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牛的繁殖效率.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的指导方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牛的繁殖效率.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的指导方针
  • Vandeplassche,M. 著
  • 出版社: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11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牛的繁殖效率.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的指导方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牛的繁殖生理学3

1.1 概况3

1.2 生理学和内分泌学的结构3

1.2.1 下丘脑3

1.2.2 垂体3

1.2.3 性腺3

1.2.4 目标器官4

1.3 繁殖年限的其它因素和方面4

1.3.1 外激素4

1.3.2 溶黄体素-前列腺素4

1.3.3 胎盘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剂4

1.3.4 下丘脑释放激素对促肾上腺皮质素的作用5

1.4 小结5

1.5 性行为5

第二章 测定繁殖力的标准7

2.1 正常的繁殖力7

2.2 性成熟或初情期7

2.3 性要求7

2.4 不再发情率8

2.5 受胎率 8

2.6 产犊率9

2.7 妊娠指数或有效配种率(S/C)9

2.8 产犊间隔9

2.9 繁殖年限10

2.10 自然产犊和难产10

2.11 小结11

第三章 繁殖效率变化的原因13

3.1 内在因素13

3.2 外界因素13

3.2.1 高繁殖力的育种技术13

3.2.1.1 公牛的育种技术13

3.2.1.2 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的育种技术14

3.2.2 气候16

3.2.3 营养16

3.2.3.1 饲养不足17

3.2.3.2 饲喂过量18

3.2.4 卫生和圈舍19

3.2.5 严重疾病20

第四章 公牛和母牛的生殖系统的检查23

4.1 概况23

4.2 公牛的生殖系统检查23

4.2.1 临床检查23

4.2.2 实验室检查24

4.3 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的生殖系统检查24

4.3.1 临床检查24

4.3.2 总结25

4.3.3 实验室检查25

4.4 妊娠检查26

4.4.1 临床26

4.4.2 激素27

第五章 公牛、经产母牛和青年母牛不育的最重要的原因29

5.1 概况29

5.2 公牛的不育29

5.2.1 交媾和射精障碍29

5.2.1.1 缺乏性欲29

5.2.1.2 包皮过长阴茎伸不出的缺陷31

5.2.1.3 包皮和阴茎脱出31

5.2.2 精液生产和质量的缺陷(生育不能)32

5.2.2.1 先天性生育不能32

5.2.2.2 后天性生育不能34

5.2.3 热带人工授精中心出现的不育症36

5.3 经产母牛和青年母牛的不育38

5.3.1 卵巢的功能缺陷39

5.3.1.1 缺乏性欲的征候群39

5.3.1.2 卵巢囊肿退化44

5.3.2 母牛交配器官的缺陷 46

5.3.2.1 白母犊病 47

5.3.2.2 阴道脱出 47

5.3.2.3 气阴道和阴道积尿48

5.3.2.4 外阴部、阴道和子宫颈发炎 49

5.3.2.5 外阴癌 49

5.3.3 输卵管的缺陷50

5.3.4 子宫的缺陷51

5.3.4.1 子宫内膜炎51

5.3.4.2 子宫炎53

5.3.4.3 子宫积脓54

第六章 牛群不育症57

6.1 牛群繁殖力的正常水平57

6.2 性病不育症57

6.2.1 胎毛滴虫57

6.2.1.1 引言57

6.2.1.2 发病机理58

6.2.1.3 诊断59

6.2.1.4 预后60

6.2.1.5 治疗60

6.2.2 弯曲杆菌属61

6.2.2.1 引言61

6.2.2.2 发病机理63

6.2.2.3 诊断64

6.2.2.4 治疗66

6.2.3 媾疹IPV-IBP-IBR疱疹病毒感染67

6.2.3.1 引言 67

6.2.3.2 发病机理68

6.2.3.3 诊断69

6.2.3.4 治疗69

6.2.4 附睾炎阴道炎综合症70

6.2.4.1 概况70

6.2.5 通过交配引起的其他传染病71

6.3 屡配不孕母牛71

6.3.1 引言71

6.3.2 病因学73

6.3.2.1 管理74

6.3.2.2 公牛75

6.3.2.3 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75

6.3.3 诊断75

6.3.4 治疗75

6.4 产后和产后早期的子宫炎78

6.4.1 引言78

6.4.2 病因学78

6.4.3 发病机理79

6.4.3.1 复旧80

6.4.3.2 微生物80

6.4.3.3 细胞学和组织学81

6.4.3.4 吞噬作用81

6.4.3.5 抗体 82

6.4.3.6 创伤和刺激82

6.4.3.7 消毒药的使用82

6.4.3.8 雌激素和孕酮82

6.4.4 诊断 83

6.4.5 预后83

6.4.6 治疗 83

6.5 犊牛死亡率 85

6.5.1 病因学和发病机理 85

6.5.1.1 出生前死亡或死胎 86

6.5.1.2 出生时或新生犊牛的死亡 86

6.5.1.3 3-6周龄犊牛的死亡 87

6.5.2 诊断 87

6.5.3 预后 87

6.5.4 治疗 88

6.6 流产90

6.6.1 非传染性的流产90

6.6.1.1 中毒90

6.6.1.2 创伤91

6.6.1.3 外界的不利因素91

6.6.1.4 过敏反应、药物和疫苗接种92

6.6.2 传染性地方性流产92

6.6.2.1 布鲁氏菌病92

6.6.2.2 滴虫病94

6.6.2.3 胚胎弯曲杆菌感染94

6.6.2.4 媾疹:IPV-IBR94

6.6.3 传染性散发性流产94

6.6.3.1 牛病毒性腹泻94

6.6.3.2 真菌性流产95

6.6.3.3 化脓棒状菌流产95

6.6.3.4 沙门氏菌属流产96

6.6.3.5 利斯特氏菌属流产96

6.6.3.6 衣原体流产97

6.6.3.7 枝原体流产97

6.6.3.8 钩端螺旋体流产98

6.6.3.9 立克次氏体流产100

6.6.3.10 睡眠嗜血杆菌流产100

第七章 牛的有计划的人工育种103

7.1 引言103

7.2 人工授精103

7.3 胚胎移植104

7.4 提前排卵和育种105

7.5 发情和人工授精的同期化106

7.6 缩短产后性欲缺乏的周期和产后第1次配种的同期化106

7.7 产犊的同期化107

7.8 双胎妊娠的数量增加108

7.9 公牛和母牛的选择育种和早期分化109

参考文献1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