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综合康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综合康复学
  • 李建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求真出版社
  • ISBN:978780258000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928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9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综合康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康复3

第一章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3

第一节ICF概况及残疾模式3

一、ICF发展简况3

二、中国参与ICF有关活动4

三、ICF主要特点6

四、ICF残疾模式6

五、ICF应用领域7

六、ICF与ICD关系9

第二节 身体结构和功能分类理论与方法11

一、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概念与分类方法11

二、身体结构和功能编码方法11

第三节 活动和参与分类理论与方法12

一、活动和参与的概念与分类12

二、活动和参与的编码方法12

第四节 环境因素分类理论与方法14

一、环境因素的概念14

二、环境分类结构14

三、环境因素的限定值15

第五节 ICF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15

一、临床康复的模式16

二、ICF在临床中应用的发展简况16

三、ICF临床康复应用应注意的问题17

四、ICF检查表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20

第六节 ICF在残疾标准制订、残疾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21

一、残疾分类与分级概述21

二、残疾分类分级应注意的主要问题24

三、ICF在残疾调查统计中的应用26

附录:《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分类举例28

第二章 运动障碍与康复30

第一节 脊髓损伤康复30

一、脊髓损伤的诊断30

二、脊髓损伤的临床处理35

三、脊髓损伤的康复40

四、并发症的防治53

第二节 脊柱裂的临床与康复治疗69

一、病理基础、分类及临床表现70

二、临床诊断、治疗与康复71

第三节 截肢与假肢的康复75

一、截肢康复概述75

二、截肢的康复评定80

三、截肢的康复治疗85

四、假肢的选择89

第四节 骨折的康复94

一、骨折概述94

二、康复评定99

三、康复治疗99

第五节 人工关节置换的康复102

一、概述103

二、关节置换的康复评定106

三、康复治疗108

第六节 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110

一、骨性关节炎的康复110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112

第七节 运动损伤的康复117

一、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康复117

二、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的康复119

第三章 中枢神经障碍的康复122

第一节 脑卒中的康复122

一、前言122

二、康复评定122

三、急性期康复133

四、恢复期康复136

五、功能维持和提高期康复140

六、总结140

第二节 帕金森病的康复140

一、帕金森病的功能障碍141

二、帕金森病的康复评定142

三、帕金森病的康复目标145

四、帕金森病的运动疗法145

第三节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150

一、概述150

二、临床表现151

三、临床治疗152

四、康复治疗152

五、预后155

第四节 运动神经元病的康复治疗155

一、临床分型155

二、治疗与康复156

第五节 肌肉疾病的康复158

一、肌肉疾病的分类158

二、肌肉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60

三、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康复160

第六节 缺氧性脑病的康复163

一、概述163

二、临床表现164

三、诊断164

四、治疗166

第七节 颅脑损伤的康复168

一、概述168

二、颅脑损伤的分类169

三、颅脑损伤的发生机制170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171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171

六、颅脑损伤的并发症171

七、颅脑损伤的康复评价174

八、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原则175

九、颅脑损伤的预后176

第八节 植物状态的康复176

一、概述176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76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177

