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动力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黎乔立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069650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动力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动力教育”的理念1
第一章“种植学习热情”的提出及其在网上引起的讨论1
第二章 动力教育的性质和方法8
一、什么是“动力教育”8
二、狭义的和广义的“动力教育”10
三、动力教育是与知识教育结合着的学习动力教育11
四、动力教育是一种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学习动力教育13
五、社会因素在动力教育中的地位16
第三章 动力教育对人性的理解与巴甫洛夫体系的区别18
一、巴甫洛夫高级神经系统学说缺乏对大脑深层的探索18
二、“反射”不仅是信息的反应,也是能量的反应22
三、人不仅是反应的机器,也是缓解反应的机器25
四、以训练代教育的方向不可取29
第四章 动力教育对教育与游戏关系的新观念32
一、把儿童看做成人是教育的根本错误32
二、学习与游戏的一致性33
三、从“童心”到“业成于勤而精于嬉”36
四、围棋游戏对教和学的启示39
五、什么是启发式教育42
六、“嬉”而有度与自控力的培养46
七、《虎妈妈的战歌》对父母的误导49
八、“狼爸”是一头凑热闹的“狼”51
第五章 动力教育也是心理能量学的教育53
一、教育不仅是反映论的教育,它更是缓解论的教育53
二、成功的教育:狮群面前出现一只蹦跳着的羚羊55
三、失败的教育: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57
四、科学的发展有时需要的不是数据而是探照灯61
五、一个设想:按游戏机的模式改造教育的结构63
第六章 为什么动力教育要求教育者补上深层心理学的课66
一、苏联心理学家对深层心理学的否定及其对中国教育观念的影响66
二、非智力因素研究的进步性及其先天不足68
三、情感因素在动力教育中的价值70
四、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应在深层心理学的领域补课75
第七章 动力教育的教育原则78
一、曲直相辅原则78
二、压缓互补原则82
三、挑战应战原则83
四、潜意识评价原则86
五、协商先行的奖罚原则88
第二编保护我们民族的宇宙蓝精灵91
第一章 品德的开端91
一、动力教育包含对生命的热爱91
二、从不溺爱开始的品德教育95
三、重视勤俭朴素的品德教育96
四、培养诚实正直的品格97
五、“能做的事自己做”是责任感的开始98
六、用游戏式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素质101
七、应当为培养公民品德做准备103
八、父母要树立公正的“裁判”形象105
第二章 自卑感与成就动机107
一、自卑感可以转化为成就动机107
二、成就动机与自我直觉的关系109
三、从我的个人经历看成就动机和“持久应激元”在成长中的作用111
四、寒门也能出贵子117
第三章 个性——群性120
一、个性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二元论120
二、个性与表现个性的权利122
三、我的单车是我的个性124
四、“求超欲”的教育129
五、个性的“逆反”考验父母的智慧131
六、与个性教育同时存在的群性教育133
第四章 保护我们民族的宇宙蓝精灵136
一、从知识界的假论文潮看中国面临的教育危机136
二、从经济转型的需要看中国的创造性危机137
三、过时的教育思想的文化历史原因141
四、中国人得不到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的教育心理学探讨143
五、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147
六、想出乔布斯,就应允许孩子自己探索149
七、应鼓励“傻问题”的发问152
八、创造性教育需要游戏精神153
九、让孩子在“玩”中建构“自我”155
十、要培养能抵御中庸主义的个性157
十一、保护我们民族的宇宙蓝精灵158
十二、创造性教育应注意的“度”160
第五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162
一、什么是挫折感162
二、认识是对挫折感的有力缓解164
三、挫折不需要怜悯166
四、“持久应激元”的进化论价值167
五、帮助孩子拨正嫉妒心理173
六、帮助孩子走出孤独174
七、帮助孩子克服捣乱行为175
八、与孩子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182
第六章 学龄儿童家长怎样配合学校教育184
一、四年级击鼓184
二、关掉电视机,读几本伟大著作186
三、玩游戏的电脑能否放在孩子房间187
四、把学校的分数竞争转换成竞争性游戏188
五、学习时间的博弈——70%>30%190
六、化解意义障碍,尊重孩子的独立要求191
第三编 从家庭到学校194
第一章“德智体”的素质目标应该改革了194
一、素质教育的名与实194
二、素质光是德智体美劳仍很不够195
三、应该积极进行素质和分数的合作198
四、只重视分数的家长应多个心眼199
第二章 对幼小衔接的建议202
一、幼小衔接不佳压抑了儿童“小自然”的正常发展202
二、小学入学考试造成的恐慌204
三、应立法禁止幼儿阶段的学科教育205
四、应该由小学低年级更多地去适应幼儿园的教育207
五、建议小学增加新课程:童话与游戏208
第三章 减负之后怎么办211
一、减负的背景211
二、减负的成果及减负后的“三无”现象212
三、学生负担的反弹及影子教育的发展213
四、减负要求教育观念根本改变216
五、黄全愈怎样给“玩”平反217
六、减负后的作业221
七、特色学校的创建223
八、“研究性学习”的兴起与困惑225
第四章 我们的孩子不能做笼中小鸟228
一、为什么要进行自然教育228
二、我们的体质仍属于狩猎——采集时代229
三、我们的城市孩子正在变成笼中的小鸟230
四、怎样补上自然教育这一课232
五、自然教育能帮助孩子打开文化的大门233
第五章 小班制教学是对经济转型的投资236
一、大班教学的优势和弊端236
二、教育发展要适应产业转型的要求238
三、小班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38
第六章 教育改革应当是我们民族传统的革新241
一、我们缺少的是科学的传统,但我们可以学习科学的精神241
二、教育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243
三、向适度轻松型社会过渡245
第四编一云霞的采撷249
第一章 赏识教育——一种有待展开的动力教育249
一、赏识教育的动力教育特征249
二、赏识教育的人本主义性质251
三、赏识教育的待展开方面:“不赏识”有时是最好的教育255
第二章 主体意识的建立与学习动机的关系258
一、主体意识的萌芽258
二、认识自身是主体的重要功能259
三、主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与动力的产生260
四、自我价值与学习动力的关系261
第三章 本书对皮亚杰认知结构阶段论的补充及潜结构问题263
一、美国的幼教改革263
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论及其对幼教思想的影响264
三、皮亚杰在实验上的失误266
四、维果茨基理论对皮亚杰认知结构论的补充——“最近发展区”267
五、本书对皮亚杰认知结构论的第一个补充:同化中应包含局部调节269
六、本书对皮亚杰认知结构论的第二个补充:潜结构问题270
第四章 动力教育与审美生理学的关系274
一、我当年提出“审美生理学”的由来274
二、对“人”的控制论认识278
三、缓解美学与实践美学、认识美学的不同281
四、动力教育和审美生理学是同一棵树上的两个果子283
五、两本书支持了“体内平衡原则”的动机理论285
后记我不是分数挂帅的“受惠者”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