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体学 卷3 清代文体资料集成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文体学 卷3 清代文体资料集成 1](https://www.shukui.net/cover/4/35044876.jpg)
- 曾枣庄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720811116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099页
- 文件大小:259MB
- 文件页数:11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体学 卷3 清代文体资料集成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清1
先著1
《词洁》序1
《词洁·发凡》(节录)2
《词洁》(节录)2
冯班2
《钝吟杂录》(节录)3
古今乐府论12
论乐府与钱颐仲14
论歌行与叶祖德14
贺贻孙15
《骚筏》(节录)15
《诗筏》(节录)16
朱鹤龄19
《汪周士诗稿》序(节录)19
刘子壮20
《文体明辨》序20
李渔20
《窥词管见》(节录)21
《闲情偶寄·结构第一》(节录)22
《闲情偶寄·词采第二》(节录)24
《闲情偶寄·音律第三》24
《闲情偶寄·宾白第四》(节录)33
《闲情偶寄·科诨第五》(节录)34
《闲情偶寄·格局第六》(节录)34
《闲情偶寄·填词馀论》34
黄宗羲35
《金石要例》自序(拟题)36
书合葬例36
妇女志例36
书名例37
称呼例37
墓志无铭例37
单铭例37
墓表例38
神道碑例38
行状例38
妇女行状例38
行述例39
诔例39
子孙为祖父行状例39
碑志烦简例39
先庙碑例39
书祖父例40
不书子妇例40
子女不分书所出例40
妇人志书子女例41
妾不书例41
不书子姓及妻例41
单书嗣子例41
书孙曾例42
书孙壻例42
书外甥例42
孙不宜分属例42
不书壻祖父例42
书生卒年月日例43
书国号例43
书妻变例43
书女变例43
塔铭例43
书僧腊例43
僧称公例44
寺碑例44
铭法例44
(附)论文管见(节录)44
陆世仪45
《思辨录辑要》(节录)45
黄周星49
《制曲枝语》(节录)50
顾炎武50
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51
四诗51
乐章(节录)52
经义论策53
试文格式53
程文54
判54
贴黄55
书不当两序(节录)55
古人不为人立传56
志状不可妄作56
诗题56
古人用韵无过十字57
诗有无韵之句57
五经中多有用韵58
《易》韵58
古诗用韵之法59
古人不忌重韵59
七言之始60
一言61
古人未有之格61
古人不用长句成篇61
次韵61
诗体代降62
书法诗格62
作史不立表志63
乐府63
叶矫然64
《龙性堂诗话初集》(节录)64
《龙性堂诗话续集》(节录)65
吴景旭65
隔句韵65
句始66
谐声66
双声叠韵67
乱曰68
评《骚》(节录)68
度曲69
杂体诗70
律细70
赓和71
用韵71
联句72
进退韵72
当句对73
无题73
宋徵璧74
《抱真堂诗话》(节录)74
施闰章74
《诗原》序(节录)75
《江雁草》序(节录)75
《楚村诗集》序(节录)76
《定力堂诗》序(节录)76
吴非熊诗序(节录)76
《徐伯调五言律》序(节录)77
《岁星堂诗》序(节录)77
《豫闱公约·正文体》(节录)77
《蠖斋诗话》(节录)78
尤侗79
《西堂杂俎》(节录)79
吴伟业《梅邨词》序80
周容80
《春酒堂诗话》(节录)81
吴绮81
何云壑转运《集字诗》序81
翁苍牙《见山楼诗集》序(节录)82
《学易堂诗》序(节录)82
《彭爰琴词》序(节录)82
范汝受《十山楼词》序(节录)83
汪晋贤《桐叩词》序(节录)83
陈次山《香亭词》序(节录)83
《记红集》序(节录)83
巾箱《诗词二韵》序(节录)83
宋牧仲《枫香词》跋84
王夫之84
《薑斋诗话》(节录)84
魏际瑞87
与子弟论文(节录)87
毛先舒88
《诗辩坻》(节录)88
《南曲声客问》(节录)92
沈谦95
词承诗启曲95
李邺嗣95
《徐霜皋唱和诗》序(节录)96
万季埜《新乐府》序(节录)96
黄生97
《诗麈》(节录)97
毛奇龄100
《西河词话》(节录)100
《倚玉词》序(节录)103
《唐人试帖》序103
《丁茜园赋集》序(节录)104
《诗札》(节录)104
王又华105
《古今词论》(节录)105
汪琬106
风雅正变106
正雅107
变风变雅之终107
《楚辞》107
传是楼记107
《诗说》序108
《唐诗正》序(节录)108
《国朝诗选》序(节录)109
《王子底诗集》序(节录)109
