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5037928.jpg)
- 卢为民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4318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有关概念的界定2
1.2.1工业园区2
1.2.2产业转型升级2
1.2.3土地利用调控3
1.3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4
1.3.1国外研究动态4
1.3.2国内研究动态5
1.4研究思路和框架6
1.5研究方法7
1.6创新之处8
2促进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利用调控机理9
2.1产业转型升级与土地利用调控的关系9
2.1.1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9
2.1.2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关系9
2.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11
2.2土地利用调控的政策工具13
2.2.1规划政策13
2.2.2土地供应政策15
2.2.3利益调节政策16
2.2.4管理体制17
2.3土地利用调控的传导机制17
2.3.1传导思路17
2.3.2传导路径18
2.4本章小结18
3促进上海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利用调控思路和目标20
3.1上海工业区的发展历程20
3.2“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产业发展形势25
3.2.1国际产业发展形势25
3.2.2国内产业发展形势26
3.2.3上海产业发展形势和趋势27
3.3当前上海工业区土地利用方面与产业转型升级不相适应的地方29
3.3.1工业区与周边城镇的关联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29
3.3.2工业区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有待提高29
3.3.3工业区新增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产业同质竞争现象严重30
3.3.4工业区存量用地盘活难度较大,土地利用效率亟待提高32
3.4上海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目标、重点以及土地利用调控思路33
3.4.1工业区的发展演变轨迹33
3.4.2上海工业区的发展目标和土地调控路径34
3.5本章小结35
4促进产城融合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36
4.1产城融合的相关理论36
4.1.1产城融合的内涵36
4.1.2产城融合的意义36
4.1.3产城融合的理论依据38
4.2上海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和特点41
4.2.1 1958年之前,产业与居住的混杂时期41
4.2.2 1958—1978年,结合工业布局调整推进卫星城建设41
4.2.3 1978—2008年,城镇发展滞后于工业区建设42
4.2.4 2009年以来,推进新一轮产城融合时期42
4.3上海产城融合的推进情况及面临的问题43
4.3.1上海产城融合的推进情况43
4.3.2上海产城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47
4.4典型案例分析49
4.4.1案例一:上海国际汽车城49
4.4.2案例二:上海临港产业区57
4.5产城融合的国际经验借鉴60
4.5.1伦敦的产城融合:米尔顿·凯恩斯的经验60
4.5.2日本的产城融合:“卧城”的教训64
4.5.3香港的产城融合:发挥交通联系的作用65
4.5.4台湾的产城融合:注重机能的复合化与高度化66
4.5.5产城融合的国际经验总结67
4.6促进上海产城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69
4.6.1创新规划理念,由单纯“产业区”规划转向“产业新城”规划69
4.6.2营造高品质的居住生活环境,凝聚开发区人气70
4.6.3创新机制和政策,加快公建配套设施建设71
4.6.4完善管理体制,以管理整合推动产城融合72
4.7本章小结72
5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73
5.1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73
5.1.1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73
5.1.2产业集群与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产业链、价值链的区别74
5.1.3产业集群的主要类型74
5.1.4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75
5.2产业集群发展与土地利用管理78
5.2.1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参与78
5.2.2土地利用政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机制86
5.3上海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87
5.3.1上海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88
5.3.2上海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9
5.4案例分析:张江高科园区创新集群的建设90
5.4.1张江高科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91
5.4.2张江高科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92
5.4.3张江高科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问题96
5.5促进上海产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97
5.5.1创新土地分类标准,支持新兴产业发展98
5.5.2科学编制开发区控详规划,增强规划弹性98
5.5.3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实行产业链招商101
5.5.4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和模式,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保障102
5.6本章小结103
6促进工业区联动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104
6.1联动发展的相关理论104
6.1.1联动发展的概念104
6.1.2联动发展的好处104
6.1.3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106
6.2目前上海联动发展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108
6.2.1上海开发区联动发展的现状108
6.2.2上海开发区联动发展的趋势110
6.2.3目前开发区在联动发展中面临的难点110
6.3上海开发区联动发展的案例分析111
6.3.1案例一:漕河泾开发区松江园区(跨区县的联动发展)111
6.3.2案例二:外高桥启东园区(跨省市的联动发展)114
6.3.3案例三:浦东新区范围内开发区联动发展(调整行政区划后的联动发展)116
6.4江苏和广东开发区联动发展的经验做法119
6.4.1江苏模式:江阴、靖江的跨江联动发展119
6.4.2广东模式:以“双转移”实现联动发展121
6.5促进上海工业园区联动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123
6.5.1加强统筹规划,构建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联动发展格局124
6.5.2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引导输出方企业向承接方转移124
6.5.3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激发输出方积极性,支持承接方建设124
6.5.4完善运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发展合力125
6.6本章小结125
7促进工业区二次开发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126
7.1工业区二次开发的相关理论126
7.1.1二次开发的概念126
7.1.2实施土地二次开发的意义126
7.1.3土地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127
7.2上海工业区二次开发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130
7.2.1上海工业区二次开发的推进情况130
7.2.2上海工业区二次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30
7.3典型案例分析131
7.3.1案例一:漕河泾开发区的二次开发131
7.3.2案例二:闵行开发区的二次开发134
7.3.3案例三:康桥工业区的土地二次开发135
7.3.4案例四:市北工业园区的转型发展与土地二次开发138
7.3.5案例五:吴淞工业区的二次开发和转型发展141
7.4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工业区二次开发的经验借鉴143
7.4.1德国:鲁尔区的区域整治143
7.4.2英国:棕地再利用145
7.4.3新加坡:“商务地带”计划146
7.4.4台湾:工业区再生利用147
7.4.5香港:工业大厦活化148
7.5促进上海工业区二次开发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149
7.5.1以产业转型、用地集约、环境优化为导向,科学编制二次开发规划149
7.5.2创新土地制度与政策,激发企业二次开发的积极性149
7.5.3建立控增逼存机制,促使地方政府加快推进二次开发151
7.5.4健全工业用地用途管制制度,规范二次开发行为152
7.6本章小结152
8结语153
8.1主要结论153
8.1.1关于促进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利用调控机理153
8.1.2关于上海土地利用调控的思路和目标154
8.1.3关于促进产城融合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154
8.1.4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155
8.1.5关于促进工业区联动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156
8.1.6关于促进工业区二次开发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157
8.2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158
8.2.1土地利用调控的政策体系还需要深化完善158
8.2.2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加强土地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的搭配应用,也需要加强研究158
附录159
主要参考文献163
图片来源170
表格来源173
后记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