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部传统农区金融压抑与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桂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6607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农村金融-金融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部传统农区金融压抑与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导论1
1金融发展、金融约束及相关理论适应性综述5
1.1金融压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5
1.1.1金融压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脉络5
1.1.2对金融压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评价7
1.1.3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9
1.2金融约束理论10
1.2.1金融约束理论的主要内容11
1.2.2金融约束的效应11
1.2.3“租金”产生的根源13
1.2.4对金融约束理论的批评13
1.2.5对金融约束论的肯定14
1.3金融中介理论15
1.3.1对金融中介的界定15
1.3.2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演进16
1.3.3对金融中介理论的评述27
2传统农区与中国农村金融结构特征浅探30
2.1传统农区界定及其特征30
2.1.1传统农区的含义30
2.1.2传统农区的基本特征31
2.1.3典型的传统农区——黄淮四市33
2.2传统农区及中国农村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38
2.2.1传统农区金融活动与经济之间的逻辑关系39
2.2.2传统农区金融结构的特殊性40
2.2.3几点逻辑推论42
3传统农区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分析45
3.1非正规金融的界定45
3.2非正规金融的形态46
3.3非正规金融存在与发展的基础48
3.3.1体制性矛盾的必然结果49
3.3.2一个传统农区金融需求状况的案例52
3.4非正规金融的地位与作用55
3.4.1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55
3.4.2有效提高了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55
3.4.3有利于改善社会信用环境56
3.4.4推动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多样化竞争格局56
3.4.5解决了农村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56
3.5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进一步思考57
3.6非正规金融体系下的隐性征信活动59
3.6.1传统农区信用制度及征信活动的特征60
3.6.2隐性征信的存在及历史功效62
3.7传统农区非正规金融活动的创新64
3.7.1内生金融理论在农村金融实践中的发展65
3.7.2武陟县建立农民信用担保协会的尝试68
4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及其对传统农区的影响73
4.1农村金融改革滞后之制度分析73
4.1.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起始点73
4.1.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悖论74
4.1.3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分析76
4.1.4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带来的问题80
4.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对传统农区的影响——以河南传统农区为例80
4.2.1传统农区省情分析(以河南省为例)81
4.2.2河南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89
4.2.3农村现有金融格局的功效及问题97
4.3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102
5农村金融组织变迁及其效应分析105
5.1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历史演进105
5.1.1影响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及其行为的因素105
5.1.2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及其演变107
5.1.3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与演变109
5.1.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产生及业务活动111
5.1.5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112
5.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119
5.2.1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构成及功能分析119
5.2.2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行为特征分析120
5.3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传统农区问题分析126
5.3.1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演进与变迁126
5.3.2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与地位分析128
5.3.3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与“三农”相互伴生的制度保障132
6信用合作社改革取向与传统农区金融发展思索135
6.1信用合作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演进135
6.2信用合作社存在的基础137
6.3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139
6.4信用合作社体制重构中的制度博弈141
6.4.1票据兑换资金的作用与预期目标142
6.4.2信用合作社对改革方案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143
6.5信用合作制的新生代——资金互助社148
6.5.1制度变迁路径与农村内生金融机制发育历程149
6.5.2现阶段资金互助社的功能及地位分析151
6.5.3小结153
6.6信用合作制进一步完善的几点思考153
7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与传统农区金融供需的变异168
7.1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经济背景168
7.2传统农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与特点(以河南为例)170
7.3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与成效172
7.4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支持现状175
7.4.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状况175
7.4.2政策性金融支持短缺原因的分析177
7.5若干进一步的思考185
8农村保险与传统农区保险发展问题分析188
8.1我国涉农保险历史回溯188
8.1.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农业保险188
8.1.2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保险189
8.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保险的恢复与试办190
8.1.4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191
8.2传统农区保险发展状况(以河南农区为例)192
8.2.1河南省开办农业保险主要险种及其进展情况192
8.2.2河南省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197
8.3传统农区发展农业保险的症结分析199
8.3.1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基础环境199
8.3.2制度障碍因素分析202
8.4传统农区的政策性保险问题探讨206
8.4.1政策性保险与农业发展的关系206
8.4.2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滞后带来的问题207
8.4.3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与设想211
8.5构建传统农区保险体系的若干思考213
8.5.1传统农区发展农业保险的基本思路213
8.5.2部分地区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借鉴214
8.5.3传统农区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218
8.5.4河南传统农区发展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221
9外国农村金融体系及其模式借鉴227
9.1发达国家的农业金融体系227
9.1.1美国农业金融体系227
9.1.2法国农业金融体系229
9.1.3日本农业金融体系230
9.2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232
9.2.1印度农业金融支持232
9.2.2墨西哥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234
9.3外国的农村金融制度模式对我们的启示235
10传统农区金融体系重构若干问题的思考237
10.1政府介入状态下农村金融创新的格局237
10.2从宏观角度再度审视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240
10.3健全传统农区金融体系的构想及建议242
10.3.1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242
10.3.2正规金融组织的深化改革243
参考文献252
后记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