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漫游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漫游记
  • (日)德富苏峰著;张颖,徐明旭译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996612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游记-作品集-日本-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漫游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禹域鸿爪录4

从东京到京城4

(一)玄洋韩山4

(二)秋雨复秋雨5

(三)全世界放晴6

(四)泛舟汉江7

(五)分外清8

从京城到奉天10

(六)从京城出发10

(七)鸭绿江的大铁桥11

(八)安奉线12

(九)清朝的兴废13

(一○)前进一步14

(一一)沈阳的秋色15

(一二)张督军16

从奉天到哈尔滨18

(一三)从奉天到长春18

(一四)东清铁路19

(一五)满洲的落日20

(一六)画龙点睛21

(一七)人造的城市22

(一八)能吃不能干23

(一九)松花江24

(二○)革命的余波25

从哈尔滨到长春和吉林27

(二一)满洲的中秋27

(二二)吉长铁路28

(二三)来去如流星29

(二四)吉会铁路30

从长春到大连32

(二五)给人好心情的长春32

(二六)货币就是货物33

(二七)从长春到大连34

大连及其附近36

(二八)长时间的卧铺车36

(二九)星浦37

(三○)大谷光瑞大师38

(三一)扇芳亭40

(三二)游览老虎滩41

旅顺的一天43

(三三)游览旅顺43

(三四)旅顺的骄傲44

(三五)肃亲王45

从大连到营口47

(三六)满铁的评价47

(三七)从大连到营口48

(三八)营口的盛衰49

(三九)辽东和辽西50

(四○)从营口到山海关50

从山海关到秦皇岛52

(四一)山海关52

(四二)秦皇岛53

从秦皇岛到北京55

(四三)从秦皇岛到北京55

(四四)火车上的见闻56

(四五)西村生57

北京杂感59

(四六)紫禁城59

(四七)老柏树和新一代男女60

(四八)重游文华殿61

(四九)乾隆皇帝的鉴赏眼光62

(五○)欺骗的本性63

(五一)段总理64

(五二)冯总统65

(五三)共沐风雨66

(五四)雍和宫67

(五五)孔庙和国子监68

(五六)北海的壮阔68

(五七)段芝贵和梁启超70

(五八)琉璃厂和隆福寺70

(五九)遍访名士71

(六○)天宁寺和白云观73

(六一)半亩园的雅集74

(六二)团城的午餐会75

(六三)中国的魔力76

从北京到十三陵78

(六四)明十三陵78

从南口到青龙桥81

(六五)?轮容易过居庸81

从八达岭到张家口83

(六六)八达岭83

(六七)从八达岭到张家口84

(六八)张家口84

从张家口到大同府86

(六九)登登铁路傍羊河86

(七○)大同府87

古石佛寺和汤山温泉89

(七一)石佛三千倚峒隅89

(七二)从大同到汤山91

(七三)汤山温泉的昨日今朝92

(七四)山中无历日93

(七五)小汤山大汤山94

京绥铁路96

(七六)四百多英里的往返96

游览万寿山98

(七七)和大谷光瑞大师同行98

离开北京101

(七八)在北京的最后一篇101

从北京到汉口103

(七九)京汉铁路(一)103

(八○)京汉铁路(二)104

(八一)京汉铁路(三)105

(八二)宗演老先生106

汉口108

(八三)汉口的昨日今昔108

(八四)王督军109

(八五)黄鹤楼110

(八六)汉口的兵营111

(八七)竞技俱乐部112

(八八)濑川总领事113

从九江到南昌114

(八九)去九江和南昌114

(九○)南浔铁路116

(九一)在中国的日本妇人116

(九二)陈督军的早餐会117

庐山120

(九三)庐山面目看来真120

长江的激浪123

(九四)大孤欲倒小孤欹123

游览南京125

(九五)从芜湖到南京125

(九六)故宫的废砖126

(九七)轻率的怀古之情127

(九八)李督军128

(九九)秦淮河129

(一○○)清凉山130

长江大观132

(一○一)镇江和金山寺132

(一○二)甘露寺134

扬州一日记136

(一○三)淡烟一抹是扬州136

(一○四)游览平山堂137

(一○五)焦山139

上海杂记142

(一○六)上海的发展142

(一○七)中文的必要性143

(一○八)繁忙的一天145

(一○九)拜访岑春煊146

(一一○)辩论日148

(一一一)十一月十六日149

从上海到杭州152

(一一二)胜景已知杭府近152

(一一三)泛舟西湖154

(一一四)西湖一周记155

(一一五)名胜的保存157

上海杂记(第二回)159

(一一六)思想界三足鼎立159

(一一七)人和书161

(一一八)书籍的生命163

(一一九)告别上海164

从苏州到曲阜166

(一二○)虎丘和天平山166

(一二一)留园和宝带桥168

(一二二)从苏州到曲阜171

(一二三)孔林172

(一二四)大成殿174

泰山176

(一二五)月夜登山176

(一二六)渐入佳境178

(一二七)壮观的绝顶181

从济南到青岛184

(一二八)济南184

(一二九)济南的山水186

(一三○)献身于传教的传教士189

(一三一)从济南到博山191

(一三二)从博山到坊子193

(一三三)到达青岛194

青岛一瞥197

(一三四)凯撒的功德197

(一三五)畅游崂山199

(一三六)在中国的最后一天201

(一三七)意外的发现202

从青岛到东京205

(一三八)兴未阑205

游华偶录211

(一)前游和今游211

(二)妄言和妄听212

(三)社会的变迁213

(四)壮年的天下214

(五)道路的改善215

(六)日本教师的消失和驱逐日语216

(七)同文书院的作用217

(八)忽视日语还是忽视日本218

(九)语言的共通219

(一○)帮倒忙220

(一一)文明中毒国221

(一二)一纸空文222

(一三)信赖和安心223

(一四)高帽倭寇224

(一五)欧美人和日本人224

(一六)索取还是给予226

(一七)宣传攻势226

(一八)恩仇之念227

(一九)寄宿地的复仇228

(二○)窝囊229

(二一)半睡半醒230

(二二)日中的经济关系231

(二三)日本的自给自足232

(二四)利用日本人吧233

(二五)该怎么利用中国234

(二六)日本人不了解中国235

(二七)四千年的历史236

(二八)一如既往236

(二九)楚材晋用237

(三○)抢占功劳238

(三一)中国人不了解中国239

(三二)家族和世界240

(三三)翻译政治的失败241

(三四)袁世凯的幽灵242

(三五)三个条件243

(三六)精神的缺乏244

(三七)财政上的无数个小独立国245

(三八)囊中空空的中央政府246

(三九)士兵是食客247

(四○)孟恩远的一出戏248

(四一)统一还是分裂249

