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设计搜索体验 搜索的艺术与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设计搜索体验 搜索的艺术与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35055749.jpg)
- (美)罗素-罗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4925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情报检索-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设计搜索体验 搜索的艺术与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搜索与发现的架构3
第1章 用户3
1.1新手用户和专家用户3
1.1.1领域专长和技术专长3
1.1.2双维度新手的定向运动4
1.1.3双维度专家的瞬间移动5
1.1.4中间者6
1.1.5系列和整体思考者7
1.1.6棒框实验8
1.1.7序列者:一砖一瓦的手工艺者8
1.1.8整体者:全局幻想家9
1.1.9表现差距9
1.1.10为易学性而设计9
1.2语言型和视觉型的学习者11
1.2.1从五官到三态11
1.2.2双重编码理论12
1.2.3在设计中提供概览和预览12
1.3本章小结14
1.4参考文献15
第2章 信息搜索18
2.1信息搜索模型18
2.1.1经典模型18
2.1.2标准模型19
2.1.3认知模型19
2.1.4动态模型20
2.1.5信息旅行模型21
2.2信息觅食22
2.2.1生物学基础22
2.2.2信息消耗者22
2.2.3信息觅食理论23
2.2.4信息气味的设计24
2.3意义建构26
2.3.1人类记忆26
2.3.2意义建构的4个阶段27
2.3.3从内部到外部架构27
2.3.4意义建构的设计28
2.4信息搜索的阶段30
2.4.1 6个阶段的漏斗30
2.4.2旅途的设计31
2.5本章小结34
2.6参考文献35
第3章 情境38
3.1情境的架构38
3.2基于情境的搜索模型40
3.2.1情境的四个层次40
3.2.2跨层设计41
3.3物理情境44
3.3.1这里和现在45
3.3.2推送与拉取47
3.4信息景观48
3.4.1内容框架48
3.4.2非结构化信息49
3.4.3聚合信息51
3.5本章小结53
3.6参考文献54
第4章 搜索与发现的模式58
4.1搜索模式和框架59
4.2搜索模式设计62
4.2.1查询:验证62
4.2.2了解:探索64
4.2.3调查:分析67
4.3模式链和模式70
4.4模式链设计71
4.5本章小结72
4.6参考文献72
第二部分 设计解决方案81
第5章 制定搜索请求81
5.1输入搜索请求81
5.1.1搜索框81
5.1.2范围搜索83
5.1.3内搜索84
5.1.4高级搜索86
5.1.5超越关键词87
5.2精炼搜索请求89
5.2.1自动完成90
5.2.2自动建议91
5.2.3即时结果93
5.3遵循轨迹95
5.3.1您是不是要找95
5.3.2自动更正功能97
5.3.3局部匹配98
5.3.4相关搜索100
5.4总结和最佳实践102
5.4.1搜索框102
5.4.2范围搜索102
5.4.3内搜索102
5.4.4高级搜索102
5.4.5超越关键词103
5.5参考文献103
第6章 展示和操控结果106
6.1显示搜索结果106
6.1.1基本原则106
6.1.2解构搜索结果108
6.1.3搜索结果预览110
6.1.4回答和直达区111
6.2搜索结果页面113
6.2.1基本原则113
6.2.2页面布局117
6.2.3混合搜索结果120
6.2.4零搜索结果页面123
6.3操控搜索结果125
6.3.1分页125
6.3.2排序和筛选127
6.3.3阐明查询条目129
6.3.4比较132
6.4总结和最佳实践135
6.4.1展示搜索结果135
6.4.2搜索结果页面135
6.4.3混合搜索结果135
6.4.4零搜索结果页面136
6.4.5分页136
6.4.6排序和筛选136
6.4.7阐明查询条目136
6.4.8比较136
6.5参考文献136
第7章 分面搜索139
7.1定义139
7.1.1分面的语义140
7.1.2分面的状态和行为140
7.2布局140
7.2.1纵向布局141
7.2.2横向布局142
7.2.3混合布局144
7.3默认状态144
7.3.1默认收起145
7.3.2默认展开145
7.3.3展开/收起混合146
7.4展现形式149
7.4.1超链接149
7.4.2复选框151
7.4.3范围滑块152
7.4.5输入框153
7.4.6颜色选择器154
7.4.7标签云155
7.4.8数据可视化157
7.5显示额外的值158
7.5.1默认展示所有值159
7.5.2可扩展容器160
7.5.3独立容器162
7.5.4混合方式165
7.6导航状态的表达165
7.6.1内联面包屑166
7.6.2面包箱168
7.6.3混合技术170
7.7交互模式171
7.7.1交互模型171
7.7.2间隙页面175
7.8总结和最佳实践175
7.8.1定义176
7.8.2布局和状态176
7.8.3展示形式176
7.8.4展示额外内容177
7.8.5导航状态的表达177
7.8.6交互模式177
7.9参考文献177
第8章 移动搜索184
8.1移动信息查询184
8.1.1移动用户184
8.1.2信息需求186
8.1.3情境189
8.2移动搜索设计原则193
8.2.1内容而非控制193
8.2.2答案而非结果194
8.2.3跨平台连续性194
8.3移动设计解决方案195
8.3.1搜索框196
8.3.2非文本输入法197
8.3.3查看搜索结果200
8.3.4精炼搜索请求201
8.4本章小结205
8.5参考文献206
第9章 社交搜索211
9.1协作的三个层次211
9.1.1内圈211
9.1.2社交圈212
9.1.3外圈213
9.1.4本节回顾214
9.2为内圈协作设计214
9.2.1公共空间215
9.2.2社交元素216
9.2.3快速添加218
9.2.4即时通信219
9.2.5持续性221
9.3为社交圈协作设计222
9.3.1直接沟通222
9.3.2社交网络222
9.3.3兴趣团体223
9.4为外圈协作设计225
9.4.1透明度226
9.4.2控制227
9.5本章小结228
9.6参考文献228
第三部分 设计未来233
第10章 跨渠道的信息交互233
10.1后桌面时代234
10.2最优化236
10.3一致性237
10.3.1一致性领域237
10.3.2性质的一致性238
10.3.3带着一致性的思想去设计239
10.4连续性239
10.5跨渠道蓝图240
10.6经验地图243
10.7本章小结243
10.8参考文献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