四、检查与评定178

五、治疗及康复178

六、预后180

第九节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180

一、概述180

二、吞咽障碍的时相障碍180

三、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并发症181

四、吞咽功能的评价181

五、吞咽功能的康复184

第十节 痉挛的评定与康复188

一、痉挛产生的机制188

二、痉挛的评定188

三、痉挛的治疗193

第十一节 强制性运动疗法199

一、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基础研究200

二、强制性运动的机制200

三、临床应用研究203

四、其他应用206

五、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207

第十二节 共济失调的康复治疗208

一、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208

二、共济失调的评定208

三、共济失调的康复治疗210

第十三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CT、MRI所见211

一、总论211

二、脑血管疾病212

三、脑外伤216

四、脑脓肿216

五、脑多发性硬化216

第四章 发育障碍的康复218

第一节 人体的正常发育218

一、运动发育218

二、语言发育220

三、感知觉发育221

四、心理发育223

五、发育的评估224

第二节 发育障碍的诊断226

一、高危儿的筛查226

二、发育障碍的诊断227

第三节 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与康复232

一、脑性瘫痪的康复233

二、智力低下的康复236

三、自闭症的康复237

第五章 认知功能障碍评定与康复240

第一节 概述240

一、脑与认知功能的关系240

二、认知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241

第二节 注意障碍242

一、基本概念242

二、注意的特征242

三、注意障碍的临床表现242

四、评定243

第三节 记忆障碍245

一、基本概念245

二、记忆的分类245

三、临床表现246

四、评定246

第四节 失算症248

一、基本概念248

二、失算症的分类248

三、继发性失算症的临床表现249

四、失算症评定249

第五节 思维障碍249

一、基本概念249

二、临床表现250

三、评定250

第六节 执行功能障碍251

一、基本概念251

二、临床表现251

三、评定251

第七节 知觉障碍评定252

一、基本概念252

二、知觉障碍分类253

三、单侧忽略253

四、左右分辨障碍254

五、躯体失认255

六、手指失认256

七、图形背景分辨困难256

八、空间定位障碍257

九、空间关系障碍257

十、结构性失用258

十一、穿衣失用259

十二、失认症259

十三、失用症261

第八节 认知障碍康复264

一、认知康复训练的原则264

二、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的应用与优势264

三、注意障碍康复训练265

四、记忆障碍康复训练265

五、失算症康复训练266

六、思维障碍的康复训练266

七、执行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267

八、知觉障碍的康复训练267

第九节 痴呆268

一、老年性痴呆268

二、血管性痴呆272

三、轻度认知损害(MCI)与血管性认知损害(VCI)274

四、痴呆的康复治疗275

第六章 感觉障碍与盲聋康复276

第一节 听力障碍276

一、概述276

二、听力检测方法276

三、听力障碍的康复方法277

第二节 听力障碍合并视力障碍278

一、概述278

二、低视力检测方法279

三、助视器应用281

四、听力障碍诊断和检测(详见听力障碍)282

五、康复方法282

第三节 构音障碍282

一、言语产生的机理282

二、构音障碍的评定284

三、构音障碍的治疗286

第四节 口吃288

一、口吃的定义、原因和症状288

二、口吃的评价289

三、口吃的治疗290

第五节 弱视292

一、概述292

二、康复方法的应用292

第六节 盲人步行293

一、基本概念293

二、行走训练294

三、感觉训练294

四、盲杖应用295

第七章 精神障碍康复298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298

一、概述298

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298

三、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02

四、精神分裂症的治疗303

五、精神分裂症的预后306

第二节 心境障碍307

一、概述307

二、临床特点307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308

四、临床表现309

五、诊断标准311

六、鉴别诊断312

七、治疗313

八、预后315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作业疗法316

一、作业疗法的历史316

二、精神障碍作业疗法的理论317

第四节 作业疗法的构造和形态324

一、作业疗法的构造和要素324

二、治疗对象为主体325

三、作业·作业活动327

第五节 各种精神障碍的作业疗法330

一、精神分裂症的作业疗法330

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作业疗法334

三、神经症的作业疗法337

四、进食障碍的作业疗法338

五、人格障碍的作业疗法340

六、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作业疗法342

第八章 老年病康复345

第一节 老年病康复总论345

一、老年与康复345

二、衰老346

三、老年疾病349

四、老年病康复评定与康复程序351

第二节 老年心血管疾病康复354

一、冠心病康复354

二、高血压病康复361

第三节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康复367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367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康复372

