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寒冷地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邱微,樊庆锌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4269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城市用水-水资源-承载力-研究-黑龙江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寒冷地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及特征1
1.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2
1.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3
1.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5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8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8
1.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内涵10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12
1.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15
1.3 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系统理论18
1.3.1 一般系统的概念18
1.3.2 复合系统理论20
1.4 水循环23
1.4.1 水的自然循环、社会循环23
1.4.2 水的健康循环25
第2章 寒区城市水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29
2.1 寒区的地理特征29
2.2 寒区城市水资源及水循环特点30
2.3 寒区城市水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32
2.3.1 寒区城市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33
2.3.2 寒区城市地表水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39
第3章 寒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49
3.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50
3.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50
3.1.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52
3.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常用方法56
3.2.1 层次分析法57
3.2.2 主成分分析法60
3.2.3 投影寻踪法62
3.2.4 模糊综合评判法62
3.2.5 密切值法63
3.2.6 灰色关联理论67
3.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68
3.4 水环境承载力定量计算70
第4章 寒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73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73
4.1.1 系统动力学原理75
4.1.2 系统动力学特点78
4.1.3 系统动力学应用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优势79
4.1.4 系统动力学应用软件81
4.2 多目标规划模型82
4.2.1 多目标规划的特点82
4.2.2 多目标规划的计算方法83
4.3 生态承载力模型85
4.3.1 生态足迹理论与内涵86
4.3.2 水资源生态承栽力计算模型88
第5章 哈尔滨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案例93
5.1 哈尔滨市水资源及水环境现状93
5.1.1 哈尔滨市地理位置93
5.1.2 地形地貌特征93
5.1.3 自然资源94
5.1.4 社会环境95
5.2 哈尔滨市水资源概述96
5.2.1 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98
5.2.2 哈尔滨市水环境概述100
5.2.3 哈尔滨市污水治理现状101
5.2.4 哈尔滨市水环境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103
5.3 哈尔滨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定量计算105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05
5.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09
5.3.3 水环境承载力定量计算110
5.4 哈尔滨市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仿真112
5.4.1 系统分析与划分112
5.4.2 系统边界的确定113
5.4.3 系统结构分析114
5.4.4 模型的建立118
5.4.5 模型参数确定123
5.5 模型的检验130
5.6 方案设计与模拟132
5.7 方案模拟结果与分析135
5.7.1 工、农业及生活用水供需差额分析135
5.7.2 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分析137
第6章 大庆市水资源承载力核算案例142
6.1 大庆市水资源特点142
6.1.1 自然状况143
6.1.2 地形地貌144
6.1.3 气候气象144
6.1.4 水文地质144
6.1.5 水资源概况146
6.1.6 生态环境基本特征146
6.1.7 社会经济状况147
6.2 大庆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147
6.3 大庆市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分析151
6.3.1 权重的确定152
6.3.2 指标承载度计算模型确定157
6.3.3 大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计算161
6.3.4 大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各评价指标承载度变化趋势分析163
6.3.5 大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174
第7章 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评价177
7.1 研究区域概况177
7.1.1 自然地理概况178
7.1.2 社会经济概况182
7.1.3 水资源特点185
7.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188
7.2.1 指标赋权的定量方法188
7.2.2 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189
7.3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模型192
7.3.1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192
7.3.2 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模型195
7.4 生态足迹理论与内涵197
7.5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200
7.6 模型计算数据204
7.7 计算结果与分析206
第8章 寒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211
8.1 资源性提高水资源承载力212
8.1.1 水利工程措施212
8.1.2 虚拟水资源213
8.1.3 污水资源化215
8.1.4 跨流域调水工程219
8.2 结构性提高水资源承载力221
8.2.1 控制人口增长221
8.2.2 调整产业结构222
8.2.3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223
8.3 经济和技术性提高水资源承载力226
8.3.1 节水226
8.3.2 水资源统一管理230
8.3.3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法规和宣传工作231
参考文献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