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认知心理治疗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认知心理治疗学 第2版
  • 陈福国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4443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精神疗法-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认知心理治疗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诺尔曼·B.爱普斯坦1

第一编 认知治疗概论3

第一章 绪论3

一、认知治疗发展简史3

(一)对动物行为的研究3

(二)行为原理的早期临床应用5

(三)操作性技术的应用——应用行为分析法9

(四)行为治疗的巩固与进一步发展10

(五)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整合12

(六)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应用13

(七)认知治疗的一般原则16

二、认知治疗的特点17

(一)医患关系信任和谐17

(二)当下问题重点关注17

(三)设定目标现实具体18

(四)治疗结构严格有序18

(五)干预过程医患合作19

(六)实施技术便于操作19

(七)疗程时限短期为主20

(八)疗效显著仪器可测20

(九)标本兼治不易复发21

(十)中国患者乐意接受21

三、认知治疗的适应证22

四、对认知治疗的误解及厘清23

(一)认知治疗是简单技巧23

(二)认知治疗是短程治疗24

(三)认知治疗是机械程式25

(四)认知治疗是注重当前26

(五)认知治疗是忽视情感26

(六)认知治疗是去潜意识27

(七)认知治疗是疏远关系27

五、认知治疗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及发展前景28

第二章 认知治疗的基本要素30

一、构成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分30

(一)认知30

(二)行为31

(三)情绪32

二、认知、情绪、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34

(一)认知—情绪—行为影响模式34

(二)认知—行为—情绪影响模式34

三、认知的两个层面模式35

(一)浅表层面的认知模式35

(二)潜在层面的认知模式38

(三)浅表层面认知和潜在层面认知之间的关系及影响42

四、认知治疗中的病例概念化44

(一)病例概念化的定义44

(二)病例概念化在认知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46

第三章 认知治疗中的临床评估48

一、评估目的48

(一)评估的主要目的48

(二)评估的辅助目的49

二、评估内容49

(一)基本情况50

(二)详细信息51

(三)临床诊断53

三、评估技术53

(一)临床会谈54

(二)自我监测56

(三)自评量表59

(四)心理测验60

(五)收集他人的评估信息60

(六)指导性临床行为观察61

(七)生理指标检查62

第四章 认知治疗的干预技术63

一、认知干预技术64

(一)质疑曲解自动想法的技术64

(二)改变假设和核心信念的技术75

(三)心理意象技术83

(四)控制反复冒出想法的技术87

(五)转变和控制行为的认知技术88

二、行为干预技术92

(一)主要用于行为改变的技术92

(二)主要用于改变心境或情绪的行为技术95

(三)主要用于改变认知的行为技术101

三、问题解决技术103

(一)基础安排104

(二)识别问题104

(三)聚焦问题106

(四)寻找新的解决途径107

(五)作出决定108

(六)问题解决的执行和鉴定109

(七)效果的巩固和拓展110

四、关于认知行为干预技术在应用方面的注意要点110

(一)针对性111

(二)匹配性111

(三)实效性111

(四)熟练性111

(五)灵活性112

第五章 认知治疗会谈的基本结构113

一、预备性会谈113

(一)预备性谈话的必要性113

(二)预备性谈话的目标114

(三)预备性谈话的内容115

(四)预备性谈话的注意要点115

二、首次会谈的基本结构115

(一)首次会谈的目标116

(二)首次会谈的基本结构116

三、第二次及以后会谈的基本结构124

(一)评估当前心理状态124

(二)连接上次谈话内容125

(三)检查完成家庭作业125

(四)明确本次谈话主题126

(五)聚焦本次主题内容127

(六)布置新的家庭作业128

(七)小结反馈本次会谈129

四、结构性会谈的相关问题及应对130

(一)结构性会谈的形式是否显得过于刻板130

(二)结构性会谈的次序是否可以随意变动130

(三)结构性会谈是否会制约患者的能动性130

(四)结构性会谈是否会影响实际治疗效果131

第六章 认知治疗的常规实施过程132

一、建立认知治疗的治疗性医患关系132

(一)什么是认知治疗的治疗性医患关系132

(二)治疗性医患关系对认知治疗的重要价值134

(三)如何建立治疗性医患关系135

(四)如何应用治疗性医患关系137

(五)在建立治疗性医患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138

二、全面评估,确定目标140

(一)全面评估140

(二)在全面评估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及应对144

(三)确定治疗目标146

三、病例概念化147

(一)构建病例概念化的具体操作步骤147

(二)构建病例概念化的注意要点150

四、识别和收集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151

(一)认识自动想法及相关效应151

(二)了解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152

(三)如何识别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153

(四)如何收集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155

(五)如何记录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160

五、检验和矫正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162

(一)检验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162

(二)矫正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164

六、探索、检验并矫正负性中间信念167

(一)探索功能失调性假设和规则168

(二)检验并矫正功能失调性假设和规则171

七、揭示、质疑并矫正负性核心信念175

(一)揭示负性核心信念176

(二)质疑并矫正负性核心信念177

八、家庭作业185

(一)如何布置患者家庭作业186

(二)如何指导患者完成家庭作业186

(三)如何处理家庭作业中的信息188

(四)如何应对患者完成家庭作业中的困难188

九、行为干预189

(一)指导中要参与190

(二)执行中要监察190

(三)评估中要量化190

(四)改变中要预防191

十、巩固疗效,预防复发191

(一)维持巩固191

(二)定期随访192

(三)应激援助192

第二编 认知治疗临床应用195

第七章 抑郁症的认知治疗195

一、评估195

(一)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195

(二)抑郁症评估中的注意要点196

