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整体性法律观的民商法应用 民商事疑难法律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整体性法律观的民商法应用 民商事疑难法律问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5024699.jpg)
- 吴晓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567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民法-研究-中国;商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整体性法律观的民商法应用 民商事疑难法律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整体性法律观与民事法律关系网1
第一节 整体性法律观1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网9
一、民事法律关系9
二、民事法律关系网11
第二章 法律关系的合并与分离23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实体合并24
一、我国现有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突破与不足25
二、建设工程承包领域的直索责任34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程序合并45
一、一案数请求45
二、反诉的条件51
三、准合并:分别立案合并审理52
四、抵销53
五、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55
六、第三人诉讼56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程序分离63
第四节 连带债务与“不真正连带债务”65
一、关于连带债务的适用范围65
二、关于连带债务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关系68
三、连带债务在合并、拆分民事法律关系方面的作用79
第三章 法律关系网视角下的民事主体82
第一节 法人本质究竟是什么82
一、关于法人本质的传统论争82
二、法律关系网视角下的法人本质85
第二节 法人的法律要件88
一、通说88
二、我国现行法上关于法人要件的规定90
三、法律关系网视角下的法人要件92
第三节 关于非法人组织的主体地位94
第四节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97
一、规定与争议97
二、本文观点98
第五节 法人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105
一、法条文义冲突引发的问题105
二、司法实践中的不同做法106
三、本文观点113
第四章 已婚者的财产地位119
第一节 如何区分夫妻一方个人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120
一、现行法的规定120
二、现行法的规定在实践中的作用局限122
第二节 夫妻一方对外所欠债务应当如何偿还130
一、相关的规定130
二、学界的意见132
三、法院内部的观点135
第三节 本文的意见137
一、夫妻财产复合所有制应当废弃137
二、关于现行法婚内单方负债规则的解读、评价与完善141
三、以法律关系网的视角看已婚者的财产地位147
第五章 公司责任与公司背后的人149
第一节 股东与公司责任150
一、“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理论简介150
二、关于股东与公司责任关系的其他观点155
三、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156
四、本文的意见160
第二节 与公司责任有关的其他人207
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7
二、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208
三、挂靠人209
第六章 法律关系网视角下的物权与债权215
第一节 物权与债权的区别215
一、关于物权与债权区别的一般主张215
二、物权与债权区别的相对性泛论217
第二节 物权是否具有相对于债权的优先效力221
一、从真实案例说起222
二、现行法是否承认未取得法定公示的物权的实际存在224
三、买受人能否在取得法定公示之前取得标的物所有权227
四、物权优先性的具体判断234
第三节 法律关系网视角下的物权与债权的关系244
一、灵动的社会生活不应受制于机械的“概念法学”245
二、适当地突破和超越物权—债权概念藩篱或许已当其时246
三、以新观点解释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253
第七章 虚假民事诉讼的防与治262
第一节 “甄别预防论”与诉讼原则、制度有冲突264
一、与“辩论主义”诉讼原则不相容264
二、与处分原则不尽相容267
三、与自认规则不尽相容267
四、与认诺规则不尽相容269
五、与审判推进标准步骤安排相冲突269
第二节 “甄别预防论”在审判实践中难以操作270
一、标本:浙江省高院的规定271
二、标本的解剖:能否操作273
三、症结:“甄别预防论”与现代民事审判职能不吻合289
第三节 虚假诉讼真的那么值得预防吗293
一、从证明标准角度再谈民事诉讼的职能与虚假诉讼的危害294
二、从既判力的角度再谈民事诉讼的职能与虚假诉讼的危害297
第四节 防止和处理虚假诉讼的应然措施300
一、修订刑法,完善刑事打击手段300
二、以受害人另行起诉作为应对虚假诉讼的常规民事手段301
三、对利害关系人作诉讼告知并允许其参加诉讼305
四、为事后追究保留证据306
第八章 民间借贷疑难案件处理307
第一节 企业间借款合同的效力308
第二节 几种疑难案型的处理312
一、只有付款事实而无借款协议——是不是借款313
二、只有付款事实而无借款协议——是借款还是还款315
三、只有借款事实而无借款协议——被告持有的借条不在了?319
四、借条的真实性由谁证明321
五、借条是不是借款的充分证据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