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观心论》及其古注《思译焰》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观心论》及其古注《思译焰》研究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5066104.jpg)
- 何欢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2271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观心论》及其古注《思译焰》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导言3
第一章 《中观心论》与《思择焰》的文本及相关文献11
第一节 概述11
第二节 《中观心论》梵文本13
一 SG手抄本13
二 蒋忠新照片本14
三 布达拉宫本15
四 本书所用梵文本16
第三节 《中观心论》和《思择焰》的藏译本17
一 《中观心论》藏译本17
二 《思择焰》藏译本17
三 本书所用藏译本18
四 藏译本与梵文本比较19
第四节 《中观心论》与《思择焰》的基本结构22
一 各品梵、藏、汉品目22
二 各品大意23
第五节 与《中观心论》、《思择焰》相关的佛教文献25
一 《大乘掌珍论》25
二 清辩的其他论著27
第六节 《中观心论》与《思择焰》中涉及的外道及其相关文献29
一 数论派及其文献30
二 胜论派及其文献34
三 吠檀多派及其文献39
第二章 《中观心论》与《思择焰》对数论派思想的批判44
第一节 《入抉择数论之真实品》的义理结构44
一 科判44
二 批判理路47
第二节 对数论派自性论的叙述与批判48
一 《入抉择数论之真实品》所传之自性论50
二 破自性有60
第三节 对数论派人我论的叙述与批判81
一 《入抉择数论之真实品》所传之人我论82
二 破人我有知88
三 破人我是享受者100
四 破人我是作者105
第四节 对数论派映像说的叙述与批判109
一 数论派的映像说110
二 《入抉择数论之真实品》所传之映像说113
三 破人我模仿觉作用116
四 破人我生起映像而解脱118
第五节 对数论派解脱观的叙述与批判120
一 《入抉择数论之真实品》所传之解脱观122
二 破真实见128
三 破自性解脱133
四 破人我解脱136
第三章 《中观心论》与《思择焰》对胜论派思想的批判140
第一节 《入抉择胜论之真实品》的义理结构140
一 科判140
二 批判理路141
第二节 《入抉择胜论之真实品》所传之句义思想143
一 实句义145
二 德句义152
三 业句义154
四 同句义155
五 异句义156
六 和合句义156
第三节 对胜论派我论的叙述与批判157
一 《入抉择胜论之真实品》所传之我论159
二 破觉等德与我合162
三 破意等实与我合172
四 破同等句义与我合180
第四节 对胜论派解脱理论的叙述与批判184
一 《入抉择胜论之真实品》所传之解脱观186
二 破“断灭觉等我之德”204
三 破“所谓我就住意中”206
四 破“从根拔除法非法”212
五 破“即是胜论许解脱”213
第四章 《中观心论》与《思择焰》对吠檀多派思想的批判219
第一节 《入抉择吠檀多之真实品》的义理结构220
一 科判220
二 批判理路222
第二节 《入抉择吠檀多之真实品》所传之原人思想224
一 原人的存在226
二 神话性原人228
三 思辨性原人243
四 哲学性原人253
第三节 对吠檀多派原人思想的批判264
一 批判原则265
二 破见原人解脱266
三 破思辨性原人272
四 破哲学性原人280
五 破二我说与不一不异论297
第四节 对吠佛两派学说异同的比较319
一 胜义观320
二 四句法324
三 自性论326
第五章 综合评述337
第一节 外道主张的展示337
一 《入抉择数论之真实品》所展示的数论派思想338
二 《入抉择胜论之真实品》所展示的胜论派思想342
三 《入抉择吠檀多之真实品》所展示的吠檀多派思想346
第二节 批判手法的使用350
一 因明三支法351
二 中观归谬法361
三 圣言说教法369
四 譬喻说理法372
第三节 不同观念的对立385
一 我有与我无386
二 主体解脱与实相涅槃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