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行为要件初论:以物权变动为实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光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9801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法律行为-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行为要件初论:以物权变动为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律行为概述 1
第一节 “法律行为”西学东渐 1
第二节 法律行为(Rechtsgesch?ft)概念考略2
一、法律行为概念的逻辑起点2
二、法律行为(Rechtsgesch?ft)的经典定义3
第三节 对德国民法“法律行为”简评4
第四节 法律行为理论在中国的移植与嬗变4
一、第一次民法典起草6
二、第二次民法典起草9
三、第三次民法典起草10
第五节 法律行为汉译语源与流变13
一、中国学者对Rechtsgesch?ft 真意汉译之检讨13
二、Rechtsgesch?ft 真意缺失与词义重塑15
三、前苏联法理学对法律行为的定位与启示16
第二章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及其理论问题19
第一节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问题19
一、意思表示的功能19
二、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概念相混淆的现状20
三、意思表示的属概念是“行为”还是“法律行为”21
四、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22
第二节 法律生活对传统民法理论中法律行为要素“一元论”的挑战及其理论解决24
一、法律行为要素“一元论”被突破24
二、传统理论中“生效要件”界说之不足及其造成的理论空缺26
第三节 公示和要物行为——以“交付”为分析对象28
一、交付的法律性质29
二、事实行为并不必然产生法律效果30
三、交付是成立要件、生效要件、效力要件还是效果要件31
四、生效要件依赖于实定法提供效力保障33
五、“公示”登记的性质及其在法律行为构成要件中的地位35
第四节 特定形式是否是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36
第五节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区别研究及问题39
第三章 典型法律行为要件分析与厘定——以物权变动法律行为为例42
第一节 物权法律行为具有二元要件42
一、物权动态安全要求决定了物权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公示42
二、物权静态安全要求决定了物权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物权根据52
第二节 平等原则决定了物权法律行为要件——合意和公示56
一、以公示保护交易安全是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在要求57
二、善意取得的法理基础是平等原则59
三、公示要件为鉴别善意提供了标准61
四、公示的权利变动需要有“合意”作为根据63
五、所有权的终极排他性对物权变动要件的规定性64
第三节 物权法律行为要件是二元价值共存的体现66
一、物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益冲突66
二、两可处理与两难选择70
三、保护第三人之善意法理依据74
第四节 物权变动法律行为的二元要件结构76
一、物权变动法律行为的二要件及其关系76
二、物权变动二要件对立统一的必然性与可行性79
三、物权变动要件总结80
第四章 法律行为要件论83
第一节 法律行为在民法中的定位及理论根据83
一、法律行为理论不可替代的工具价值83
二、法律行为制度的理论依据85
第二节 法律行为效果意思中不应存在独立的“债权合意”86
一、债权与物权的关系及其背后的错误认识86
二、买卖中的债权效果意思没有主观根据89
三、债权效果是否债权行为必然成就之充分根据90
第三节 法律行为效果意思中不存在独立的“物权合意”92
一、物权行为缺乏事实根据92
二、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不足以成为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事实根据92
三、生活事实层面的物权行为理论不能自圆其说94
四、在制度效果上保护的是恶意第三人98
五、物权行为理论未能顾及法律行为理论的周延性100
第四节 物权行为肯定说和否定说的价值取向差异101
一、肯定说和否定说相持不下的原因101
二、肯定说和否定说的价值取向的分析102
三、肯定说与否定说的共同误区——对合同行为是否是法律行为的模糊认识103
第五节 法律行为概念界说105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与本质 105
二、权利交易误读与法律行为概念 106
三、法律行为再认识 108
第六节 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 110
一、法律行为的内涵包括但不拘泥于意思表示 110
二、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与债权效果和物权效果之辨析 111
三、法律行为的量的应然标准是主观的 112
第七节 法律行为与履行行为 115
一、法律行为与履行行为的关系 115
二、对交付和登记的定位分析 116
三、履行行为是法律行为的有机构成 120
第五章 法律行为理论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123
第一节 法律行为之内涵探析 123
一、纯意思表示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只是一种法律上的拟制 125
二、取得了债的效果的合同仍然是法律行为的“意思”条件 127
三、交付和登记的物权效果以物的合意为基础 128
四、物权变动行为仍是一个“意”、“行”的结合体 132
第二节 法律行为之外延分析 134
一、法律行为由作为效果要件的一系列行为构成 134
二、权利变动效果要件的内在结构 135
三、效果要件中各行为之称谓辨析 136
四、法律行为是发生法律效果的法律事实 138
五、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法律效果具有相同的本质 139
六、法律效果与法律行为构成要件的关系 141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本质是法律效果要件 143
第四节 法律行为制度要点 149
一、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不同 149
二、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的构成分析 150
三、法律行为要件结构中的事实构成 152
四、法律行为的要件层次 154
五、法律行为的判断标准 156
六、法律行为是私法自治的工具 157
七、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是基于平等原则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159
结论 160
参考文献 168
后记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