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程序性证明理论系统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程序性证明理论系统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5072579.jpg)
- 石浩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2468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诉讼程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程序性证明理论系统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的背景1
二、选题的意义3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3
四、本书的创新点与不足5
第一章 刑事程序性证明概述7
第一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理论概说7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的概念7
二、刑事程序性证明的特征9
三、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分类11
第二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制度基础14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的起因:程序利益冲突14
二、刑事程序性证明的法律基础:程序性权利与义务15
三、刑事程序性证明的技术性基础:正当程序的三方架构16
四、刑事程序性证明的结果:程序性裁判与实体性裁判18
第三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9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与刑事实体性证明19
二、刑事程序性证明与司法查明22
三、刑事程序性证明与自由证明24
第四节 我国构建刑事程序性证明制度的必要性27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是人权保障的应有之意27
二、刑事程序性证明是程序价值提升的必然结果29
三、刑事程序性证明有利于明确诉讼证明的职责和权限31
四、刑事程序性证明有利于阻止程序性违法行为32
五、刑事程序性证明是证据法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34
六、刑事程序性证明是我国刑事司法和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35
第二章 域外刑事程序性证明的比较法考察37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程序性证明39
一、诉讼条件中的程序性证明39
二、强制措施与强制性措施中的程序性证明45
三、非法证据排除中的程序性证明48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程序性证明51
一、诉讼条件中的程序性证明51
二、强制措施与强制性措施中的程序性证明55
三、非法证据排除中的程序性证明57
第三节 两大法系刑事程序性证明比较分析59
一、两大法系刑事程序性证明的相同特征59
二、两大法系刑事程序性证明的主要差异及成因65
第三章 刑事程序性证明正当化的理论基础71
第一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正当化概说71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正当化概念的提出71
二、研究刑事程序性证明正当化的必要性73
第二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与正当程序的内在联系75
一、程序性证明与程序性正当程序的联系75
二、程序性证明与实体性正当程序的联系78
第四章 刑事程序性证明的构成要素80
第一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主体80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主体概说81
二、研究刑事程序性证明主体的价值基础82
三、确定刑事程序性证明主体的理论前提84
第二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对象87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对象概说87
二、确定刑事程序性证明对象的基准89
三、免证的程序性事实91
第三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手段92
一、证据:刑事程序性证明的载体92
二、证据规则:待证事实、证明信息与法律真实的中介93
三、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原则:证据裁判原则95
四、刑事程序性证明的评价方式:自由心证98
第四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的证明标准105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标准概说105
二、研究刑事程序性证明标准的意义106
三、影响刑事程序性证明标准的因素107
第五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的证明责任112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责任概说112
二、刑事程序性证明责任的性质113
三、影响刑事程序性证明责任分配的因素115
第五章 影响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因素分析122
第一节 刑事程序性证明与刑事诉讼模式122
一、弹劾式诉讼与刑事程序性证明的产生124
二、纠问式诉讼与刑事程序性证明的衰退127
三、宪政式诉讼与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回归129
第二节 刑事诉讼目的对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影响131
一、控制犯罪目的观与刑事程序性证明132
二、正当程序目的观与刑事程序性证明132
三、人权保障目的观与刑事程序性证明134
四、发现真实目的观与刑事程序性证明134
五、解决纠纷目的观与刑事程序性证明135
六、价值目的观与刑事程序性证明137
第三节 证明制度的构成要素对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影响138
一、证明主体对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影响138
二、证明对象对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影响140
三、证明标准对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影响142
四、证明责任对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影响143
第六章 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46
第一节 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理论的渊源146
一、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理论现状146
二、对我国学者观点的评析149
第二节 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司法现状151
一、诉讼条件中的程序性证明152
二、强制措施与强制性措施中的程序性证明153
三、非法证据排除中的程序性证明155
第三节 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存在问题的原因159
一、对刑事程序性证明的性质认识不清159
二、刑事程序性证明的行政化倾向导致程序异化160
三、诉讼主体程序性证明力量失衡162
四、刑事程序性证明的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165
第七章 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制度的建构与完善169
第一节 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价值目标:人权保障169
一、研究刑事程序性证明价值目标的意义170
二、刑事程序性证明的价值取向171
第二节 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模式与诉讼机制选择175
一、刑事程序性证明的模式选择:宪政式模式176
二、刑事程序性证明主体力量的平衡机制181
三、刑事程序性证明裁判方法选择:能动主义的司法立场183
四、刑事程序性证明与刑事实体性证明的互动186
第三节 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正当化路径:从行政化向司法化的转变188
一、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从行政化向司法化转变的必要性189
二、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司法化转变193
第四节 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构成要素选择202
一、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主体203
二、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对象205
三、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证明标准210
四、我国刑事程序性证明的证明责任211
结语215
参考文献217
后记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