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科书的农村适切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科书的农村适切性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5054649.jpg)
- 李长吉,张文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904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农村学校:中小学-教材-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科书的农村适切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基本背景1
一、全球化、现代化:无法抗拒的浪潮1
二、关注农村:浪潮冲击下的本土意识4
三、教科书农村适切性研究: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种微观探讨6
第二节 研究述评7
一、研究历程7
二、研究特点9
三、主要观点10
四、研究反思14
第三节 概念与分析框架15
一、核心概念15
二、分析框架17
第四节 研究方法19
一、内容分析法19
二、问卷调查法21
三、访谈法23
四、课堂观察法23
第二章 教科书农村适切性的理论分析27
第一节 教科书适切于农村:文化资本的视角27
一、文化资本27
二、农村学生文化资本的劣势28
三、教科书:增加农村学生文化资本的主要载体29
四、适切于农村:教科书的必然选择31
第二节 教科书适切于农村:符号学的视角32
一、符号的内涵32
二、教科书对于农村学生的符号学意义34
三、教科书在农村的符号学劣势35
四、启示37
第三节 教科书在农村的遭遇38
一、教科书在农村:旅居者身份38
二、教科书的城市中心主义39
三、农村教师的城乡意识41
四、农村教师的跨文化敏感性42
五、农村学生的劣势43
六、教科书适切于农村:几点策略44
第三章 教科书农村适切性的历史考察46
第一节 教科书适切于农村:近代五十年的努力46
一、教科书适切于农村的探索与努力46
二、教科书适切于农村探索与努力的特点52
三、对于当前的启示意义54
第二节 教科书适切于农村: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的趋近与背离56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教科书趋近于农村的努力56
二、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教科书对于农村的背离60
三、几点反思63
第四章 教科书农村适切性状况——文本分析67
第一节 英语课程标准文本分析67
一、量化结果67
二、特点分析69
三、讨论71
第二节 仁爱版英语教科书文本分析75
一、结果75
二、分析85
三、存在的问题88
第三节 浙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文本分析90
一、教科书插图城市化倾向90
二、教科书素材选取城市化倾向92
三、教科书过多呈现城市知识文明状况93
四、教科书涉及的活动形式城市化倾向95
第五章 教科书农村适切性状况——调查研究97
第一节 农村教师与教科书97
一、教师的基础97
二、教师的教学条件103
三、教师的课堂讲授105
四、教师的城乡流动108
五、教师的教学交流108
第二节 农村学生与教科书110
一、学习基础与准备110
二、条件保障与课堂学习117
三、学习之后的收获与打算123
第三节 农村课堂与教科书127
一、农村学校素描127
二、农村教室素描129
三、课堂上的师生131
四、课堂教学活动134
第六章 影响教科书农村适切性的因素141
第一节 外围支持性因素141
一、农村文化的地位141
二、农村人士的话语权力142
三、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价值倾向143
四、农村家庭教育水平143
五、农村学前教育144
第二节 基础条件性因素146
一、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缺乏146
二、农村教师师资匮乏147
三、农村学生成长环境不利148
四、考试评价标准倾向城市149
第三节 编写者与使用者因素150
一、教科书编制的传统习惯150
二、教科书编写主体的构成151
三、教科书内容的取材151
四、实验版教科书的对象152
五、教科书使用者的农村意识与农村知识152
第七章 加强教科书农村适切性的对策155
第一节 培养目标层面的对策155
一、珍视乡村文化,滋养学生心灵155
二、不可降格以求157
第二节 政策与导向层面的对策158
一、城乡教育资源的公平调配158
二、价值导向159
第三节 教科书编写层面的对策160
一、教科书编写人员160
二、教科书编写过程161
三、教科书内容163
第四节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层面的对策163
一、积极推进农村地方与校本课程开发164
二、开发应关注农村学生整体发展165
三、开发应关注农村文化165
第八章 农村教师层面的对策168
第一节 积极改进乡村生活168
一、必要的身份168
二、可能的作用170
三、需要的条件172
第二节 努力做好现实工作174
一、农村教师应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174
二、善于借助外界资源175
三、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水平175
第三节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176
一、教师知识研究述评176
二、农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