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乡村医生从业资格考试考核辅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乡村医生从业资格考试考核辅导](https://www.shukui.net/cover/5/35038122.jpg)
- 李鸿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6099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乡村-医生-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乡村医生从业资格考试考核辅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法规3
一、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3
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7
三、省卫生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村级卫生组织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14
四、陕西省卫生厅关于下发村级卫生组织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的通知15
五、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村级卫生组织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的意见16
六、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村级卫生组织使用药品暂行规定的通知18
第二篇 基础医学25
第一部分 解剖学25
绪论25
第一章 运动系统26
第一节 骨26
第二节 骨连结36
第三节 肌42
第二章 消化系统49
第一节 概述49
第二节 消化管50
第三节 消化腺56
第四节 腹膜58
第三章 呼吸系统60
第一节 呼吸道60
第二节 肺62
第三节 胸膜64
第四章 泌尿系统65
第一节 肾65
第二节 输尿管66
第三节 膀胱66
第四节 尿道68
第五章 生殖系统68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68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72
第三节 乳房75
第六章 脉管系统76
第一节 心血管系76
第二节 淋巴系87
第七章 感觉器官91
第一节 视器91
第二节 前庭蜗器93
第三节 皮肤95
第八章 内分泌系统96
第一节 甲状腺96
第二节 甲状旁腺96
第三节 肾上腺97
第四节 垂体97
第九章 神经系统98
第一节 概述98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99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111
第二部分 生理学121
第一章 生命的基本特征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21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121
第二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21
第二章 血液123
第一节 内环境123
第二节 血量和血液的理化特性123
第三节 血浆124
第四节 血细胞125
第五节 血型127
第三章 血液循环128
第一节 心脏泵血功能128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131
第三节 血管生理132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36
第五节 冠脉循环的特点138
第四章 呼吸139
第一节 肺通气139
第二节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142
第三节 呼吸的调节143
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144
第一节 消化道各段的消化功能145
第二节 吸收148
第六章 体温149
第七章 肾的排泄151
第一节 概述151
第二节 尿生成过程151
第三节 影响和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泌尿功能的因素152
第四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153
第五节 尿的输送、贮存和排放154
第八章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54
第九章 内分泌158
第一节 概述158
第二节 垂体159
第三节 甲状腺160
第四节 胰岛素160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161
第三部分 药理学162
第一章 总论162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162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163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64
第二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165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165
第二节 拟胆碱药166
第三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166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167
第五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69
第三章 局部麻醉药170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171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171
第二节 抗精神失常药172
第三节 镇痛药172
第四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174
第五节 中枢兴奋药175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药176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176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178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178
第四节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179
第六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181
第一节 利尿药181
第二节 脱水药(渗透性利尿药)182
第七章 抗组胺药183
第八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183
第一节 镇咳药183
第二节 祛痰药184
第三节 平喘药184
第九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186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186
第二节 泻药187
第十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药188
第一节 抗贫血药188
第二节 抗凝血药188
第三节 促凝血(止血)药189
第十一章 激素类药190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90
第二节 降血糖药191
第十二章 抗微生物药193
第一节 抗菌药物概论193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193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95
第四节 其他抗生素196
第五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96
第六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197
第七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198
第八节 抗结核病药199
第三篇 临床及实践操作203
第一部分 诊断203
第一章 常见症状203
第一节 发热203
第二节 水肿204
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205
第四节 咯血206
第五节 呼吸困难207
第六节 发绀208
第七节 胸痛209
第八节 腹痛209
第九节 恶心与呕吐211
第十节 腹泻211
第十一节 呕血212
第十二节 便血213
第十三节 黄疸214
第十四节 头痛214
第十五节 眩晕215
第十六节 意识障碍216
第二章 体格检查217
第一节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217
第二节 一般检查218
第三节 皮肤222
第四节 淋巴结223
第五节 头部225
第六节 颈部229
第七节 胸部231
第八节 腹部242
第九节 脊柱与四肢250
第十节 神经反射检查253
第三章 实验室结果判断256
第一节 血常规256
第二节 尿常规258
第三节 粪常规260
第四节 痰液检查260
第五节 肝功能检查260
第六节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261
第七节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263
第二部分 内科265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265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5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66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266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68
第五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69
第六节 支气管哮喘272
第七节 支气管扩张症274
第八节 肺炎球菌肺炎275
第九节 肺结核277
第二章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282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282
第二节 急性左心衰竭284
第三节 高血压病284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86
第五节 急性脑血管病291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295
第一节 慢性胃炎295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297
第三节 肝硬化299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302