吴道贤诗小序(节录)110
《绮里诗选》序110
《苑西集》序111
《王敬哉先生集》序111
《金正希先生遗稿》序(节录)112
《乔石林赋草》序(节录)112
《愿息斋集》序(节录)112
《张青琱诗集》序(节录)113
《姚氏长短句》序(节录)113
《拾瑶录》序(节录)113
《洞庭诗稿》序(节录)114
答陈霭公论文书一(节录)114
答陈霭公书二(节录)115
与梁曰缉论类稿书116
与参议施先生书(节录)116
题《渊明集》116
题《杨柳枝词》後(节录)117
沈荃117
《四六纂组》序(节录)118
刘体仁118
《七颂堂词绎》(节录)118
陈维崧120
《陆悬圃文集》序(节录)120
《方素伯集》序(节录)120
《吴天篆赋稿》序(节录)121
《四六金针·式》(节录)121
万树123
《词律》自序123
《词律》发凡125
周召132
《双桥随笔》(节录)132
叶燮133
《原诗》(节录)133
姜宸英138
王阮亭《五七言诗选》序138
东汉文论139
论诗乐139
《湛园札记》(节录)140
赵维烈141
《历代赋钞·凡例》(节录)142
徐喈凤142
《词证》(节录)142
吴乔142
《围炉诗话》(节录)143
《答万季埜诗问》(节录)160
朱彝尊163
与李武曾论文书(节录)164
与高念祖论诗书(节录)164
史馆上总裁第一书(节录)165
答胡司臬书(节录)165
答刑部王尚书论明诗书(节录)166
《十家宫词》序166
叶指挥诗序(节录)167
冯君诗序167
沈明府《不羁集》序(节录)168
叶、李二使君合刻诗序(节录)168
《成周卜诗集》序(节录)168
《栋亭诗》序(节录)169
宋院判词序(节录)169
陈纬云《红盐词》序(节录)169
《紫云词》序170
《水村琴趣》序(节录)170
《群雅集》序170
《格斋四六》跋171
《词综》发凡(节录)171
陈玉璂174
顾脩远《松鹤诗》序(节录)174
《许九日诗集》序(节录)175
彭孙遹175
《陆未庵先生诗集》序(节录)175
《衍波集》序(节录)176
《悔斋制艺》序176
广陵刘子阙选戎昱诗序176
《旷庵词》序177
《词统源流》(节录)177
《金粟词话》(节录)178
吴兴祚178
《词律》序178
唐彪179
後场体式179
诸文体式182
诸诗体式189
陆葇193
《历朝赋格》凡例(节录)193
张星耀193
《词论》(节录)194
钮琇194
文章有本195
王之绩195
文体统论195
序202
後序203
引203
题辞204
述204
传204
纪205
纪事206
表206
志206
记207
书 奏记 启又见後“四六”类简 状疏208
议210
辨211
说211
解212
释212
戒212
规212
训213
考213
驳213
评213
品214
原214
喻215
碑文215
庙碣216
疏216
祷216
青词217
约217
题跋217
问对218
文219
杂著220
祭文220
吊文221
行状221
述222
诔222
哀辞223
墓志铭 碑 碣表223
谥议226
四六类·启228
帐词228
上梁文228
乐语音岳229
韵文类·颂229
箴230
铭230
赞231
连珠232
篇232
赋通论232
古赋234
俳赋236
文赋236
律赋236
大赋237
小赋237
论历朝赋237
楚赋239
汉赋239
三国六朝242
唐244
宋245
元246
明246
论赋韵247
骚附论249
辞250
七附论251
经世类·王言通论252
命253
谕告254
诏254
玺书255
制诰255
敕敕牓附257
批答258
御札258
赦文德音文附258
铁券文259
国书259
誓259
令260
册260
谕祭文261
臣语·论谏262
上书262
奏疏262
议264
章265
说书265
符命265
牋266
教266
笏记266
致辞267
国事·盟誓附267
符267
檄268
露布268
公移269
榜269
祝文269
嘏辞270
玉牒文270
策论通论271
策272
篇法276
论277
论篇法282
附经义284
表通论285
篇法288
表冒亦谓破288
述古亦谓承 亦谓入证 亦谓解题289
颂圣亦谓项289
人事亦谓腹 亦谓实讲 亦谓叙事289
自述亦谓腰 亦谓陈志290
祝圣亦谓尾290
诸表体290
谢表290
贺表291
进表291
辞表292
请表292
谏表292
论历朝表293
判294
沈雄296
词滥觞於六代297
词调始生於隋炀帝、李白297
《水调》、《河传》所自始297
《阿那》、《回纥》所自始297
皇甫松《竹枝》之所祖298
《破阵乐》、《何满子》之所祖298
六朝丽语为词家所本298
唐曲三首298
别见之五言诗299
别见之七言诗299
有衬字之《采莲曲》为词体300
唐人詠《六州歌》300
《江南春》与《阿那曲》300
无名氏《回纥曲》301
《闲中好》三首301
元积《樱桃歌》301
