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蜱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蜱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5005363.jpg)
- 刘敬泽,杨晓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064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蜱类-昆虫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蜱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蜱的分类与系统学1
第一节 蜱类分类学1
一、蜱的分类地位1
二、蜱的分类2
第二节 蜱类系统学4
一、传统的蜱类系统学4
二、现代的蜱类系统学5
第三节 蜱类物种概况7
第四节 中国蜱类的地理分布10
一、中国蜱类的分布10
二、中国蜱类在各地理区系的分布特点10
三、中国蜱类的动物地理区划11
第五节 化石蜱类14
第六节 蜱类的起源与演化15
一、蜱类起源和演化的主要假说15
二、蜱类演化的时间和地点16
三、蜱类的原始宿主16
四、蜱类华彩的演化17
五、硬蜱生活史的演化17
六、蜱类寄生状态的演化17
七、蜱类区系的演化18
八、问题和展望19
第七节 蜱的分类与系统学研究方法19
一、传统分类与系统学研究方法19
二、现代分类及系统学研究方法21
三、全证据的蜱类系统学研究方法24
四、蜱类系统发生的分析方法25
五、小结27
第八节 蜱类与其他节肢类动物的关系27
一、蜱螨的分类基础27
二、蜱螨的单源性问题28
三、蜱螨的姐妹群及蜱螨内部类群间的关系28
第二章 蜱的外部形态31
第一节 外形31
一、假头31
二、躯体33
三、附肢35
第二节 体壁及其衍生物37
一、一般结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37
二、体壁衍生物39
三、蜱类表皮的化学组成40
四、蜕皮41
第三章 蜱的内部构造42
第一节 消化系统42
一、假头、口前管和前肠42
二、中肠43
三、后肠45
四、唾液腺46
第二节 排泄系统48
一、马氏管48
二、基节腺49
第三节 循环系统50
第四节 呼吸系统51
一、硬蜱的呼吸系统51
二、软蜱的呼吸系统52
三、幼蜱的呼吸系统52
第五节 脂肪体53
第六节 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54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55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59
第七节 肌肉系统及感觉系统61
一、蜱类的肌肉系统61
二、蜱类的感觉系统61
第八节 雌性生殖系统62
一、雌蜱生殖系统的形态学62
二、雌蜱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62
第九节 雄性生殖系统70
一、雄蜱生殖系统的形态学70
二、雄蜱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71
第四章 蜱的生理生化73
第一节 唾液腺的生理功能73
一、唾液腺的组分及功能73
二、唾液的收集方法78
第二节 中肠和血餐消化79
一、中肠组织学79
二、血餐消化81
三、血餐消化机理85
四、有关中肠抗原的疫苗86
第三节 血淋巴的生理生化作用87
一、血细胞87
二、血淋巴血浆化学成分87
三、血淋巴收集方法88
第四节 脂肪体的生理作用89
一、脂肪体的生理功能89
二、脂肪体合成的激素调控90
第五节 感受器和感觉生理学91
一、感受器91
二、化学感受的生理学99
三、化学感受的生物化学101
第六节 卵黄发生102
一、蜱类的卵黄发生102
二、蜱类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104
三、展望106
第七节 精子发生106
一、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106
二、精囊和精子传递108
三、精子获能和两性生殖109
四、蜕皮激素对精子发育的影响109
第八节 蜱类的信息素110
一、蜱类信息素的种类110
二、蜱类信息素的合成部位113
三、蜱类信息素的化学感受器114
四、蜱类信息素的生物合成114
五、信息素在蜱类防治中的应用115
第九节 胚胎发生117
一、卵裂及囊胚形成117
二、原肠胚118
三、分节118
四、胚动119
五、与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相似性119
第十节 蜱类的激素及其作用120
一、内分泌结构120
二、保幼激素121
三、蜕皮激素123
第五章 蜱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127
第一节 蜱类的生活史127
一、硬蜱科127
二、软蜱科129
三、蜱类的吸血特性132
四、发育与寿命及抗性133
第二节 蜱类的交配、产卵和孵化特性134
一、交配134
二、产卵135
三、孵化136
第三节 蜱类与宿主的关系139
一、蜱类宿主的范围139
二、蜱类对宿主的特异性140
三、蜱类与宿主的免疫关系142
第四节 非巢居性蜱的生态学147
第五节 巢居性蜱的生态学158
第六节 蜱类的滞育163
第七节 非吸血期蜱的水平衡166
一、临界平衡行为167
二、抑制机体水分流失的机制168
第六章 蜱类的细胞遗传学175
第一节 细胞遗传学175
一、染色体数目与性别决定系统175
二、染色体形态学180
三、与其他螨虫和昆虫的比较182
四、孤雌生殖182
第二节 蜱的遗传和变异183
一、遗传和变异性183
二、对杀螨剂抗体的遗传学183
三、辐射与诱变效应184
四、杂交184
第三节 蜱类的细胞培养技术184
一、选材184
二、表面灭菌185
三、组织的摘出及碎解185
四、培养基185
五、初培养接种细胞的量186
六、换液及传代培养186
第七章 蜱类携带的病原体和蜱类防治187
第一节 蜱类传播的病原体187
一、原生动物187
二、病毒187
三、新布尼亚病毒190
四、立克次氏体190
五、人粒细胞无形体192
六、其他病原体及疾病192
七、毒素195
第二节 蜱类的防治196
一、化学防治196
二、生物防治197
三、不育防治198
四、免疫学防治199
五、基因组的应用200
六、综合防治200
七、结语201
参考文献202
名词索引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