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民法解释学中的利益衡量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民法解释学中的利益衡量理论研究
  • 张利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202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45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564页
  • 主题词:民法-利益-法律解释-研究-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民法解释学中的利益衡量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代序言)1

一、本书选题的意义1

(一)为什么是民法解释学1

(二)为什么是日本6

(三)为什么是利益衡量论8

(四)小结9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10

(一)概说10

(二)研究成果的具体分析13

(三)小结:利益衡量论在中国的位相23

三、本书写作的内容、结构与方法24

(一)内容与结构24

(二)写作的方法25

第一章 利益衡量论产生的背景26

第一节 法典背景26

一、《日本民法典》的编纂26

(一)法典编纂的目的27

(二)编纂过程中对西方法律的认知29

(三)对本国传统习惯的态度47

(四)社会各界对法典编纂的态度53

(五)小结:作为政治产物的民法典55

二、《日本民法典》的修正57

(一)修正概观58

(二)美国法的兴起61

(三)小结:《日本民法典》的再生63

第二节 社会背景64

一、传统的日本社会65

(一)日本传统的社会构造65

(二)日本传统的社会规范68

(三)日本人传统的法意识——以契约意识为例71

(四)小结:社会规范的二元结构78

二、急速发展的日本社会79

(一)社会的剧变79

(二)法学的应对80

(三)小结:日本法学的再构成88

第三节 知识背景89

一、来自日本法学的90

(一)末弘严太郎90

(二)我妻荣100

(三)来栖三郎114

(四)川岛武宜132

(五)其他150

(六)小结:日本法解释论的主流167

二、来自外国法学的172

(一)自由法学172

(二)美国现实主义法学180

(三)利益法学184

(四)小结:与德国概念法学的决裂188

第二章 利益衡量论的内容190

第一节 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191

一、加藤说的形成192

(一)加藤的问题意识192

(二)加藤说的知识来源195

(三)加藤说的形成过程197

二、加藤说的内容199

(一)对概念法学的批判199

(二)现代法解释中的逻辑和利益衡量209

三、小结:以自由法论为基础的利益衡量219

第二节 星野英一的利益考量论221

一、星野说的形成223

(一)助手时代的困惑223

(二)利益考量论的萌芽224

(三)利益考量论的形成225

二、星野说的内容229

(一)理论基础229

(二)利益考量论的具体方法237

三、小结:作为法条解释的利益考量论251

第三节 加藤说和星野说的比较254

一、不同点254

(一)讨论对象的不同254

(二)具体操作的不同255

(三)哲学立场的不同256

(四)知识来源的不同257

二、相同点257

(一)相同的法学立场257

(二)相同的社会观、裁判观258

(三)相同的实益决定论的精神实质259

(四)相同的轻视法律构成的倾向259

(五)相同的对类型化处理的强调260

(六)相同的积极的、被信赖的法官像260

三、小结:利益衡量论的三种语义261

第四节 与相近法解释论的比较262

一、与德国利益法学的比较——以方法为中心262

(一)共通点264

(二)不同点264

(三)小结:关于利益衡量的两种知识270

二、与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比较——以理论基础为中心271

(一)共通点271

(二)不同点275

(三)小结:具有日本色彩的利益衡量论276

第五节 利益衡量论的意义278

一、何为利益衡量论278

二、利益衡量论的知识谱系280

(一)机能主义的流变280

(二)利益社会观、裁判观的流变281

(三)市民立场的流变282

(四)二分论的流变282

(五)类型论的流变283

(六)法官像的流变284

三、利益衡量论的日本特色285

(一)法治传统欠缺的产物285

(二)传统思维渗透的产物288

第三章 利益衡量论的影响294

第一节 学界对利益衡量论的讨论295

一、第一期的讨论297

(一)对形式法律的轻视297

(二)实质判断基准的不明300

(三)对法官裁量的完全放任304

(四)对古典法体系的解体307

二、第二期的讨论311

(一)法政策学的提言312

(二)程序视角的引入317

(三)星野英一的回应321

三、第三期的讨论323

(一)平井宜雄的批判324

(二)星野英一的回应346

(三)平井宜雄的再批判358

(四)其他学者的评价361

(五)对日本学界的影响363

四、小结:已阐明与尚残留的问题365

第二节 对民法学研究的影响368

一、利益衡量论式研究方法的形成——形式的影响368

二、对传统民法学的修正——实质影响374

(一)概说374

(二)具体的例说——以“容忍限度论”为例377

三、小结:利益衡量论式的民法研究395

第三节 对司法实务的影响397

一、影响的有限性及其原因397

(一)影响的有限性397

(二)影响有限性的原因399

二、影响的可能性及其表现403

(一)影响的可能性403

(二)影响的表现406

三、小结:法学家与实务家对话的必要性409

第四节 利益衡量论的现状410

一、学界对利益衡量论的再评价410

(一)概说410

(二)具体的例说——以大村敦志的再评价为例412

二、日本民法解释论的今日位相417

(一)与法律关联的复归417

(二)母法研究的变容420

(三)对社会像考察的重视422

三、小结:模糊了的利益衡量论426

第四章 利益衡量论的再评价428

第一节 法律思维——再评价的工具429

一、法律思维的时间面向——一个历史的考察430

(一)罗马法时期法律思维的时间面向431

(二)近代法时期法律思维的时间面向437

(三)现代法时期法律思维的时间面向445

二、法律思维的基本构造——一个结构的分析465

(一)作为问题解决方式的法律思维的构造465

(二)作为言语交流方式的法律思维的构造466

(三)整体上的法律思维的二阶段构造466

三、法律思维的诸问题——一个基础论的阐明468

(一)“全时间面向”的法律思维何以成立468

(二)法律思维的合理性何以获得493

四、小结:现代社会中的“全时间面向”的法律思维519

第二节 法律思维视野下的利益衡量论520

一、利益衡量论的法律思维是什么520

二、利益衡量论法律思维的意义是什么525

三、如何看待学界对利益衡量论的批判528

四、小结:现代法律思维中的利益衡量论529

结束语531

参考文献5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