(四二)中国合众国250

(四三)各省自治251

(四四)自治即自卫252

(四五)财力统一253

(四六)杯水车薪253

(四七)中央银行的创立254

(四八)尚武和崇文255

(四九)模拟战争和模拟赌博256

(五○)依靠自己的防御?依靠他人的防御?257

(五一)新学的流行258

(五二)政治家的招牌259

(五三)新学其实就是旧学260

(五四)孔子在为老庄和商韩效力261

(五五)不得要领262

(五六)被动的抵抗263

(五七)表面的虚饰264

(五八)有条不紊和手忙脚乱265

(五九)不知应变266

(六○)数量的优势267

(六一)乌合之众268

(六二)舆论的力量269

(六三)报纸杂志的力量270

(六四)振兴亚洲的报纸271

(六五)道教的天下272

(六六)回教徒273

(六七)日本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275

(六八)不可思议276

(六九)深不见底的深渊277

(七○)中国的恩人是胡人278

(七一)同化作用279

(七二)为什么中国文明的同化力如此之大280

(七三)日本和中国谁的同化力更强281

(七四)双重人格282

(七五)理想和现实282

(七六)中国人的伎俩283

(七七)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284

(七八)空论国285

(七九)空论亡国286

(八○)丰富的历史宝藏287

(八一)一个利字289

(八二)公认的小偷290

(八三)中国的铁路291

(八四)南浔铁路和山东铁路292

(八五)亚欧大贯通293

(八六)巨大的希望294

七十八日游记301

过眼记程301

从新桥到马关301

心胸豁然(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301

淡岛眠眠坐白帆(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302

孤儿村村长302

记忆有时也会令人伤心(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303

仙岛可把不可见(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303

风雨小集(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304

从釜山到京城305

触目皆新鲜(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305

生机勃勃(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306

京城风物(一)(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306

京城的风物(二)(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三十日)307

仁川一瞥(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三十日)307

京城杂观309

其一 彼黍离离(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三十日)309

其二 专制的纪念碑(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三十日)310

其三 韩国文献(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三十一日)310

其四 二十八字的概论(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三十一日)311

从平壤到义州312

各种各样的乘客(明治三十九年五月三十一日)312

大同江畔的都会313

义州街道(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一日)314

从安东县到奉天315

有前途的安东县(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二日)315

所谓安奉铁路316

满洲的耶马溪(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三日)317

从下马头到奉天(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六日)318

奉天及北陵320

拜访盛京将军赵尔巽320

文溯阁的藏书321

奉天第一名胜321

物价不廉(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六日)322

满洲的后街324

比油画还要美的风景(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六日)325

昌图杂观326

接受尘埃的洗礼326

马贼出没(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八日)327

三百三十哩的直达车328

关于南满洲铁路328

月夜入大连(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八日)329

大连所见330

一气呵成的观光330

如今的大连正处在过渡时期(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八日)331

现在的旅顺口332

火车里的一位年轻士官(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二日)332

回顾十年以前(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二日)333

参观新战场(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二日)333

实物教育的武器陈列馆(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二日)334

港口的闭塞船(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二日)334

营口杂感336

马头初见米囊花336

与仓中佐和他的夫人(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五日)337

营口设备梗概(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五日)337

传教三十二年(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五日)338

大连对营口(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五日)338

