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宪政与民主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春生著 著
- 出版社: 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696220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宪政与民主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者序3
第一章 中央政府体制总论15
1.资深中央民意代表不是法统16
2.对充实中央民意机构方案的看法19
3.五权宪法本义22
4.为什么中央民代必须全面改选?25
5.内阁制好,还是总统制好?27
6.试绘我中央政府体制新蓝图30
7.再论「内阁制」与「总统制」39
8.论总统、行政院与立法院之关系42
9.建立五权分立的新总统制45
10.五权宪法中央政制蓝图的两大特点49
11.论国大定位与政院组织53
12.中央政府体制的新走向56
第二章 国民大会61
1.国民大会不宜行使创制复决两权62
2.论国民大会的性质64
3.关於国大代表的待遇问题68
4.关於国民大会的职权问题70
5.国民大会不宜设议长73
6.国民大会是不是国会?76
7.国民大会应扮演什么角色?78
8.关於国大定位及总统的选罢问题81
9.国民大会设议长不伦不类83
10.国民大会可考虑废除85
11.评国民大会开议之人数问题88
12.评国民大会同意权之行使91
13.全民政治是防止议会独裁最终手段93
第三章 总统97
1.总统直接民选的必要性98
2.比较美国、法国与我国的总统选举制度101
3.我们对总统选举的看法106
4.孙中山主张总统直接民选109
5.总统府应设置「国务会议」111
6.总统何以必须直接民选114
7.孙中山也赞成总统直选116
8.国家元首应否兼任党主席?120
9.冷静看国安会等三组织法草案123
10.提早总统直接民选,建立台湾主体地位126
11.总统直选提前办理,主权在民及早落实129
12.李登辉总统可否下乡造势?131
13.国安会等三组织法善后问题134
14.关於总统选举的方式问题137
15.论外国人选举台湾总统之不当139
16.总统应否参与助选活动?142
17.首任民选总统的条件144
18.评国民党版总统副总统选罢法147
第四章 行政院151
1.行政院应设哪些部会?152
2.行政院组织法修正案平议157
3.修订行政院组织法应摒弃本位主义160
4.行政院应设置「建设部」163
5.从法理看内阁应否总辞166
6.关於行政院组织法的修订问题169
7.健全行政组织,落实政治改革172
8.如何健全中央行政组织体系175
第五章 立法院179
1.论黄信介复职问题180
2.立法院应拥有国会调查权183
3.立法院组成「修宪委员会」有理!185
4.立委任期可考虑为两年188
5.立委任期应改为几年?191
6.单一国会才能长治久安193
7.谁来删除立法院预算?196
8.关於国会问题的思考198
第六章 监察院201
1.监察院何以不能发挥监察功能?202
2.论监察院的性质204
3.痛革监察院积弊207
4.监察院独立之意义210
5.关於监委产生方式的规划问题213
6.关於监委的选任问题216
7.监察院是不是国会?219
8.发挥监察院的积极功能222
9.监察委员务必挺直腰杆224
10.如何彰显监察院功能?227
第七章 文官制度229
1.无资文官问题的真解决230
2.改进文官考试制度的探讨235
3.行政院不应兼理人事行政241
4.支持考选部的改革措施244
5.论人事行政局的存废问题246
6.我国应建立正常的文官制度249
7.考试院独立之意义252
8.健全文官制度此其时矣!255
9.如何向贪渎开刀?258
10.考试院长应否列席立法院法制委员会?261
11.论政务官晋用之道263
12.省市长民选后对人事制度的冲击266
13.重塑基层公务员形象268
14.警察人事制度亟待革新271
15.警政改革要下猛药274
第八章 地方自治277
1.要落实民主政治,必须先从地方做起278
2.简化地方行政层级势在必行280
3.新科乡镇市长应积极推动社区建设283
4.地方行政制度应及早规划287
5.论省长选举与行政区域调整问题289
6.严肃面对地方自治问题292
7.省市政府政风等四主管由谁派任?295
8.评中央与地方人事权之争议297
9.省市警政主管由中央任免之前提299
10.警政署长对地方警政首长并无指挥权302
11.评警察人事权之争议305
12.关於省政委员的设置问题307
13.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才能健全地方财政310
14.善用民意化解地方府会纷争313
第九章 政党政治315
1.政党政治与选举316
2.政党政治与民主建国322324
3.落实责任政治理念324
4.谈民进党正式成为合法政党327
5.党内初选不完全等於党内民主330
6.评国民党公职候选人提名政策333
7.论政党政治与政党竞争335
8.对两大政党的期望339
9.「党审会」是否有权解散民进党?342
10.从党内初选论民进党的努力方向345
11.论政党竞争与政治斗争348
12.厘清党政分际,促进党政民主350
13.国民党民主化的契机352
14.国民党民主化的途径355
15.对新任国民党主席的期望357
16.国民党民主化之路361
17.论今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367
18.论民进党的执政前途369
19.民进党八岁生日之后372
20.因人修法无益於政党政治的建立375
21.省市长选后对民进党的建言378
22.论阳明党部何去何从382
23.民进党总统二阶段初选观察385
24.国民党甄拔政务官参选立委平议388
25.论国民党如何在选举中浴火重生390
26.评国民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办法393
第十章 宪政变迁395
1.对未来六年政治改革的建议396
2.吁请政府努力奉行宪法398
3.我们要求政府提高行宪绩效401
4.评李登辉总统的改革行动404
5.李郝体制确立之后的宪政要务408
6.国是会议总评及我们的看法411
7.宪政改革应落实国民共识414
8.宪改尚未成功,国人仍须努力418
9.「一机关两阶段」是较可行的修宪方式421
10.全国上下应合力防范老国代造次423
11.评宪政改革的争议426
12.论宪法修改的方向429
13.评执政党的宪改方案432
14.评国大修宪过程及内容436
15.论台湾政治发展的进程440
16.对修宪问题的具体建言442
17.总统、立委、国代是否合并选举?445
18.把握修宪机会,厘清政府体制447
19.民主改革不能功亏一篑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