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镜像的生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广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222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哲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镜像的生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高翔1
理论思考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与历史价值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4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革命道路的探索4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与总结8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价值1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中华民族对自身命运的深切把握1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度成熟1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独特的文明发展道路14
解放思想的价值维度、实质内涵与理论难点17
一 为何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认识根源17
二 为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价值维度19
三 怎样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实质内涵21
四 处理好几对辩证关系——解放思想的理论难点26
五 结语29
人民观察自身的精神之镜——马克思恩格斯办报精神对当代学术理论报纸的启迪30
一 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办报精神30
二 学术理论报纸的时代境遇3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场域34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丰富升华36
(三)与西方意识形态观念的激荡碰撞37
三 推动学术理论报纸达致新的思想高度38
(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39
(二)引导学术理论报纸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40
(三)传承优秀学术传统,借鉴世界文明成果41
(四)处理好现代学术理论报纸发展中的重要矛盾42
正义研究49
正义研究的前提省思:从马克思早期正义观及其理论转型谈起49
一 引言49
二《莱茵报》时期:革命民主主义正义观52
(一)基本内容52
(二)运思路径55
三 迈向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关键三步58
(一)法哲学批判:突破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局限58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深入思考共产主义基础60
(三)创立唯物史观:刷新正义问题研究范式63
四 结语:使正义研究告别抽象、走进实践68
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公平正义观的批判71
一 蒲鲁东的公平正义思想72
(一)“正义是一切事务的原则和标准”72
(二)“正义的实现在于消灭个人所有权”73
(三)“社会的公平就是价值的比例”75
二 马克思恩格斯与蒲鲁东的思想交锋历程77
(一)“很赞扬的口吻”与“保留的口气”77
(二)《哲学的贫困》与严肃的经济学研究79
(三)批判米尔伯格等“永恒正义论”82
三 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正义公平思想的批判82
(一)正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82
(二)探讨正义不能诉诸抽象权利84
(三)永恒公平的交换是小资产阶级乌托邦86
马克思视阈中的劳动、生产资料与正义88
一 拉萨尔主义所理解的分配正义89
二“劳动构成正义基础”忽视了生产资料问题91
三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社会非正义现象的总根源93
四 超越空想社会主义96
对分配正义的反思:基于《哥达纲领批判》的视角101
一 哥达纲领与“分配—正义”理路102
二 分配正义论割裂了经济运行过程的整体联系104
三 分配方式归根结底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106
四 只关注分配是庸俗社会主义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仿效109
正义研究的方法论省思:以恩格斯对杜林正义研究方法的批判为例112
一 杜林正义研究的先验主义方法112
二 恩格斯对杜林正义研究方法的剖析114
三 重思现实世界与世界概念的关系118
四 重返正义研究的唯物史观视野120
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观念的科学分析124
一 引言:关于正义的五个基本判断124
二 正义:人们对分配与利益关系的评价125
三 正义嬗变的总根源:生产方式的变迁128
四 正义的属性131
五 无产阶级的正义观:消灭阶级137
超越正义的思想疆域: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的理论旨趣141
一 引言:正义是永恒的价值追求吗141
二 恩格斯对公平范畴的分析143
三 拉法格对正义起源的阐述145
四 休谟关于正义背景的见解147
五 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范畴的超越149
追寻正义:西方政治哲学的运思路径155
一《理想国》:追寻正义的滥觞155
二 启蒙学者:正义王国的吁求157
三 空想社会主义:以正义反对资本主义159
四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正义的多重展开与深层开掘161
五 结语:正义研究依然离不开马克思163
罗尔斯正义原则与和谐社会建构170
一 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罗尔斯正义原则的择出170
二 罗尔斯正义原则对于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意义172
三 罗尔斯正义原则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历史局限174
戴维·米勒基于“人类关系模式”的正义考量177
一 社会正义的范围177
二 三种关系模式与三个正义原则178
三 米勒社会正义原则的优长与缺失184
学术述评189
哲学与史学的对话:“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全国学术研讨会述评189
一 学科对话与学术创新的必要性190
二 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意义192
三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194
四 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析评及其他197
五 思考与展望202
构筑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基础——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204
一 引言:国家发展背后的思想文化根基204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境遇与理论创制205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架构与科学内涵208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216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特征与突出特点225
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构建与路径择取226
七 结语:核心价值观念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未来230
我国学术界政治哲学研究的前提检讨232
一 缘起232
二 简要的研究史回顾233
三 政治哲学研究的前提梳理235
(一)政治哲学的学科定位235
(二)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239
(三)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241
(四)政治哲学的特征功能241
四 几点初步思考243
后记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