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贵阳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贵阳历史 第2卷 1949-1978
  • 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9497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医院-概况-望谟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贵阳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1~1956.9)3

第一章 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3

第一节 贵阳解放与人民政权的建立3

一、贵阳的解放3

二、人民政权的建立6

第二节 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12

一、剿匪和镇压反革命斗争12

二、抗美援朝运动17

三、党组织的建设27

第三节 城市民主改革33

一、根除毒瘤,改造盲流33

二、改造旧教育文化39

三、工矿企业民主改革46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52

第一节 国营经济领导地位在贵阳的确立与巩固52

一、没收官僚资本和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52

二、有效解决失业人口的问题57

三、金融物价的稳定与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60

四、私营工商业的合理调整64

五、“三反”、“五反”运动72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完成和推进农业互助合作运动79

一、郊区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79

二、农业互助组的产生与发展84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及城市改造89

一、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的掀起89

二、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就92

三、改造城市及治理环境95

第三章 贯彻落实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98

第一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98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98

二、“一五”计划的制定103

三、粮油棉的统购统销106

四、“一五”期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07

第二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11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1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6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中共贵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25

一、贵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贵阳市政协的成立125

二、司法工作的开展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30

三、肃反斗争的开展135

四、民族工作的开展139

五、中共贵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41

第二篇 艰难探索与曲折发展时期(1956.9~1966.5)14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47

第一节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准备147

一、学习贯彻党的八大精神147

二、贯彻党的八大路线的经济实践151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经济建设的探索153

一、实施“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153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对经济建设的逐步探索162

第三节 整风和反右派运动的开展166

一、整风运动在贵阳的开展166

二、反右派运动及其扩大化170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74

第一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74

一、“大跃进”运动的兴起174

二、全民大炼钢铁运动176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179

第二节 中共贵阳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82

一、中共贵阳市第二次代表大会182

二、“二五”计划的制定183

三、“二五”计划的实施189

四、“二五”期间惠水、清镇、开阳、修文等工业区的建立195

第三节“大跃进”的持续开展200

一、纠正“左”倾错误的最初努力和“反右倾”运动的开始200

二、纠“左”的反复及“大跃进”的继续202

三、贵阳市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的酿成204

第六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209

第一节“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209

一、对中共中央《十二条》指示的贯彻与农村“五风”的初步纠正209

二、《农业六十条》的宣传贯彻与农村政策的调整212

三、《工业七十条》的实施与工业调整216

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调整218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具体做法220

一、“七千人大会”精神的传达贯彻220

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力压缩223

三、职工的精简和城镇人口的压缩225

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城乡人民生活的安排229

第三节 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234

一、甄别平反、落实政策234

二、调整统一战线政策238

第七章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240

第一节 城市增产节约与“五反”运动的进行241

一、增产节约运动在城市的开展241

二、城市“五反”运动的兴起246

第二节 农村的“四清”运动251

一、以花溪区为试点的“四清”251

二、农村“四清”运动继续向“左”的方向偏离257

第三节“四清”运动的进一步开展258

一、中共中央“四清”工作团进驻贵阳258

二、“四清”运动在贵阳的深入进行259

第三篇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5~1976.10)265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在贵阳的发动与联合夺权265

第一节“六·六事件”的掀起与市委努力稳定局势266

一、“文化大革命”酝酿及其在贵阳的反映266

二、“文化大革命”在贵阳的开始与“六·六”事件267

三、市委努力稳定局势269

第二节 夺权斗争与市革委的成立273

一、红卫兵组织的建立与“破四旧”273

二、联合夺权277

三、“支左”与“市革委”的成立279

第九章“市革委”掌权时期284

第一节“三支两军”与“斗、批、改”运动284

一、“三支两军”对动荡局势的控制284

二、“斗、批、改”运动与“三忠于”活动288

第二节 派性斗争与“一打三反”运动292

一、派性武斗的反复292

二、对极左思潮的抗争294

三、“一打三反”运动295

四、城市备战工作的开展296

第十章 全面整顿和“文化大革命”在贵阳的结束299

第一节 中共贵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与党组织的恢复300

一、中共贵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300

二、各级组织的整顿与建设305

三、“批林批孔”运动309

第二节 全面整顿方针的贯彻311

一、各条战线的整顿及成效311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掀起314

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317

四、内乱中贵阳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319

第十一章 贵阳市的三线建设323

第一节 三线建设与贵阳经济的发展323

一、三线建设的启动323

二、三线建设加快了贵阳工业的发展速度325

三、湘黔铁路的修筑326

第二节 三线建设的主要成就328

一、全面奠定了贵阳工业基础328

二、推动贵阳向工业化城市迈进331

三、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332

第四篇 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10~1978.12)337

第十二章 政治局势的逐步稳定337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运动的开展338

一“揭、批、清”工作的部署338

二、对“四人帮”罪行的深入揭批341

三、清查同“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344

四、调整和加强领导班子346

第二节 冤假错案的初步平反348

一、中共贵阳市委落实干部政策工作的开展348

二、冤假错案的初步平反351

第十三章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355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355

一、工业的恢复和发展355

二、农业的恢复和发展359

第二节 各项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363

一、教育事业的恢复发展363

二、科学技术事业的恢复发展364

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恢复发展365

第三节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367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学习讨论367

二、解放思想与思想路线的进一步端正373

后记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