李白《清平调》301
杜秋娘《金缕曲》301
玄宗《好时光》302
《大酺》曲302
《雨霖铃》曲302
昭宗宫人作《巫山一段云》302
庄宗作《一叶落》、《阳台梦》303
孟昶《洞仙歌》303
石刻《後庭宴》303
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303
梅圣俞《禽言》四章303
韩缜《凰箫吟》304
伯坚父子词304
吴蔡体304
马祖常宫词304
无名氏《天净沙》305
周德清著《中原音韵》305
南北曲之异305
刘秉忠《乾荷叶》305
明人自度曲306
《词体明辨》舛讹特甚306
词以艳冶为正则306
原起306
疏名307
按律308
详韵310
本意313
虚声313
小令313
中调314
长调314
换头314
辨句315
叠句315
衬字316
转韵316
藏韵316
排调316
衍词317
集句317
回文317
隐括词318
福唐体318
和韵318
曲调319
禁忌(节录)319
十六字令苍梧谣 绛州春320
南歌子碧窗梦 水晶簾320
三台令翠华引320
捣练子章台柳 解红歌 柱殿秋 潇湘神 赤枣子 深院月320
竹枝巴渝曲321
柳枝寿杯词321
阿那曲鸡叫子322
字字双宛转曲322
小秦王丘家筝322
清平调阳关曲 缓缓歌323
踏歌词抛球乐附323
如梦令忆仙姿 古记 比梅 宴桃源323
後庭花324
天仙子万斯年曲324
何满子断肠词(节录)324
长相思山渐青 双红豆 忆多娇 青山相送迎324
醉太平凌波曲 醉思凡 四字令(节录)325
薄命女长命女(节录)325
昭君怨325
太平时杨柳枝 贺圣朝325
生查子嫩卸头(节录)326
醉公子四换头(节录)326
卜算子百尺楼(节录)326
巫山一段云326
采桑子罗敷令 丑奴儿令(节录)326
菩萨蛮重叠金 子夜歌 女王曲 花间意(节录)327
清平乐忆萝月327
忆秦娥秦楼月 双荷叶 碧云深327
喜迁莺鹤冲天 万年枝(节录)327
柳梢青早春怨 云淡秋空(节录)328
人月圆青衫湿(节录)328
西江月壶天晓 白蘋香 醉高歌(节录)328
少年游(节录)328
鹊桥仙广寒秋 鞓红(节录)329
浪淘沙卖花声 过龙门(节录)329
河传329
瑞鹧鸪太平乐 舞春风 桃花落 五拍329
玉楼春惜春容 木兰花令(节录)330
步蟾宫330
虞美人(节录)330
一斛珠斗黑麻 醉落魄 醉罗歌(节录)331
临江仙庭院深深 雁後归331
一剪梅331
钗头凤折红英332
蝶恋花凤栖梧 鹊踏枝 黄金缕 卷珠簾 一箩金(节录)332
苏幕遮鬓云鬆332
渔家傲水鼓子333
定风波(节录)333
青玉案(节录)333
连理枝333
三奠子(节录)334
隔浦莲334
师师令334
红林檎近334
蓦山溪335
洞仙歌335
离别难336
鱼游春水336
满江红(节录)337
六么令337
小圣乐337
烛影摇红忆故人(节录)338
醉翁操338
并蒂芙蓉338
念奴娇百字令 壶中天 大江东 酹江月 无俗念 淮甸春 赤壁谣 湘月339
木兰花慢340
桂枝香疏簾淡月(节录)340
哨遍(节录)340
兰陵王高冠军(节录)340
六州歌头(节录)341
李白(节录)341
吴激《东山乐府》341
蔡松年《萧闲公集》341
王士禛341
《居易录》自序343
《居易录》(节录)343
《唐人万首绝句选》序344
《师友诗传录》(节录)345
《师友诗传录续录》(节录)352
《池北偶谈》(节录)355
《带经堂诗话》(节录)357
《花草蒙拾》(节录)361
《五代诗话》(郑方坤删补)(节录)362
《分甘馀话》(节录)362
《古夫于亭杂录》(节录)363
《香祖笔记》(节录)363
贺裳364
《皱水轩词筌》(节录)364
《载酒园诗话》(节录)366
宋荦367
《漫堂说诗》(节录)367
田雯368
论诗绝句369
论诗(节录)369
论五言古诗(节录)370
论七言古诗(节录)370
论五言律诗(节录)371
论七言绝句(节录)371
诗话评茂秦十则(节录)371
三句一韵373
诗话(节录)373
《芝亭集》序(节录)374
《艳体诗》序(节录)374
《石楼和苏诗》序(节录)374
《鹿沙诗集》序(节录)375
《讱斋诗集》序(节录)375
《紫钧制艺》序(节录)375
《霞裳咏物诗》序376
《家谱》序376
邹祗谟376
词中同调异体377
词中一调多名377
花间非全无定体377
调名原起辨378
辨词名本诗说378
古词调名多属本意(节录)379
词曲同调名379
词有迴文体380
诗词有别380
徐釚380
体制(节录)381
音韵(节录)388
许自俊394
《四六初徵》序395
邵长蘅395
金生诗序(节录)396
《古乐府钞》序(节录)396
钱良择397
古题乐府论397
新乐府论397
古诗四言五言论398
齐梁体论398
古诗七言论398
律诗五言论399
律诗五言应制论399
律诗五言长韵论399
律诗五言联句论399
律诗五言绝句论400
