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育有限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育有限论
  • 喻学林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5920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学校教育:德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德育有限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摘要1

Abstract1

导言1

一、研究背景1

(一)现实背景1

(二)理论背景7

二、文献综述10

(一)有限德育论10

(二)“美德可教”之论争21

三、研究思路25

(一)概念厘定25

(二)研究思路27

(三)研究过程36

(四)研究框架40

第一章 学校德育“万能”还是“无能”:历史与现实的反思44

一、“道德教育万能论”46

(一)西方的“道德教育万能论”46

(二)中国的“道德教育万能论”51

二、“道德教育无用论”59

(一)西方的“道德教育无用论”60

(二)中国的“道德教育无用论”63

三、历史的反思64

(一)前人的贡献与不足64

(二)走出神话 回归本真73

四、德育功能认识论的转变81

(一)德育功能认识:从泛化到本质81

(二)德育功能认识:适应性与超越性并存86

第二章 德育功用的历史嬗变:以德育地位变迁为视角88

一、德育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嬗变88

(一)道德教育在传统社会中的核心作用89

(二)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有限作用90

二、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的变化95

(一)道德教育的地位由什么决定95

(二)道德教育的地位及其作用变化97

三、德育在个体道德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111

(一)学校:并非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惟一影响源112

(二)德育:并非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主导因素118

第三章 德育能力之有限:以德育手段之作用为视角124

一、学校德育内容的教育作用分析125

(一)规约的道德价值对于多元化生活之局限126

(二)封闭的德育内容对于生活流变性之局限134

(三)传统道德对于现代生活之教育价值局限141

(四)过分狭隘的德育内容之不利教育影响145

二、学校德育方法的教育作用分析149

(一)人类实践活动方法之一般局限性分析149

(二)德育活动方法之特殊性与局限性分析151

三、小结:“美德可教”之限度163

(一)道德具有境域性与个体性164

(二)道德的“知”“行”合一170

(三)间接道德经验的有限影响174

第四章 德育能力之有限:以教师的道德影响为视角177

一、教师德育素质与其德育影响177

(一)教师德育素质的内涵177

(二)教师的德育影响有限179

二、外在制约条件与教师的德育影响187

(一)教师的德育影响取决于学校的支持程度187

(二)教师的德育影响取决于学生的接纳程度188

三、小结:教师——走下道德权威的圣坛191

(一)教师:道德学习者而非道德权威191

(二)提升教师道德生活质量 提升教师道德影响力194

第五章 德育效应社会化:以主体道德实践为视角197

一、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实践与德育影响198

(一)道德的主体性与实践性本质198

(二)主体道德实践:化“道”为“德”201

二、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与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实践205

三、小结:关注学校德育现实 注重道德发展过程212

(一)德育实际功效与德育理想永远存在差距212

(二)关注道德教育过程 注重道德发展过程214

第六章 有限的道德生活 不断完善的德性216

一、学校:学生的特殊道德生活216

(一)社会:个体的日常道德生活与道德发展217

(二)学校:学生的特殊道德生活及道德发展220

二、学校德育:有限的道德生活养成学生有限的道德品质223

(一)有限的道德经验223

(二)非自主的道德情感224

(三)不稳定的道德行为225

(四)社会生活的影响合力强于学校影响力226

结语229

参考文献235

后记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