(三)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及认知治疗的适应证196

(四)典型病例199

二、病例概念化203

(一)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构架模式203

(二)对抑郁症认知构架的重塑预设204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205

(一)认知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205

(二)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216

第八章 焦虑症的认知治疗219

一、评估219

(一)广泛性焦虑的主要临床表现219

(二)惊恐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220

(三)评估中的会晤内容221

(四)用心理测量工具进行评估224

二、病例概念化225

(一)焦虑症的一般认知特征225

(二)广泛性焦虑的认知模式226

(三)惊恐障碍的认知模式226

(四)对焦虑症认知构架的重塑预设228

三、认知行为的干预策略和常用技术229

(一)认知行为干预的适应证229

(二)认知行为干预的基本策略229

(三)认知干预的常用技术230

第九章 强迫症的认知治疗241

一、评估241

(一)强迫症的主要临床表现241

(二)容易与强迫症混淆的其他精神障碍243

(三)强迫症评估中的基本内容244

(四)典型病例245

二、病例概念化246

(一)强迫症的成因246

(二)强迫症患者的认知模式247

(三)强迫症患者的行为模式248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249

(一)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249

(二)认知干预的常用技术250

(三)行为干预的常用技术254

第十章 恐惧症的认知治疗260

一、评估260

(一)恐惧症的主要临床表现260

(二)典型病例263

二、病例概念化265

(一)患者恐惧的形成是习得的265

(二)患者恐惧的程度是放大的266

(三)患者恐惧的根底是存在的267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268

(一)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268

(二)认知行为干预的常用技术269

第十一章 躯体形式障碍的认知治疗277

一、评估277

(一)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277

(二)会晤评估279

(三)自我监测281

(四)心理测量282

(五)典型病例282

二、病例概念化284

(一)对躯体形式障碍心理因素的概念化284

(二)疑病障碍患者的假设维持机理285

(三)认知治疗干预的契入点287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287

(一)认知行为干预的基本策略288

(二)认知行为干预的常用技术289

第十二章 进食障碍的认知治疗296

一、评估296

(一)神经性厌食的临床表现296

(二)神经性贪食的临床表现297

(三)对进食障碍患者的评估要点298

(四)评估方法300

(五)典型病例300

二、病例概念化302

(一)触发生活事件302

(二)常见曲解认知303

(三)怪异行为特征303

(四)多变情绪状态304

(五)严重机体损害305

(六)深层核心信念305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305

(一)认知行为干预的基本策略305

(二)认知行为干预的常用技术307

第十三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治疗315

一、评估315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315

(二)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估要点316

(三)典型病例317

二、病例概念化318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几种理论解释318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基本架构模式320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321

(一)延时想象和视觉暴露321

(二)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技术(EMDR)323

(三)认知重建324

(四)焦虑管理325

第十四章 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326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328

(一)评估328

(二)病例概念化330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332

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340

(一)评估341

(二)病例概念化343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347

第十五章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认知治疗353

一、评估353

(一)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临床表现353

(二)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评估要点356

(三)典型病例357

二、病例概念化358

(一)行为强化358

(二)博的物质依赖(成瘾)模式359

(三)物质依赖复发过程的认知—行为模式360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361

(一)应对技能训练361

(二)激励内省技巧362

(三)掌握放松技能363

(四)训练快速决策363

(五)实施问题解决364

(六)预案紧急情况364

(七)提高社交技巧364

(八)技巧训练要领367

(九)预防再度复发371

第十六章 夫妻关系冲突的认知治疗372

一、评估372

(一)婚姻史及夫妻关系373

(二)夫妻关系冲突的归因376

(三)夫妻关系冲突的假设和规则379

(四)夫妻关系冲突的核心信念380

二、病例概念化382

(一)冲突的问题是现实问题382

(二)冲突的事件是触发引子383

(三)冲突的因素是由来已久383

(四)冲突的根源是认知曲解383

(五)冲突的消解是信念调整384

三、认知行为干预的策略和常用技术385

(一)行为干预385

(二)认知干预391

第十七章 认知治疗师的培养与成长400

一、认知治疗师的定位400

二、认知治疗的教学内容401

(一)理论教学401

(二)示范教学403

(三)督导教学404

二、教学形式406

(一)大课讲授406

(二)小课辅导406

(三)专题讲座407

(四)个案讨论407

三、教学周期407

四、认知治疗师的成长408

(一)学以致用,用以致学408

(二)用心投入,用功操练408

(三)洋为中用,本土为魂408

(四)贵在坚持,水到渠成409

参考文献410

后记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