律诗六言论400
律诗七言四韵论400
律诗七言长韵论400
律诗七言绝句论400
高士奇401
《三体唐诗》原序401
王修玉401
《历朝赋楷·论赋》402
张谦宜402
《絸斋论文》(节录)403
《?斋诗谈》(节录)407
张潮408
《幽梦影》(节录)408
戴名世409
《甲戌房书》序(节录)409
沈季友410
《历朝赋格·文赋小引》410
《历朝赋格·骈赋小引》410
刘廷玑411
历朝小说(节录)411
康熙411
御制《全唐诗》序412
《御选古文渊鉴》序(节录)413
《御定历代赋汇》序413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节录)414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序(节录)414
诗说414
宋英宗时司马光以不能四六辞翰林学士415
詠诗六义415
康熙《御选历代诗馀》416
序(节录)417
钦定凡例(节录)417
词话·唐一(节录)418
词话·唐二(节录)422
词话·五代十国(节录)425
词话·宋一(节录)427
词话·宋二(节录)428
词话·宋三(节录)429
词话·南宋一(节录)429
词话·南宋二(节录)429
词话·金元(节录)430
词话·明(节录)431
庞垲432
《诗义固说》(节录)432
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433
诏命部汇考434
诏命部总论(节录)436
册书部汇考(节录)438
册书部总论439
制诰部汇考(节录)441
制诰部总论442
敕书部汇考(节录)444
敕书部总论444
批答部汇考445
批答部总论(节录)445
教令部汇考445
表章部汇考(节录)446
表章部总论(节录)448
表章部艺文一(节录)450
笺启部汇考(节录)450
笺启部总论451
奏议部汇考(节录)451
奏议部总论(节录)453
颂部总论(节录)456
赞部汇考460
赞部总论460
箴部总论461
铭部汇考463
铭部总论(节录)463
檄移部汇考(节录)465
檄移部总论466
露布部汇考468
露布部总论468
策部总论470
判部总论471
书札部汇考472
书札部总论(节录)472
序引部汇考473
序引部总论474
题跋部总论474
传部总论(节录)475
记部总论(节录)475
碑碣部汇考(节录)476
碑碣部总论(节录)477
论部汇考478
论部总论(节录)479
说部总论480
解部总论480
辩部总论480
戒部总论481
问对部总论482
难释部总论482
七部总论482
连珠部总论483
祝文部汇考484
祝文部总论(节录)484
哀诔部汇考486
哀诔部总论(节录)486
行状部总论488
墓志部汇考(节录)489
墓志部总论489
骚赋部总论(节录)491
诗部汇考(节录)499
诗部总论一(节录)499
诗部总论三(节录)500
诗部总论四(节录)502
诗部总论五(节录)505
乐府部汇考一(节录)506
乐府部汇考二(节录)506
乐府部总论(节录)508
词曲部汇考二(节录)513
词曲部总论(节录)516
文券部汇考(节录)517
文券部总论518
杂文部汇考518
杂文部总论(节录)519
沈名荪521
《南史识小录》(节录)521
何焯521
《义门读书记》(节录)521
费锡璜522
《汉诗总说》(节录)522
方苞523
又书《货殖传》後(节录)523
书柳文後523
答友(节录)523
答程夔州(节录)524
《吴宥函文稿》序524
《储礼执文稿》序525
《左华露遗文》序(节录)526
《杨黄在时文》序(节录)526
送官庶常觐省序(节录)526
李绂526
秋山论文(节录)527
沈德潜527
《说诗晬语》(节录)527
《赋钞笺略》序(节录)531
方世举531
《兰丛诗话》(节录)531
浦铣534
复小斋赋话(节录)535
《历代赋话》续集(节录)535
王敬禧536
《复小斋赋话》跋536
田同之536
《西圃文说》(节录)537
《西圃词说》(节录)538
杨绳武549
论文四则(节录)549
《文章鼻祖》(节录)549
薛雪550
《一瓢诗话》(节录)550
李重华551
《贞一斋诗说》(节录)552
钱陈群555
《赋汇录要笺略》叙(节录)555
黄越556
甲戌二十五则(节录)556
马荣祖556
文颂(节录)556
姚之駰557
制词体557
正韵557
台阁体557
铁体557
陈庄体558
九言诗558
三言体558
嬉春体558
锺谭体558
元曲558
《诗》 即乐经559
黄子云559
《野鸿诗的》(节录)559
程廷祚560
骚赋论上560
骚赋论中561
骚赋论下562
厉鹗563
《查莲坡蔗塘未定稿》序(节录)563
《宋诗纪事》原序564
姚培谦564
《松桂读书堂诗话》(节录)564
徐大椿565
《乐府传声》序566
源流567
元曲家门567
宫调568
