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35021589.jpg)
- 王安潮著 著
- 出版社: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41770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音乐评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以“新史学”的语境探讨音乐评论的理论与实践1
第一篇 音乐创作评析——探索中国音乐创作的理性逻辑和历史面孔12
一、化作甘霖为歌剧——萧白的歌剧创作三乐章14
二、笔端涌出歌千曲——评朱良镇的声乐体裁作品19
三、用美的音乐塑造“美”的化身——舞剧《云水洛神》音乐的文化解读24
四、清浊有序古今并呈——民族室内乐《清浊》研究33
五、解构民间音乐综合现代艺术——说唱剧《解放》音乐中的历史价值和艺术品格41
六、多元音乐语境下的传统音乐思维发展——室内乐《土·皮赋》音乐的文化解读53
七、杨立青民乐交响的文化读解断章68
八、王建民二胡狂想曲乐品断章73
九、何训田为万物所创乐响的解读78
十、贾达群音乐读解断章81
十一、引商刻羽 拈韵抽毫——徐占海歌剧音乐解读85
十二、琴思雪域天籁心动高原净土——藏族作曲家觉嘎的两部钢琴组曲读解92
第二篇 音乐现场评析——透析中国音乐的感动瞬间101
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探索京剧艺术的综合美——多媒体音乐剧场《白娘子》的艺术贡献和文化品格103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综合美显现——评“朱世瑞室内乐作品音乐会”112
三、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评多媒体打击乐剧场“司岗里的呼唤”117
四、为现代民族室内乐营造新的音响世界——“金豈组合”的民族室内乐作品音乐会评析123
五、研究型音乐表演的综合实力显现——评“首届研究生艺术节音乐会”132
六、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歌剧美呈现——莫扎特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观后135
七、革命的纯情多元的手法——歌剧《太阳雪》观后139
八、今虞回响 琴韵悠长——听“今虞琴社周年社庆音乐会”随感148
九、湖心亭乐绕上音 江南丝竹谋新篇——评“湖心亭江南丝竹乐音乐会”150
十、给中国民族音乐一段思考的时间——由2002年系列现代民乐演出引发的感想151
十一、行无人之迹 草民乐新篇——听瞿小松打击乐作品音乐会154
十二、弥久醇香 动人肝肠——评“黎英海作品音乐会”157
十三、打动天下——近观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音乐会159
十四、溢彩瞬间——评手风琴专业汇报音乐会164
十五、70载岁月历练50年乐苑辉煌——观郑石生从教50周年音乐会166
十六、华美的歌唱艺术 真情的人文境界——白萌声乐艺术及其独唱音乐会述评171
十七、中国爵士乐的奋进与怒放——评2011上海音乐学院爵士乐音乐会174
第三篇 音乐家评传——追寻中国乐人的历史踪迹178
一、博综诸学 融通古今——冯文慈学术成果及教育思想之研究180
二、黄翔鹏学术研究之研究189
三、继承发展民族音乐之精华——黎英海学术成果之研究199
四、学苑英华音苑大师——为丁善德诞辰九十五周年逝世十周年而作214
五、植根西北民间音乐发展民族复调技法——西北乐人饶余燕学术成果和教育艺术的历史研究218
六、洪波学术成果及教育思想之研究226
七、八音华章民乐人生——朱晓谷的民族管弦乐艺术探索236
八、上海名师风采四则244
九、挖掘中国古乐的使者——美国“唐乐”研究学者素描251
十、张国勇的三重角色254
第四篇 音乐著作评论——发掘中国音乐理论的历史成就262
一、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评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264
二、十年饰一剑——读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修订版)271
三、考源大晟乐钟型态解疑宋代黄钟律高——评《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275
四、在“简约”中探寻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踪迹——茅原的“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思想探微283
五、应和“重写音乐史”拓展“音乐新史学”——评《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291
六、文化学视野下的律学典案研究——评《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谈〉律论》303
七、宏观剖析中国音乐的结构原则——评《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314
八、斗转星移沧桑砥砺 春华秋实音苑留芳——《中国当代音乐学》对中国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及其作用于教学的影响321
九、多元复合古今并陈——评《外国现代流行合唱精品集(2)》328
十、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的母语理论体系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评析334
第五篇 社会音乐生活评论——探索中国音乐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346
一、皖江地区传统音乐艺术的历史形成及其传承保护347
二、基于“活态”理念下的安徽泗州戏的保护与开发356
三、皖西民歌的文化属性368
四、探古谱之音韵讨东亚之乐理378
五、先秦乐响的世纪回眸——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活动述评386
六、继承和毅庄诚优良传统凝聚八方力量再创辉煌——上海音乐学院8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综述395
七、丝竹管弦齐鸣和谐永恒华章——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建系五十周年系庆综述408
八、走向新音响的前沿——2006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评述410
九、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室内乐新探——2008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作品作曲暨演奏比赛述评415
十、追忆乐史聆听回响——“纪念邓尔敬先生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综述417
十一、从蹒跚起步到花团锦簇——上海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学科发展评析422
结束语——居于“新史学”多元纵合理论观念下的音乐评论428
主要参考文献430
后记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