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4995485.jpg)
- 刘晓玫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4792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数学课-教学研究-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1
1.1 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1.1.1 数学在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作用1
1.1.2 数学对当代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2
1.2 数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6
1.2.1 数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6
1.2.2 数学对人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养7
1.3 数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0
1.3.1 小学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10
1.3.2 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促进11
第2章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历史回顾13
2.1 我国近代小学数学教学历史概述13
2.1.1 清末民初的小学数学教育14
2.1.2 建国初期的小学数学教育18
2.1.3 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教育22
2.1.4 义务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育24
2.2 新世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25
2.2.1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25
2.2.2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28
2.2.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30
第3章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32
3.1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32
3.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小学算术课程目标32
3.1.2 建国后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35
3.2 制订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42
3.2.1 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42
3.2.2 数学学科的特点44
3.2.3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46
3.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47
3.3.1 课程目标的构成与特点47
3.3.2 课程目标概述48
3.3.3 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50
第4章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55
4.1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沿革55
4.1.1 建国前小学算术教学内容的局限性55
4.1.2 建国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扩展56
4.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59
4.2.1 确定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59
4.2.2 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基本内容60
4.2.3 新世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简析61
第5章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的研究64
5.1 数学学习理论的研究价值64
5.1.1 数学学习理论简述65
5.1.2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的研究价值73
5.1.3 数学教育理论与数学学习理论的关系80
5.2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及学习策略81
5.2.1 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特点的认识81
5.2.2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与策略85
5.2.3 案例分析88
第6章 小学数学教学原则与方法98
6.1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98
6.1.1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因素分析98
6.1.2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含义和本质100
6.2 小学数学教学原则105
6.2.1 教学原则的含义105
6.2.2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105
6.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109
6.3.1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110
6.3.2 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教学形式与方法112
6.3.3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19
6.4 小学数学教学组织125
6.4.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125
6.4.2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133
6.4.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35
第7章 “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教学149
7.1 “数与代数”的教育价值149
7.2 “数与代数”的内容与教学151
7.2.1 “数与代数”的内容和要求151
7.2.2 数的认识的教学159
7.2.3 数的运算教学167
7.2.4 常见的量的教学173
7.2.5 式与方程的教学175
7.2.6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教学178
7.2.7 探索规律181
7.2.8 应用问题及其教学184
第8章 “空间与图形”内容分析与教学191
8.1 “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191
8.2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与教学193
8.2.1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要求193
8.2.2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199
8.2.3 测量的教学205
8.2.4 图形的变换及相互位置关系的教学214
8.2.5 有关空间与图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221
第9章 “统计与概率”内容分析与教学228
9.1 “统计与概率”的教育价值228
9.2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与教学230
9.2.1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和要求230
9.2.2 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的教学234
9.2.3 可能性的教学246
第10章 “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分析与教学253
10.1 “实践与综合应用”及其意义253
10.1.1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含义和要求253
10.1.2 “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257
10.2 “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实施258
10.2.1 数学教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实施258
10.2.2 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62
10.2.3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评价263
10.2.4 实践与综合应用 案例介绍264
第11章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270
11.1 数学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功能270
11.1.1 数学教学评价的含义270
11.1.2 数学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功能270
11.2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目标和方法274
11.2.1 小学数学学习的评价体系274
11.2.2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282
第12章 小学数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289
12.1 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289
12.1.1 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289
12.1.2 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292
12.2 小学数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299
第13章 小学数学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开发303
13.1 小学数学教材的功能与作用303
13.1.1 小学数学教材的功能与作用303
13.1.2 教材功能与作用的有效发挥305
13.2 小学数学教材的合理组织与创造性活用307
13.2.1 创造性活用教材307
13.2.2 学生个体差异的适用性调整308
13.2.3 地区性差异的适当调整309
13.3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310
13.3.1 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310
13.3.2 教师的课程参与及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311
13.3.3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与途径311
参考文献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