字句不拘之调亦有一定格法568
牌调各有定谱569
胡彦颖569
《乐府传声》序(节录)569
惠栋570
墓志之始570
联句570
拗句格570
吴玉?571
《别雅》(节录)571
黄图珌571
词曲572
词采572
词调572
增字572
犯调572
南北宜别573
情不断(节录)573
胡鸣玉573
八股文缘起573
今韵非沈约本574
西崑体574
姚范575
文史谈艺(节录)575
乔亿575
《剑溪说诗》(节录)576
汤聘577
《律赋衡裁》(节录)577
汪师韩578
杂拟杂诗之别579
乐府580
四韵长歌581
柏梁体581
回文、集句、赋得、限韵、次韵581
诗句582
《苏诗选评笺释》叙582
乾隆583
《御制文初集》序583
《御选唐宋文醇》序584
重刻《十三经》序585
重刻《二十一史》序585
《皇清文颖》序585
《初集》诗小序586
《叶韵汇辑》序586
《御选唐宋诗醇》序587
沈德潜《归愚集》序587
沈德潜选《国朝诗别裁集》序588
史论问588
《哨鹿赋》序(节录)589
学诗堂记(节录)589
文渊阁记(节录)590
文津阁记590
文溯阁记590
《国风》正譌(节录)591
再题《乐律全书》(节录)591
鉴始斋题句识语592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上谕593
蒋骥593
《山带阁注楚辞》自序594
离骚594
《楚辞馀论》(节录)594
《楚辞说韵》(节录)595
查礼595
《铜鼓书堂词话》(节录)595
袁枚596
《随园诗话》(节录)597
答友人论文第二书(节录)604
答友人论古文第二书604
胡稚威骈体文序605
《历代赋话》序605
杨际昌606
《国朝诗话》(节录)606
许道承606
《缀白裘十一集》序(节录)607
孙梅607
《四六丛话》自序608
《四六丛话》凡例609
叙《选》第一610
叙《骚》第二611
叙《赋》第三612
叙《制敕诏册》第四613
叙《表》第五614
叙《章疏》第六614
叙《启》第七615
叙《颂》第八616
叙《书》第九617
叙《碑志》第十617
叙《判》第十一618
叙《序》第十二619
叙《记》第十三620
叙《论》第十四621
叙《铭箴赞》第十五621
叙《檄露布》第十六622
叙《祭诔》第十七623
叙《杂文》第十八624
叙《谈谐》第十九625
叙《总论》第二十625
附:秦潮《四六丛话》序626
附:程杲《四六丛话》序627
附:许应鑅重刊《四六丛话》跋628
纪昀629
《四库全书总目》凡例(二十则)630
经部总叙634
史部总叙634
正史类小叙635
编年类小叙636
纪事本末类小叙636
别史类小叙636
杂史类小叙637
诏令奏议类小叙637
传记类小叙637
史钞类小叙638
载记类小叙638
时令类小叙638
地理类小叙639
职官类小叙639
政书类小叙639
目录类小叙640
史评类小叙640
子部总叙640
儒家类小叙641
兵家类小叙641
法家类小叙642
农家类小叙642
医家类小叙642
天文算法类小叙643
术数类小叙643
艺术类小叙643
谱录类小叙644
杂家类小叙644
类书类小叙644
小说家类小叙645
释家类小叙645
道家类小叙645
集部总叙646
楚辞类小叙(节录)646
《楚辞说韵》647
《离骚解》(节录)647
别集类647
《璿玑图诗读法》648
《何水部集》(节录)648
《王子安集》(节录)649
《孟浩然集》(节录)649
《毗陵集》(节录)649
《钱仲文集》(节录)649
《姚少监诗集》(节录)649
《李义山诗集》(节录)650
《小畜集》(节录)650
《南阳集》(节录)650
《苏学士集》(节录)650
《华阳集》(节录)650
《冯安岳集》(节录)650
《宛陵集》(节录)651
《四六标准》(节录)651
《文山集》(节录)651
《云泉诗》651
《松乡文集》(节录)651
《凫藻集》(节录)652
总集类652
《松陵集》(节录)652
《才调集》(节录)652
《文苑英华》(节录)653
《唐文粹》(节录)653
《西崑酬唱集》653
《乐府诗集》(节录)654
《回文类聚》(节录)654
《三体唐诗》(节录)655
《论学绳尺》(节录)655
《古赋辩体》(节录)656
《古乐府》656
《唐诗品汇》657
《元诗体要》(节录)658
《四六法海》(节录)658
《明文衡659
《古诗纪》(节录)659
《古今诗删》(节录)660
《唐宋元名表》660
《古乐苑》661
《梁文纪》(节录)661
《隋文纪》(节录)662
《文章辨体汇选》(节录)662
《御定四朝诗》(节录)662
《御定佩文斋詠物诗选》(节录)663
《御定历代赋汇》663
《御选唐诗》(节录)664
《御选唐宋文醇》664
《御选唐宋诗醇》665
《明文海》665
《明诗综》(节录)666
《皇清文颖》(节录)666
《古文雅正》(节录)667
