园,寻觅神秘的野性旷野281
乡土小说:多元化之下的危机285
新时期乡土作家的“异化”问题286
90年代乡土小说写作的平面化288
乡土小说题材与主题的处理问题291
地域性和风俗画是乡土小说的鲜明标帜293
两岸乡土小说的共同文化背景及异质话语的解剖297
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论纲305
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分歧及其创作概貌305
乡土小说的内涵分析309
“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312
中国乡土小说生存的特殊背景与价值的失范329
特殊的文化语境和乡土文学边界的重定329
在价值的悖论中游移335
文明冲突下的寻找与逃逸——论农民工生存境遇描写的两难选择343
作家作品论361
鲁迅:现代乡土小说范式的开创及其文化批判意义361
论茅盾早期的短篇小说374
论废名“田园诗风”的乡土抒写387
论沈从文小说超越文化和悲剧的乡土抒情诗美学追求397
论峻青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412
断然两截的思想和艺术——重读老舍427
从姚雪垠的受宠到老舍的“写不了”谈开去——“十七年文学史”的艰难命题432
试论刘绍棠近年来作品的美学追求437
他在寻觅新路437
追求“天然去雕饰”的真朴美440
力求富有魅力的语言美444
探索交融渗合的创作形式美448
谈贾平凹作品的描写艺术451
论史铁生小说的艺术变奏459
叶兆言小说的生命意义467
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472
“新汉语文学”的尝试——《怀念狼》阅读断想482
一个痛失道德与良知的新的艺术雕像——刘醒龙长篇小说《痛失》读札488
论近期小说中乡土与都市的精神蜕变——以《黑猪毛白猪毛》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考察对象495
《碧奴》:一次瑰丽闪光的叙述转换503
参考文献512
后记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