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基础
  •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43342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41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152页
  • 主题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基础3

第1章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综述3

1.1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历史和现状3

1.1.1 国外灾难恢复的发展概况3

1.1.2 国内灾难恢复的发展概况5

1.2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有关术语6

1.2.1 灾难的定义6

1.2.2 灾难恢复的含义和目标8

1.2.3 灾难恢复与灾难备份、数据备份8

1.2.4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规划、业务连续管理8

1.2.5 主中心与灾难备份中心10

1.2.6 主系统与灾难备份系统10

1.2.7 恢复时间目标与恢复点目标10

1.3 信息安全与灾难恢复10

1.4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的意义11

1.4.1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必要性11

1.4.2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重要性12

第2章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相关标准法规14

2.1 国外灾难恢复的标准法规14

2.1.1 美国灾难恢复的标准法规14

2.1.2 英国灾难恢复的标准法规16

2.1.3 新加坡灾难恢复的标准法规16

2.1.4 澳大利亚灾难恢复的标准法规17

2.2 国内灾难恢复的标准法规17

2.2.1 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17

2.2.2 重点行业的相关政策18

2.2.3 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19

2.3 信息安全相关标准法规19

2.3.1 ISO 27001对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管理的要求20

2.3.2 ISO 20000对IT服务管理的要求20

2.3.3 COBIT对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管理的要求21

第二部分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和实施第3章 灾难恢复的组织管理27

3.1 灾难恢复的组织机构27

3.2 灾难恢复的外部协助28

第4章 灾难恢复的建设29

4.1 灾难恢复建设的内容及流程29

4.2 灾难恢复建设的基本原则31

4.3 灾难恢复建设的模式31

4.3.1 灾难恢复建设模式的比较31

4.3.2 灾难恢复服务提供商的选择36

第5章 灾难恢复需求的确定38

5.1 需求分析的必要性和特点38

5.2 风险分析39

5.2.1 风险分析方法40

5.2.2 风险分析的要素43

5.2.3 风险分析的过程43

5.2.4 风险分析的结论要求47

5.3 业务影响分析48

5.3.1 业务影响分析方法48

5.3.2 业务影响分析的要素49

5.3.3 业务影响分析的结论要求51

5.4 需求分析的结论52

第6章 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53

6.1 成本效益分析53

6.1.1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53

6.1.2 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容55

6.2 灾难恢复资源58

6.3 灾难恢复等级59

6.3.1 灾难恢复SHARE78的7级划分59

6.3.2 灾难恢复的RTO/RPO指标60

6.3.3 我国灾难恢复等级划分60

6.4 同城和异地61

6.5 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方法62

第7章 灾难备份中心的选择和建设64

7.1 选址原则64

7.2 灾难备份中心基础设施的要求64

7.2.1 基础设施涵盖的范围64

7.2.2 基础设施规划原则65

7.2.3 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点66

第8章 灾难备份系统技术方案的实现67

8.1 数据备份技术基础68

8.1.1 备份技术概述68

8.1.2 备份策略69

8.1.3 备份战略69

8.1.4 备份场景70

8.1.5 备份和恢复流程71

8.1.6 RAID技术73

8.2 主要的数据备份方式77

8.3 技术方案的设计80

8.3.1 基于备份恢复软件的灾难备份方案80

8.3.2 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复制灾难备份方案80

8.3.3 基于专用存储设备的数据复制灾难备份方案81

8.3.4 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灾难备份方案81

8.3.5 基于磁盘的数据复制灾难备份方案81

8.4 备用数据处理系统81

8.5 备用网络系统82

8.5.1 设计原则82

8.5.2 系统构成83

第9章 专业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的实现85

9.1 技术支持及运行维护的目标和体系构成85

9.2 技术支持及运行维护体系的组织架构86

9.3 灾难备份中心运行维护的内容和制度管理87

9.3.1 运行维护的内容87

9.3.2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87

第10章 灾难恢复预案的实现89

10.1 灾难恢复预案的内容89

10.2 灾难恢复预案的管理91

10.2.1 灾难恢复预案的管理内容91

10.2.2 灾难恢复预案的管理原则91

10.2.3 灾难恢复预案的管理方法92

10.3 灾难恢复预案的培训94

10.4 灾难恢复预案的演练95

10.4.1 演练的目的96

10.4.2 演练的方式97

10.4.3 演练的过程管理99

10.4.4 演练的总结和评估等后续工作101

附录1:GB/T 20988—2007《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103

1 范围10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03

3 术语和定义103

4 灾难恢复概述106

4.1 灾难恢复的工作范围106

4.2 灾难恢复的组织机构106

4.3 灾难恢复规划的管理107

4.4 灾难恢复的外部协作107

4.5 灾难恢复的审计和备案107

5 灾难恢复需求的确定107

5.1 风险分析107

5.2 业务影响分析107

5.3 确定灾难恢复目标108

6 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108

6.1 灾难恢复策略制定的要素108

6.2 灾难恢复资源的获取方式109

6.3 灾难恢复资源的要求110

7 灾难恢复策略的实现111

7.1 灾难备份系统技术方案的实现111

7.2 灾难备份中心的选择和建设112

7.3 专业技术支持能力的实现112

7.4 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的实现112

7.5 灾难恢复预案的实现112

附录2: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服务资质介绍122

2.1 认证依据122

2.2 级别划分122

2.3 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服务资质(一级)要求122

2.3.1 基本资格要求122

2.3.2 基本能力要求123

2.3.3 灾难恢复工程过程及能力级别124

2.4 申请流程125

2.4.1 申请流程图125

2.4.2 申请阶段125

2.4.3 资格审查阶段125

2.4.4 能力测评阶段126

2.4.5 证书发放阶段127

2.4.6 监督和维持127

2.5 申请书127

2.6 处置127

2.7 争议、投诉与申诉128

2.8 认证企业档案128

2.9 费用及认证周期128

附录3: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服务能力测评准则介绍129

3.1 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服务介绍129

3.1.1 组织机构129

3.1.2 灾难恢复管理过程130

3.2 信息安全灾难恢复能力成熟度模型131

3.2.1 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概念131

3.2.2 信息安全灾难恢复能力成熟度模型体系结构131

3.3 如何使用标准136

3.3.1 使用DRP-CMM进行过程改进136

3.3.2 使用DRP-CMM进行能力评估140

3.3.3 使用DRP-CMM获得安全保证1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