《大全赋会》667
《启劄锦绣》667
《濂洛风雅》668
《风林类选小诗》(节录)668
《文章类选》668
《文章辨体》669
《诗学权舆》669
《六艺流别》669
《九代乐章》670
《诗学正宗》670
《乐府原》670
《六朝声偶》671
《文体明辨》671
《古诗类苑》671
《诗所》(节录)672
《唐诗所》672
《唐乐府》672
《情采编》(节录)673
《古论大观》(节录)673
《古诗解》673
《唐诗近体集韵》674
《荆溪外纪》(节录)674
《汉铙歌发》674
《乐府广序》675
《古诗选》675
《说唐诗》675
《历朝赋格》676
《汉诗音注》(节录)676
《续三体唐诗》676
《唐诗掞藻》677
《汉诗说》(节录)677
诗文评类小叙677
《文心雕龙》(节录)677
《诗品》(节录)678
《文章缘起》678
《六一诗话》(节录)679
《紫微诗话》(节录)679
《四六话》(节录)679
《庚溪诗话》(节录)679
《四六谈麈》(节录)680
《文则》680
《对床夜语》(节录)680
《墓铭举例》680
《金石要例》(节录)681
《师友诗传录》(节录)681
《声调谱》682
《诗法源流》(节录)682
《天厨禁臠》682
《少陵诗格》683
《诗法家数》683
《过庭诗话》(节录)683
《解颐新语》(节录)683
《楚范》(节录)683
《藕居士诗话》(节录)684
《雅伦》(节录)684
《铁立文起》684
《学稼馀谭》(节录)685
词曲类小叙685
《东坡词》(节录)685
《逃禅词》(节录)686
《归愚词》(节录)686
《克斋词》(节录)686
《花间集》(节录)687
《类编草堂诗馀》(节录)687
《御定历代诗馀》687
《碧鸡漫志》688
沈氏《乐府指迷》(节录)688
《词话》(节录)689
《钦定词谱》689
《词律》690
《顾曲杂言》(节录)690
《钦定曲谱》691
《中原音韵》691
《哄堂词》(节录)692
《宋名家词》(节录)693
《选声集》693
《填词名解》693
《诗馀图谱》693
《啸馀谱》694
《词韵》694
《张小山小令》(节录)695
《碧山乐府》(节录)695
《雍熙乐府》695
《琼林雅韵》695
《南曲声客问》696
《御选历代诗馀》提要(节录)696
谢鸣盛696
《范金诗话》(节录)697
赵翼703
《瓯北诗话》(节录)703
《史记》一709
《後汉书》二710
诗笔710
序711
章句 集注711
题目711
破题711
古文用韵712
汉谚用韵法712
谜713
敕715
一二三言诗716
三言诗716
四言诗716
五言717
六言717
七言718
八言718
九言719
十言十一言719
五七律排719
绝句720
三五七言720
长短诗721
乐府721
六句律诗721
拗体七律722
律诗不属对722
律诗兼用两韵722
回文诗723
叠字诗723
联句724
柏梁体725
和韵725
集句726
禁体诗726
双声叠韵727
诗句有全平仄者728
以古人姓名藏句中729
数目字入诗729
十二生肖、八音入诗729
药名为诗730
拆字诗730
口吃诗731
寿诗 挽诗 悼亡诗731
帖子词731
口号732
《簷曝杂记》(节录)732
姚鼐732
《古文辞类纂》序目733
鲁九皋735
《诗学源流考》735
吴骞739
《拜经楼诗话》(节录)740
翁方纲740
《石洲诗话》(节录)741
李调元745
《赋话》(节录)745
《雨村词话》(节录)747
《剧话》序749
《剧话》卷上749
《雨村曲话》序755
《雨村曲话》卷上(节录)756
《雨村曲话》卷下(节录)758
《雨村诗话》(节录)759
熊荣760
《谭诗管见》(节录)760
李斗761
《扬州画舫录》(节录)761
吴省兰762
《同馆赋钞》序(节录)762
管世铭763
《读雪山房唐诗·凡例》(节录)763
章学诚764
诗教上765
诗教下767
传记769
古文公式771
诗话772
《和州文徵》序例774
《永清县志·皇言纪》序例775
奏议叙录776
徵实叙录777
论说叙录778
诗赋叙录778
汉志诗赋第十五779
冯金伯780
《词苑萃编》自序(节录)780
体制(节录)780
旨趣(节录)797
品藻(节录)799
指摘(节录)800
音韵(节录)802
辨证(节录)811
谐谑(节录)817
沈起凤817
隔牖谈诗818
垂簾论曲819
吴锡麒820
赋赋820
洪亮吉821
《北江诗话》(节录)822
熊琏824
《澹仙诗话》(节录)825
胡浚源825
《楚辞新注求确·凡例》(节录)825
吴鼒825
《国朝八家四六文钞》叙(节录)826
王芑孙826
导源(节录)826
审体(节录)827
小赋(节录)828
律赋(节录)828
试赋(节录)828
谋篇(节录)829
沈清瑞829
《读赋巵言》序(节录)829
汪廷珍829
作赋例言(节录)830
恽敬830
上曹俪笙侍郎书(节录)830
钱泳831
