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9/35076731.jpg)
- 胡乃武主编;魏杰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6783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06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宏观经济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宏观经济管理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3
第一章 传统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分析3
第一节 对传统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实证描述3
第二节 对传统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形成原因的考察13
第三节 对传统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评介18
第二章 新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选择26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模式选择的一般理论26
第二节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模式的比较与选择34
第三节 新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模式的分析44
第三章 体制转换过程中宏观经济管理的完善过程51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转变的基本内容51
第二节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转变的条件及其进程57
第三节 推进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完善64
第四章 经济发展模式与宏观管理目标69
第一节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运行轨迹69
第二节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76
第三节 新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宏观管理目标86
第二篇 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97
第五章 宏观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97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基础的一般关系97
第二节 转轨时期企业行为机制对宏观管理方式转换的约束106
第三节 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模式相适应的微观基础114
第六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市场环境125
第一节 完整的市场体系125
第二节 统一的市场规则132
第三节 适度的市场竞争136
第四节 买方的市场主权141
第五节 多样化的市场交换方式148
第七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计划155
第一节 计划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中的地位155
第二节 计划调节的性质和特点159
第三节 计划调节的目标、手段和体制163
第八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财政机制172
第一节 财政机制的构成要素及作用特点172
第二节 财政机制的控制目标177
第三节 财政机制的传递手段183
第四节 财政机制的运行条件190
第九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金融机制196
第一节 中央银行机制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导机制196
第二节 中央银行机制的构成201
第三节 中央银行调控的总体目标212
第四节 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217
第十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价格调控机制2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价格调控220
第二节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价格调控目标228
第三节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价格调控手段234
第四节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价格总水平调控241
第三篇 需求管理251
第十一章 社会总产值分配与需求决定251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的内容和分解251
第二节 社会总产值的分配257
第三节 需求的决定262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需求形成273
第一节 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与总需求形成273
第二节 货币供应中的乘数放大效应276
第三节 货币供应与总供求的平衡282
第四节 货币供应的控制289
第十三章 财政分配与需求形成293
第一节 财政分配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293
第二节 财政分配对需求总量的调节298
第三节 财政分配对需求结构的调节304
第十四章 收入分配和收入调节318
第一节 个人收入形成及其特点318
第二节 收入调节的内容和目标323
第三节 收入调节机制329
第十五章 投资需求及其管理338
第一节 传统的投资需求及其管理338
第二节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投资需求及其管理344
第十六章 消费需求管理349
第一节 消费需求的形成349
第二节 传统体制下的消费需求管理和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特征355
第三节 正确选择消费模式359
第四篇 供给管理365
第十七章 供给的形成与决定365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的含义365
第二节 供给管理的重要意义368
第三节 两种不同供给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372
第四节 间接型供给管理模式377
第十八章 供给总量与产业组织政策383
第一节 供给总量与产业组织政策的关系383
第二节 产业组织政策效应与供给总量变动386
第三节 我国产业素质现状分析与产业组织政策选择392
第十九章 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政策399
第一节 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政策399
第二节 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及实施403
第三节 产业结构政策与生产结构变动规律408
第五篇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415
第二十章 封闭条件下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4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415
第二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关系的公式422
第三节 封闭体系下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状态调整430
第四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短期平衡与长期平衡441
第二十一章 国际资金流动与宏观经济管理446
第一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一般考察447
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种类及其经济影响451
第三节 对外债务的管理458
第四节 吸收外资的渠道465
第二十二章 国际贸易往来与供求变动469
第一节 对外贸易变量对宏观经济状态的直接影响469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变量对国内经济的伸展性影响477
第三节 国际贸易往来中的供求管理484
第二十三章 汇率变动与供求关系491
第一节 汇率变动和汇率机制491
第二节 汇率变动与国内总需求497
第三节 汇率变动与国内总供给503
第四节 汇率调整与总供求平衡506
第二十四章 开放条件下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510
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510
第二节 国际收支非平衡状态形成的原因520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状态调整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实现530
第六篇 经济增长与波动539
第二十五章 经济增长的因素和规律性539
第一节 经济增长类型的一般描述和指标选择539
第二节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542
第三节 确定经济发展速度的方法545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规律性548
第五节 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555
第二十六章 经济波动过程558
第一节 经济增长机制558
第二节 经济波动564
第三节 均衡增长的意义及其实现条件572
第二十七章 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580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580
第二节 选择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原则588
第三节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594
参考文献602
后记604
文丛后记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