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302
第二节 尿路感染303
第五章 血液及内分泌疾病304
第一节 贫血304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306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07
第四节 碘缺乏病309
第五节 糖尿病310
第六章 神经精神疾病315
第一节 癫痫315
第二节 精神疾病318
第七章 其他疾病323
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323
第二节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324
第三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26
第四节 物理损害所致的急症328
第三部分 外科332
第一章 外科休克332
第一节 概述332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334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335
第二章 烧伤336
第三章 外科感染341
第一节 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341
第二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344
第四章 乳房疾病346
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346
第二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347
第三节 乳房肿瘤348
第五章 外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350
第一节 概述350
第二节 常见外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353
第四部分 妇产科355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55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355
第二节 月经与月经期的临床表现356
第三节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356
第四节 子宫内膜与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357
第二章 孕期监护及保健358
第一节 孕期监护358
第二节 胎儿监护360
第三节 孕期常见症状及指导361
第三章 正常分娩362
第一节 决定分娩的因素362
第二节 分娩期临床经过及处理362
第四节 产后访视365
第四章 病理妊娠366
第一节 流产366
第二节 异位妊娠368
第三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69
第四节 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371
第五节 产后出血373
第六节 子宫破裂375
第五章 女性生殖器官炎症377
第一节 外阴炎及前庭大腺炎377
第二节 阴道炎症378
第三节 宫颈炎381
第四节 盆腔炎382
第六章 月经失调383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3
第二节 闭经386
第三节 痛经387
第四节 围绝经(更年)期综合征388
第七章 女性生殖器肿瘤389
第一节 宫颈癌389
第二节 子宫肌瘤390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391
第四节 卵巢肿瘤392
第八章 计划生育394
第一节 避孕394
第二节 输卵管绝育术397
第三节 人工流产398
第九章 妇女保健400
第一节 妇女保健的意义400
第二节 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401
第五部分 儿科403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403
第一节 小儿生长发育403
第二节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406
第三节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407
第四节 儿童保健与疾病预防409
第二章 营养与营养性疾病410
第一节 营养与婴儿喂养410
第二节 蛋白-热量营养不良413
第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414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416
第三章 新生儿疾病417
第一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417
第二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18
第三节 新生儿黄疸419
第四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420
第五节 新生儿败血症421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422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427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27
第二节 肺炎428
第六章 循环系统疾病431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431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432
第三节 风湿热433
第七章 泌尿系统疾病435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435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437
第八章 造血系统疾病439
第一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439
第二节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40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441
第一节 化脓性脑膜炎441
第二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443
第十章 小儿急症444
第一节 小儿惊厥444
第二节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46
第六部分 五官科449
第一章 眼科常见病449
第一节 结膜炎449
第二节 角膜炎449
第三节 虹膜睫状体炎450
第四节 青光眼450
第五节 白内障451
第六节 屈光不正452
第七节 弱视452
第二章 耳鼻咽喉科常见病453
第一节 鼻炎453
第二节 鼻窦炎454
第三节 扁桃体炎455
第四节 喉阻塞455
第五节 中耳炎456
第六节 耳聋症与聋哑457
第七部分 中医458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458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458
第二节 脉诊458
第三节 治则与治法459
第二章 中药460
第一节 中药属性460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461
第三节 常用中药462
第三章 方剂470
第一节 方剂概论470
第二节 常用方剂471
第四章 常见病(证)举例475
第五章 针灸478
第一节 针法478
第二节 灸法480
第三节 其他疗法481
第四节 腧穴482
第五节 针灸治疗485
第六章 推拿489
第八部分 实践技能操作492
第一节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492
一、清洁法492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492
三、无菌技术493
四、隔离技术495
第二节 药物疗法497
一、常用注射法497
二、药物过敏试验法499
三、静脉输液法501
第三节 胃肠道诊疗技术502
一、洗胃法502
二、灌肠法503
三、肛管排气法505
第四节 泌尿道诊疗技术505
一、导尿术505
二、导尿管留置法506
三、膀胱冲洗507
第五节 冷、热疗法的应用508
一、热疗法508
二、冷疗法509
第六节 外科基本操作510
一、清创缝合术510
二、换药术511
第七节 现场外伤急救术512
一、止血术512
二、包扎术514
三、固定术517
四、伤病员搬运术519
第八节 呼吸道异物的现场急救处理521
一、原因521
二、临床表现521
三、现场急救522
四、处理措施524
第九节 心肺复苏524
一、心跳骤停的原因524
二、心跳骤停的诊断524
三、心肺复苏525
四、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528
第九部分 康复医学529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论529
第一节 康复与康复医学529
第二节 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529
第二章 康复医学评定530
第三章 康复治疗技术531
第一节 物理疗法531
第二节 作业疗法533
第三节 言语治疗538
第四节 心理治疗538
第五节 康复工程538
第四章 常见疾病康复方案539
第一节 脑血管病的康复539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541
第三节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542
第四篇 预防医学547
第一章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547
第一节 初级卫生保健547
第二节 环境与健康549
第三节 地方病551
第四节 饮食与健康552
第五节 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559
第六节 给水卫生561
第七节 消毒、杀虫和灭鼠方法565
第八节 粪便、垃圾卫生管理569
第九节 农村主要劳动卫生问题和防制对策572
第二章 传染病及其防治575
第一节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575
第二节 人体寄生虫概述578
第三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和控制580
第四节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586
第五节 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589
第六节 交叉感染591
第三章 疾病的预防592
第一节 三级预防592
第二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593
第四章 卫生信息管理598
第一节 卫生信息管理的意义和常用概念598
第二节 村卫生室常用卫生统计表601
第五章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603
附录 大纲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