《履园谭诗》(节录)832
《履园丛话》(节录)832
《曲目新编》小序834
题《曲目新编》後834
孙原湘835
《杨遄飞诗稿》序835
曾燠835
《国朝骈体正宗》序(节录)836
牟愿相837
《小澥草堂杂论诗》(节录)837
张惠言839
《词选》序(节录)839
徐熊飞840
《修竹庐谈诗问答》(节录)840
黄旛绰841
论戏统841
谢阿蛮论戏始末841
王大梁详论角色842
论曲原842
焦循842
《剧说》(节录)843
《花部农谭》(节录)852
《文说三则》(节录)852
《雕菰楼词话》(节录)853
阮元855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後856
《四六丛话》後序857
延君寿858
《老生常谈》(节录)858
鲍桂星859
《赋则·凡例》(节录)859
宋咸熙860
《耐泠谭》(节录)860
郭麐861
《灵芬馆词话》(节录)861
陈用光862
《睿吾楼文话》序863
朱珔863
然松阁赋诗合钞序(节录)863
黄承吉864
戏和友人五侧体(节录)864
吴衡照864
《莲子居词话》(节录)864
方东树871
《昭昧詹言》(节录)871
林联桂872
《见星庐赋话》(节录)872
《见星庐馆阁诗话》(节录)878
梁章钜878
《退庵随笔》(节录)878
《归田琐记》(节录)880
《浪迹续谈》(节录)880
《楹联丛话》自序881
包世臣881
文谱(节录)882
再与杨季子书(节录)882
书《毛诗·关雎序》後882
书《桃花扇》传奇後(节录)883
金筤伯《竹所词》序(节录)884
雩都宋月台维驹《古文钞》序(节录)884
邓廷桢884
《双砚斋词话》(节录)885
昭槤889
秦腔889
文体889
小说889
诗文涩体890
拟古诗890
宋翔凤890
词曲一事891
慢词始於耆卿891
词实诗之馀892
论令引近慢892
《香草词》自序(节录)892
叶申芗893
《本事词》自序893
黄本骥894
读文笔得(节录)894
刘开895
《漳州竹枝词》跋(节录)895
程恩泽895
六义赋居一赋896
潘德舆896
《养一斋诗话》(节录)897
梅曾亮901
《管异之文集》书後(节录)901
陈仅902
《竹林答问》(节录)902
《竹林答问·附长律浅说示单生士林》(节录)904
陈继昌905
《楹联丛话》序(节录)906
梁绍壬906
无题诗906
沈涛906
《匏庐诗话》(节录)907
谢元淮907
《填词浅说》(节录)908
《碎金词谱·自序》914
《碎金词谱·凡例》915
陆鎣921
《问花楼词话》(节录)921
孙麟趾923
《词迳》(节录)923
何曰愈923
《退庵诗话》(节录)923
蒋湘南924
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节录)924
殷寿彭925
《四家赋抄》序925
梁廷枏925
《曲话》(节录)926
陆以湉931
文体相似932
七月诗932
柏梁台诗932
《文章流别论》932
药诗932
王德晖 徐沅澂932
四声纪略933
五音总论934
五音口诀934
南北曲总说935
林昌彝935
《射鹰楼诗话》(节录)935
姚燮936
杂剧院本传奇之称(节录)936
部色(节录)937
今曲流派(节录)937
山歌(节录)938
陶真(节录)938
傀儡(节录)939
锺秀939
四言古939
琴操939
乐府940
歌行940
古风941
律诗941
绝句944
排律944
杂体945
蒋敦复947
《芬陀利室词话》(节录)948
曾国藩949
《经史百家杂钞》序例(节录)950
陈其元951
沈约诗韵951
变颂951
诗文二十四名952
刘熙载952
《艺概·文概》(节录)952
《艺概·诗概》(节录)953
《艺概·赋概》(节录)958
《艺概·词曲概》(节录)960
徐时栋966
《烟屿楼笔记》(节录)966
方濬颐969
《兰苕馆文品论诗合钞》序969
杜文澜969
论词三十则(节录)970
俞荫甫太史词又二则附吴子述茂才词975
曹艮甫廉访词又一则(节录)976
冯柳东太史词又三则(节录)976
《玉抱肚》调重录应廉访词977
《八六子》调重录姚大令词978
《玉京秋》调重录顾观察词978
《更漏子》调重录陈太史、潘明经词978
《莺啼序》调重录曹廉访词979
笠阁渔翁979
《笠阁批评旧戏目》(跋)(节录)980
何栻981
《江风集》自序(节录)981
方宗诚982
《尚书》总论(节录)982
《孟子》总论(节录)983
王德馨983
《雪蕉斋诗话》(节录)983
谢章艇985
王昶论两宋词(节录)985
词话中警语(节录)985
词律脱落985
和僻词986
和韵叠韵986
吴衡照语986
调名宜从朔986
词宜典雅987
冯柳东词(节录)987
《雨村词话》之误988
山谷罪过988
词有句中韵(节录)988
姜夔传(节录)989
方仰松《词麈》989
词调出入990