浦盐、大连以及营口(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五日)339

外国人的高估(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五日)339

从山海关到天津341

乘坐关外铁路(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六日)341

游览“天下第一关”(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六日)342

心境顿时豁达(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六日)342

在津行事一斑(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九日)343

北京一览346

城里城外的景象(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日)346

恢复国权热(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日)347

生活及思想状态(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日)348

荒废的古镇(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日)350

汤山温泉(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日)352

明十三陵(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日)354

长城行356

居庸关356

登上长城最高处357

铁路和风景(明治三十九年九月初四)358

万寿山与玉泉山(明治三十九年七月四日)359

于芝罘(明治三十九年七月六日)361

上海片言(明治三十九年七月初九)363

长江溯航(明治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365

进入长江主流366

长江的雨景367

落日江南江北山367

从汉口前往长沙(明治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368

洞庭湖和湘江370

村落般的大木筏370

水碧沙明两岸苔371

叶德辉先生的藏书371

宛若家乡的好风光(明治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372

长沙374

岳麓山和岳麓书院374

望湘亭的风景375

中国正处在变化之中376

写实的文艺美术(明治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376

楚山青378

洞庭湖的双眼378

白银盘里一青螺379

北车南船(明治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379

汉口一瞥381

三日间的参观381

有前途的汉口382

住在汉口的日本人(明治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382

天津和汉口383

参观的内幕(明治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383

参观汉阳384

武昌的黄鹤楼(明治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385

张总督的人物评(明治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386

龙蟠虎踞帝王州387

南京的历史感兴(明治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387

下长江389

江天小阁坐“英雄”389

我为长江心醉390

长江的落日(明治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390

从上海到杭州392

愉快的屋船392

船入运河(明治三十九年七月三十一日)393

西湖及其附近395

参观灵隐寺395

岳王坟和文澜阁396

最具风雅的领事馆396

西湖舟游(明治三十九年七月三十一日)397

从杭州到苏州398

丁氏的八千卷书楼398

杭州的历史与地形399

微雨潇潇出杭州(明治三十九年七月三十一日)399

从苏州到上海401

雨中游虎丘401

到达上海402

邂逅旧识贝利先生403

六三亭的小宴会403

奥尔兄弟的新闻战争404

愉快而繁忙的一天404

乘上春日丸(明治三十九年八月五日)405

于春日丸客船上407

从长崎到门司407

濑户内海和舞子、淡路岛408

船中的伴侣(明治三十九年八月五日)409

旅程总论410

此行旅程410

意外收获的原因(明治三十九年八月十日)411

触目偶感415

中国及中国人415

从表相亦可有所收获415

中国没有国家概念416

寂寞的例外416

共通性417

文弱417

文弱的国民418

女人般的男性418

虚张声势的战争418

专于防守拙于进攻419

“放下”哲学420

利害打算421

实用主义421

殉国的蠢人421

投降者的忍耐422

“利”字当先423

中国人的生命423

《论语》逆读424

投机主义424

利己利己425

中国的道路425

病态的利己心426

虚伪而有用的礼仪427

“形式”社会427

漫不经心428

只有不经心428

漫不经心的证据429

新房和旧房429

重要的结婚和葬礼430

像鲨鱼一样430

并非保守到底431

平民政治431

没有先天阶级432

官员的表里433

祸事源头在政府433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434

帝力于我何有哉435

极端厌恶干涉435

为中国量身定制的道教436

众生平等的宗教界437

传教士问题437

无出写实以上438

文学与艺术438

趣味粗鄙而幼稚439

假我和真我440

被动的优势440

时间的无视和利用441

外交辞令441

客厅里的英雄442

伟大的繁殖力442

廉价的人力和人命443

靠时间靠数量444

苦力大明神444

中国人的爱好445

受理和手续费445

立宪政治和受理主义446

英国人和中国人(一)447

英国人和中国人(二)447

英国人和中国人(三)448

英国人和中国人(四)449

世界上的一大势力449

政治上的中国450

清国的政治谜题451

清国的军队451

清朝的一大解脱452

结论一则453

黄种人的重负455

记者从满、韩、清国旅行归来后的大事记4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