第四节 老年运动系统疾病康复377

一、骨性关节炎康复377

二、肩周炎康复383

第五节 老年代谢疾病康复388

一、糖尿病康复388

二、肥胖症康复392

第二篇 康复治疗401

第一章 康复医学方法论401

第一节 概述401

一、基本概念401

二、康复医学发展简史406

第二节 康复医学工作内容407

一、康复预防407

二、康复评定408

三、康复治疗410

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415

一、康复团队模式415

二、康复团队组成416

三、康复团队会议417

四、康复团队工作特点417

五、康复团队成员职责417

第四节 物理疗法422

一、概述422

二、运动疗法424

三、物理因子疗法429

第五节 作业疗法435

一、概述435

二、作业疗法的治疗方法436

三、作业疗法与物理疗法的关系439

第六节 语言治疗441

一、概述441

二、语言治疗发展历史443

三、语言治疗常用技术444

第七节 康复护理449

一、概述449

二、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异同450

三、康复护理工作内容451

四、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451

第八节 康复医学伦理问题453

一、概述453

二、与患者康复治疗相关伦理问题455

三、与政策、法规相关的伦理问题461

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职责463

第二章 康复心理学465

第一节 概论465

一、康复心理学的概念465

二、康复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465

三、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466

四、心理康复在现代康复中的重要性467

第二节 康复心理评定468

一、概述468

二、康复心理评定的主要方法469

三、康复心理评定的注意事项480

第三节 康复心理治疗481

一、概述481

二、常用康复心理治疗的方法483

三、康复心理治疗的禁忌证489

第四节 常见康复患者心理行为障碍及治疗489

一、急性应激障碍489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490

三、适应障碍491

四、抑郁障碍492

五、焦虑障碍493

六、恐怖症495

七、强迫症496

八、睡眠障碍497

九、脑器质性精神障碍498

十、康复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499

第五节 康复患者的心理变化阶段与心理康复504

一、康复患者心理变化阶段划分504

二、不同心理阶段康复患者的心理康复策略和方法506

第三章 社会福利和社区康复510

第一节 社区康复的观念和定义510

一、社区基本知识510

二、社区康复基本概念512

三、社区康复目标514

第二节 社区康复——从医疗模式到社会权益模式变化515

一、对待残疾观念模式515

二、社区康复的模式518

第三节 社区康复实践活动521

一、基础性活动521

二、综合性活动538

第四节 残疾人的社会福利546

一、社会福利546

二、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546

三、中国残疾人福利和社会救助事业547

第四章 活动与参加551

第一节 概述551

一、活动与参加551

二、活动与参加的范围552

三、活动受限与参加的制约和评价553

第二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554

一、日常生活活动的概念和范围554

二、获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过程555

三、日常生活活动的构成要素分析556

第三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评价565

一、概述565

二、能力低下的评价565

第四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物理疗法569

一、物理疗法与日常生活活动569

二、日常生活动作的运动学分析571

三、步行辅助用具575

第五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与语言治疗578

一、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578

二、语言治疗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作用580

三、语言治疗的实际应用581

第六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与作业疗法582

一、日常生活中作业的意义582

二、作业疗法定义与目的583

三、作业疗法的实际应用583

第七节 无障碍设施与住宅改造588

一、住宅改造与作业疗法588

二、住宅改造的基本顺序589

三、各种障碍住宅改造的注意点591

四、环境改造的要点592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无障碍改造要求594

第八节 职业前评价594

一、年龄与就业的关系595

二、职业的活动范围595

三、职业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596

四、职业前作业疗法的评价过程596

五、与就业相关的背景评价598

第九节 残疾人就业相关法律法规599

一、我国对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599

二、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601

第五章 辅助器具603

第一节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概论603

一、名称和定义603

二、辅助器具服务对象603

三、辅助器具作用604

四、辅助器具分类604

五、辅助器具在伤残人康复中的应用606

六、辅助器具的个性化服务607

七、辅助器具服务特色609

第二节 假肢610

一、假肢概述610

二、下肢假肢612

三、上肢假肢630

第三节 矫形器638

一、矫形器概述638

二、上肢矫形器646

三、下肢矫形器652

四、脊柱矫形器671

第四节 生活自理辅助器具678

一、概述678

二、各种生活自理辅助器具679

第五节 助行器具688

一、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688

二、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692

第六节 轮椅697

一、轮椅概述697

二、轮椅选择702

三、轮椅的使用训练705

第七节 防压疮辅助器具708

一、概述708

二、各种防压疮辅助器具711

第八节 信息交流辅助器具711

一、学习交流类辅助器具711

二、听力残疾辅助器具713

三、视力残疾辅助器具719

四、语言障碍辅助器具720

第九节 辅助器具与体育娱乐活动723

一、残疾人进行体育娱乐活动的必备条件723

二、进行体育、娱乐活动的方法724

第十节 残疾人就业与辅助器具739

一、残疾人职业康复的主要过程与内容739

二、残疾人就业的工作调整740

三、就业辅助器具与服务744

第三篇 康复方法753

第一章 临床资料的分析与处理753

第一节 常用统计学方法753

一、重要的统计学基本概念753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757

三、定性资料的统计学分析766

四、直线相关与回归770

第二节 循证医学772

一、基本概念及特点772

二、分类、来源与检索774

三、系统评价及其原则777

第三节 临床分析与评价概述779

一、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779

二、临床诊断的几种思维方法779

第二章 培训方法概论781

第一节PT治疗师实习指导781

一、临床实习的目的和内容781

二、临床实习782

三、远程教育784

第二节 病例报告的实例785

第三章 社会康复个案工作818

第一节 社会康复818

一、社会康复概述818

二、社会康复个案工作821

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823

一、问题解决学派理论模式824

二、功能学派理论模式824

三、心理与社会学派理论模式825

四、行为修正学派理论模式826

第三节 社会康复个案实例827

第四章 社区康复846

第一节 逻辑框架法846

一、逻辑框架矩阵结构846

二、逻辑框架法的目标层次及逻辑关系847

第二节 社区康复活动计划与逻辑框架848

一、社区康复活动计划概要848

二、社区康复活动计划逻辑框架关系849

第三节 社区康复的健康活动计划851

一、残疾人健康活动总论851

二、社区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活动854

三、社区残疾预防活动860

四、社区残疾人医疗保健活动869

五、社区残疾人康复活动878

六、社区残疾人的辅助器具活动884

第五章 基本科研方法891

第一节 临床科研分类891

一、概念及分类891

二、临床科研的特点和基本步骤893

三、科研选题的技巧895

第二节 临床科研设计897

一、研究设计概论897

二、实验性研究设计908

三、非实验性研究设计914

第三节 质的研究917

一、质的研究方法917

二、质的研究设计918

三、质的研究资料收集919

四、质的研究资料分析920

五、质的研究中的理论构建922

六、质的研究结果的总结方式922

参考文献9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