刘存仁词(节录)990
《榕园词韵》991
林子羽词(节录)992
刻词不合体例992
黄瓯论词992
四明近体乐府(节录)993
毛先舒词(节录)994
江藩论词994
万红友词(节录)995
惜分飞》句中用韵995
竹垞论词996
《秦云撷英小谱》996
《词律》失检998
词之回文体1000
集句词(节录)1000
词中一字韵1000
一句两韵1001
词继古诗作1002
词不必唱1003
丁绍仪1003
填词最宜讲究格调1003
万树词1004
查荎《透碧霄》1004
秦观、李演《八六子》词1004
苏轼《念奴娇》词校1004
《钦定词谱》未采词1005
平仄换叶1005
万青藜1006
《选注六朝唐赋》序(节录)1006
俞樾1006
徐诚庵《荔园词》序(节录)1007
《赋学正鹄》序目1007
余莲村《劝善杂剧》序(节录)1007
《文章释》叙1008
李佳1008
《左庵词话》(节录)1009
王棻1012
论文(节录)1013
江顺诒1013
词源於古乐府1013
今词不可入乐1014
万树未探词皆可歌之源1014
万树不明宫调1015
词不应舍五音而讲四声1016
《词概》论词先得我心1016
五季词宏大秾厚1016
词坏於元明1017
词从乐府变出1017
词可不变为南曲1017
楼俨自订《群雅集》1017
《词苑丛谈》论断少1018
诗词同源1018
《词律》不言衬字宫调1018
词上薄风骚1019
词亦可以初盛中晚论1019
词限格限字1020
赵函论音律精确1020
古乐府非今之词1021
词调应正误删复1021
《碎金词谱》妄作聪明1021
词腔不能臆造1022
词有增字衬字1022
《词麈》得音律奥窔1022
词须推求合律1023
词有衬字1023
後人不知词有衬字1024
《词律》谓词无衬字1024
同调异名考1024
杜文澜为万树功臣1026
《诗馀图谱》及《啸馀图谱》谬妄1026
胡元瑞於词理未精研涉1026
赵鼎词衬字1027
万氏“又一体”之非1027
自度腔不能妄作1027
韵与音异1027
清代律吕之学少专门1028
辨词体须严词律1028
由工尺求旋宫之法1029
择腔与择律1029
《词律》不知宫调之误1029
万氏专以四声论词1030
字有喉舌之别1030
戈载首以音律论词1031
起调毕曲须同用一韵1031
戈载言韵不出万氏窠臼1031
古人未言以喉舌唇齿配宫商1032
周邦彦词间有未谐1033
古人按律制谱1033
今人填词以讹传讹1033
注意起结防其犯他调1033
歌词须合律1034
宫商从天籁出1034
先审音後论韵1035
万氏论字不论音之误1035
失韵并非无韵1035
宋词皆可入乐1035
《榕园韵》最确1036
《菉斐轩》非宋韵1036
用韵须观通别1036
《词律》本二沈之说1036
戈氏韵有功後学1037
词韵不妨从严1038
词曲俱可四声并押1038
词韵与曲韵可不分1039
句中不宜用同韵字1039
协律在宫商不在平仄1040
宋词重在协律1040
词韵半通之例师《唐韵》1040
宋以後不分音与韵1041
阴平阳平同一母1041
北曲韵无入声1042
词曲押入声韵最宜斟酌1042
沈韵去古未远1043
香奁本非词格1043
词有诗文不能造之境1043
小令要节短韵长1044
仇山村谓词难於诗1044
《词源》论虚字1044
就词字之意论词1044
《词绎》论衬字不可少1045
诗词曲意境各不同1045
郭频伽《词品》十二则1045
杨伯夔《续词品》十二则1047
江顺诒《续词品》二十则1048
邓绎1051
比兴篇(节录)1051
唐虞篇(节录)1052
日月篇(节录)1052
谭献1053
《复堂词话》(节录)1053
平步青1055
樊哙排君难戏1056
姚鹏图1056
论白话小说(节录)1056
王闿运1057
论文体1057
为陈完夫论七言歌行1057
施补华1058
《岘傭说诗》(节录)1058
杨恩寿1060
原律1061
原文(节录)1065
原事(节录)1066
原律续1066
原文续(节录)1072
原事续(节录)1073
附:《词馀丛话》序(裴文禩)(节录)1073
沈祥龙1073
《论词随笔》(节录)1074
吴汝纶1076
诗乐论1076
朱庭珍1077
《筱园诗话》(节录)1077
王先谦1078
《骈文类纂》序例1079
胡念修1083
李申耆《骈体文钞·叙录》(节录)1083
姚梅伯《骈文类苑·叙录》(节录)1083
刘孟塗《论骈体书》(节录)1087
《国朝骈体文家小传》叙胡念修 右阶1088
顾云1089
《盋山谈艺录》(节录)1089
陈廷焯1089
《词坛丛话》(节录)1090
《白雨斋词话》自叙1091
《白雨斋词话》(节录)1092
附:《白雨斋词话》叙(王耕心)(节录)1096
张祥龄1096
词变体格1097
诗词体格不同1097
文章风气不同1097
词应守律1098
沈祖燕1098
赋学(节录)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