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据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证据学
  • 陈一云;严端副主编;陈一云,袁红兵,严端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06787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证据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证据学概述1

第一节 证据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证据学的体系4

第三节 证据学的研究方法6

第四节 证据学与近邻部门法学8

第五节 证据学与诉讼任务12

第一编 史论15

第二章 外国主要证据制度的沿革15

第一节 证据理论上划分不同证据制度的依据15

第二节 神示证据制度16

第三节 法定证据制度23

第四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29

第五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36

第六节 苏联内心确信的证据制度46

第三章 旧中国证据制度的沿革52

第一节 奴隶主王朝时期的证据制度52

第二节 封建王朝时期的证据制度56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证据制度77

第四章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创立和发展81

第一节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概述81

第二节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特点90

第三节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95

第二编 总论99

第五章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99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99

第二节 证据的“法律性”问题104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110

第六章 证明任务113

第一节 诉讼证明的概念113

第二节 证明任务114

第三节 定案证据必须确实、充分117

第七章 证明对象127

第一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和对其研究的意义127

第二节 不同诉讼中的证明对象129

第三节 程序法事实和证据事实137

第四节 外国立法中关于不需要证明的事实的规定142

第八章 证明责任145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概念145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承担151

第九章 推定162

第一节 推定的概念和意义162

第二节推定的适用166

第三节 无罪推定167

第十章 证据的分类178

第一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179

第二节 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本证与反证181

第三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186

第四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190

第十一章 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195

第一节 我国诉讼中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195

第二节 贯彻执行运用证据的原则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04

第十二章 收集证据209

第一节 收集证据的特征、任务和意义209

第二节 收集证据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215

第三节 证据的保全222

第十三章 审查判断证据226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226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重心和诸方面229

第三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一般方法235

第四节 形式逻辑在审查判断证据中的运用241

第三编 分论247

第十四章 物证247

第一节 物证的概念和意义247

第二节 物证的收集和保全254

第三节 物证的审查判断258

第十五章 书证261

第一节 书证的概念和意义261

第二节 书证的分类266

第三节 书证的收集和保管270

第四节 书证的审查判断273

第五节 外国关于书证的理论和立法275

第十六章 音像资料278

第一节 音像资料的概念和特点278

第二节 音像资料的收集281

第三节 音像资料的审查判断283

第十七章 证人证言285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概念和意义285

第二节 证人的特点和不能充当证人的人288

第三节 证人的权利和义务295

第四节 对证人的询问303

第五节 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310

第十八章 刑事被害人陈述314

第一节 刑事被害人陈述的概念和意义314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与义务318

第三节 对刑事被害人的询问和对其陈述的审查判断322

第十九章 刑事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329

第一节 刑事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意义329

第二节 讯问刑事被告人337

第三节 刑事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判断344

第二十章 当事人的陈述351

第一节 当事人陈述的概念和意义351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的分类与当事人的承认356

第三节 询问当事人361

第四节 对当事人陈述的审查判断363

第二十一章 鉴定结论365

第一节 鉴定结论的概念和意义365

第二节 鉴定结论的实质和鉴定人应具备的条件369

第三节 鉴定的种类和鉴定活动的组织373

第四节 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378

第二十二章 勘验、检查笔录381

第一节 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和意义381

第二节 勘验、检查笔录的制作388

第三节 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