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事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事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5033684.jpg)
- 王志强,金新政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9476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工作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事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事”与“理”1
二、“事”与“物”的关系2
第二章 事理基础3
第一节 引言3
第二节 事理基础4
一、针对作用三要素的战略,有三个课题4
二、系统的整体性6
三、系统的层次性9
四、系统的最优化11
第三章 事理数13
第一节 什么是事理数13
第二节 频数和增数13
第三节 基数14
第四节 比数15
第五节 能动数17
第六节 关键的“一”18
第七节 反一票否决19
一、否决之否决19
二、变一票否决为高票否决20
第八节 事理数信度20
第四章 论事理23
第一节 事理规律23
一、事理规律的含义23
二、明事理,按规律办事23
三、办事的基本原理28
第二节 事在中和原理28
一、事在中和原理的提出28
二、事在中和原理的含义30
三、事在中和原理的应用32
第三节 以义制事原理33
一、以义制事原理的提出33
二、以义制事原理的含义35
三、以义制事原理的应用36
第四节 事在人为原理38
一、事在人为原理的提出38
二、事在人为原理的含义40
三、事在人为原理的应用41
第五节 按章办事原理44
一、按章办事原理的提出44
二、按章办事原理的含义46
三、按章办事原理的应用47
第六节 因事制宜原理51
一、因事制宜原理的提出51
二、因事制宜原理的含义52
三、因事制宜原理的应用53
第七节 事半功倍原理57
一、事半功倍原理的提出57
二、事半功倍原理的含义59
三、事半功倍原理的应用60
第五章 论事法64
第一节 事法64
一、事法的含义64
二、方法与手段的区别64
三、事法的分类66
第二节 统筹兼顾、综合办理法71
一、统筹兼顾、综合办理法概述71
二、统筹兼顾、综合办事法的提出72
三、统筹兼顾、综合办理法的应用74
第三节 要事先办、纲举目张法75
一、要事先办、纲举目张法概述75
二、要事先办、纲举目张法的提出76
三、要事先办、纲举目张法的应用78
第四节 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法79
一、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法概述79
二、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法的提出80
三、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法的应用84
第五节 宽严相济、张弛有序法88
一、宽严相济、张弛有序法概述88
二、宽严相济、张弛有序法的提出90
三、宽严相济、张弛有序法的应用92
第六章 论事序95
第一节 事序95
一、事序的含义95
二、事序的提出96
三、事序的组成98
第二节 识事101
一、识事概述101
二、识事的重要性102
三、识事的基本要求104
第三节 预事106
一、预事概述106
二、预事由来与发展107
三、预事的作用109
四、预事的基本要求111
第四节 断事116
一、断事概述116
二、断事由来与发展117
三、断事的作用121
四、科学断事的基本要求122
五、做个多谋善断的管理者132
第五节 计事133
一、计事概述133
二、计事的由来与发展135
三、计事的作用140
四、科学计事的基本要求141
第七章 论授事149
第一节 授事的含义149
一、授事的定义149
二、组织是授事步骤中的基本管理职能或管理活动149
第二节 授事的由来与发展152
一、授事萌芽、形成阶段152
二、授事的经验发展阶段152
三、授事的科学发展阶段155
第三节 授事的作用164
一、授事当否直接关系到办事的成败164
二、授事当否直接关系到事效的高低164
三、授事当否直接关系到办事积极性的高低165
四、科学授事的基本要求165
第八章 论事控189
第一节 督事189
一、督事的含义189
二、督事的由来与发展189
三、督事的作用194
四、科学督事的基本要求195
第二节 验事227
一、验事概述227
二、验事的由来与发展228
三、验事的作用231
四、科学验事的基本要求231
第九章 论事理之道240
第一节 识人之道240
一、相信身边有人才240
二、识别人才有方法242
第二节 用人之道251
一、有吸引人才之法251
二、精通使用人才之术253
第三节 协调之道255
一、协调的含义255
二、领导对下协调的艺术257
三、领导平级协调的艺术262
第四节 沟通之道264
一、领导沟通概述264
二、沟通的种类和技巧265
第五节 授权之道267
一、领导授权的艺术267
二、领导控制的艺术274
第六节 决策之道283
一、决策概述283
二、决策后面的利益机制287
三、决策的风险类型290
第十章 事理思维方法集成293
第一节 换位思维293
第二节 换轨思维294
第三节 超脱思维295
第四节 增值思维296
第五节 发散思维297
第六节 收敛思维299
第七节 逆向思维300
第八节 横向思维301
第九节 简单思维302
第十节 减法思维304
第十一节 加法思维304
第十二节 立体思维305
第十三节 系统思维306
第十四节 U形思维308
第十五节 分解思维310
第十六节 移植思维311
第十七节 极限思维311
第十八节 底线思维312
第十九节 质疑思维313
第二十节 光明思维315
第二十一节 糊涂思维316
第二十二节 深入思维317
第二十三节 效率思维318
第二十四节 互动思维318
第二十五节 动态思维321
第二十六节 想象思维321
第二十七节 灵感思维322
主要参考文献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