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复兴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邓曦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322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77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文化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复兴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导 论 历史文化有什么用?1
一、时势变局与思想变迁所导致的文化困局1
二、既有的解决方案及其效用13
三、本书的解决方案:公共儒学进路36
四、本书的安排41
五、本书的方法论:问题、方法与效用42
上 篇 历史文化建构生活:文化复兴的生存基础55
第一章 历史文化建构个体生活55
第一节 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发生形式55
第二节 个体生活意义与价值的建构67
一、事情与语言:事情就是言语过程67
二、文化解释生活:文化在言语过程中发生70
三、意义建构以及意义与价值的区分75
第三节 历史文化是生活意义与价值的重要源泉83
第二章 历史文化建构公共生活89
第一节 从个体生活到公共交往89
第二节 公共交往中的相互理解92
第三节 公共交往中的价值判断96
一、公共交往必然涉及价值判断96
二、从比较的一般性质考察价值判断97
三、价值判断的逻辑有效性102
第四节 公共价值对交往平台的建构作用106
一、行为者的价值标准在交往中的发生形式106
二、价值认可对交往平台的建构作用110
三、公共价值对交往秩序的影响125
第五节 思想共源促进公共价值的形成130
一、行为者的价值标准来自其认可的思想130
二、思想共源对公共价值的形成与扩展136
三、和而不同是公共交往的基本价值标准140
第六节 历史文化为交往提供思想共源145
一、生活的分类与公共交往145
二、古今生活的基本问题、方法及其公共性151
三、老问题与新问题、老方法与新方法以及超越的可能性158
四、“问题与方法”的经典观以及作为历史文化核心的经典165
五、历史文化为古今生活提供思想共源173
第七节 历史文化是有效交往的重要推动力177
一、历史文化由思想共源形成公共交往平台177
二、历史文化促进公共精神家园的形成182
三、历史文化使交往行为更可预期187
四、历史文化有助于减少分歧——以筷子与《论语》为例190
五、历史文化有助于文化积累与传统形成——再以筷子与《论语》为例193
六、历史文化在日用人伦中的作用197
第八节 历史文化的变更对交往的影响及其变更的有效原则200
综论 公共儒学进路下的历史文化210
下篇 困顿与崛起:从秦汉大一统到当今文化复兴217
第三章 往者可谏:重估秦汉大一统217
第一节 天下应有道:“大一统”正名217
一、秦汉大一统问题的重提与确立217
二、“大一统”正名221
第二节 乱世思变:百家异说激发的思想大一统诉求230
一、秦皇开启大一统230
二、百家何以被整顿236
三、儒家何以能胜出262
第三节 盛世图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68
一、周文仍是主流:秦皇汉武时代的思想格局268
二、礼坏乐崩:汉武帝面对的交往问题与思想问题275
三、汉武帝先行的变革与董仲舒迟到的支持281
四、汉武帝还有其他选择吗295
五、重返王官学:诸子百家的归宿300
第四节 第一次大一统与第二次大一统308
第四章 来者可追:文化困局中的复兴诉求316
第一节 斯文扫地:第二次大一统破裂后的文化困局316
第二节 承启转合:文化复兴的艰难开局325
一、三民主义及其儒化:民国的尝试325
二、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毛泽东的策略338
三、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新时期的突围346
第三节 继往开来:民族复兴使命中的文化复兴354
第五章 任重道远:文化复兴的实现358
第一节 文化复兴的可行性358
一、方法可行性的判定358
二、文化复兴可行性的判定364
第二节 文化复兴需要制度支持370
一、文化与制度的关系370
二、文化复兴与制度支持374
第三节 文化复兴的基本任务与策略380
一、文化复兴的基本任务380
二、文化复兴的基本策略384
第四节 警惕文化市侩主义388
结语 天降大任,再造斯文398
一、公共儒学:文化复兴的有效进路398
二、振旧邦以铸巍巍大业,通今古而修郁郁斯文410
参考文献412
附录1面对问题本身:问题、方法与效用——《论六家要旨》的启示之一420
附录2问题、方法与经典——《论六家要旨》的启示之二431
后记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