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象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象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
  • 张庆熊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4487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65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象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象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部分 现象学方法概述3

第一章 在先验纯化了的意识现象中奠基“非实在本质”——解读胡塞尔从《逻辑研究》转向《大观念》的思路3

一、《大观念》三卷本构想及其遗稿问题3

二、作为无前提的认识论的纯粹现象学6

三、从《逻辑研究》转向《大观念》的原因7

第二章 “实质本体论”和“形式本体论”的宏大构想及其遗留问题——剖析《大观念》旨在建构的“本质科学”12

一、区分实质本体论和形式本体论的理由和准则13

二、从独立性和非独立性的角度考虑“最终基底”的问题18

三、作为《大观念》遗留问题的“具体项”与“生活世界”23

第三章 胡塞尔对“先天综合知识”的理解——探讨胡塞尔的现象学对康德的先验哲学的改进28

一、从与康德的对照看胡塞尔对“先天综合知识”的理解28

二、胡塞尔区分“综合的”本质真理和“分析的”本质真理的准则30

三、一般化与形式化33

四、胡塞尔的现象学对康德的先验哲学的推进或修正37

第四章 从“幻相的逻辑”到“现象学的逻辑”——探讨胡塞尔对辩证法的态度和处理方式42

一、胡塞尔对辩证法的态度受到康德的影响42

二、胡塞尔采取与康德不同的方式处理辩证法问题46

三、胡塞尔现象学中的辩证法问题49

第五章 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到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探讨意识与存有之间的辩证张力58

一、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问题意识和解题思路之对照60

二、此在的生存结构与先验自我的意向性结构62

三、此在的生存与先验自我的思66

四、此在的生存的时间与内在意识的时间68

五、本真的生存与意识的自明性70

第六章 生命意义的诠释学对先验现象学——谈狄尔泰和胡塞尔在哲学思想上的联姻与争论73

一、狄尔泰与胡塞尔的交往和互评73

二、“意识事实”和“纯粹现象”77

三、“描述心理学”与“纯粹现象学”79

四、心理结构及其结构关联性81

五、三种心理结构关联的方式84

六、寻求生命意义的诠释学的普遍有效性86

七、狄尔泰哲学遗留的问题及其影响89

第七章 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舒兹对社会世界的现象学探索91

一、社会世界的现象学的历史构成92

二、作为本质科学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99

三、社会世界的结构102

四、社会世界中的知识分配与主体际理解111

结语: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的现象学典范118

第二部分 西方学者视野中的现象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23

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对其互动关系的综述123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现象学124

二、卢卡奇与现象学125

三、存在主义的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128

第九章 马尔库塞的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尝试海德格尔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130

一、具体哲学与基础存在论130

二、历史与历史性139

小结149

第十章 生存匮乏与群体——论马克思主义对萨特生存论的影响150

一、作为哲学的马克思主义150

二、人类的生存匮乏154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匮乏的加剧156

四、乌托邦:消解生存匮乏的理想158

第十一章 “历史肉体”与“社会实践”——探讨梅洛-庞蒂和马克思的历史观以及他们的契合点163

一、梅洛-庞蒂的历史观164

二、马克思的历史观167

三、梅洛-庞蒂和马克思在历史问题上的契合点172

小结179

第十二章 诠释学视野下的意识形态概念——利科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180

一、中性的意识形态180

二、知识社会学的知识追求183

三、批判社会科学中的意识形态批判185

四、整体反思还是循环诠释187

第十三章 被遗忘的经典——评述陈德草的《现象学与辩证唯物论》190

一、问题与概述190

二、本质与先验现象学的观念193

三、明见性与发生分析:对现象学的深度阐释200

四、超越现象学:辩证唯物论是出路吗?208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和现象学在对话中的更新与发展——评雪莉·派克的理论整合之路218

一、何谓“理论整合”218

二、黑格尔的马克思主义与其“整体性”预设220

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性”的寻求224

四、胡塞尔和马克思对“危机”的思索228

五、恩佐·帕齐的思想贡献229

第十五章 分殊世界,共同关切——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对话的广阔视野235

一、对话的契机235

二、探索“理论哲学”237

三、重构“实践哲学”242

第三部分 结合现实语境探讨现象学方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异同和互补的可能性249

第十六章 “朝向事物本身”与“实事求是”——对现象学和唯物论的基本原则的反思249

一、“朝向事情本身”与“实事求是”249

二、“中止判断”与“实事求是”251

三、“纯粹现象”与“实事求是”252

四、“1+1=2”是否符合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原则?253

五、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254

六、“朝三暮四”和“3+4=4+3”256

七、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259

第十七章 “生活世界的本体论”与“实践一元论”——探讨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生活”、“实践”、“本体”间的关系的看法262

一、心物二元论与观念化的作用262

二、传统的本体论与生活世界的本体论264

三、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270

四、“生活世界的本体论”与“实践一元论”的区别和联系274

第十八章 艺术品存在和商品存在——谈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278

一、嫦娥奔月278

二、巴门尼德的存在悖论279

三、胡塞尔论存在的意向置定281

四、茵加尔顿的“本体论现象学”和卢卡奇的“社会本体论”283

五、小结291

第十九章 “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探究马克思揭示“异化劳动”的方法论293

一、“异化”概念的由来293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思想不同于以往的异化理论296

三、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看马克思的辩证法与现象学——诠释学方法和实证主义方法的异同302

第二十章 回到人本身——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和现象学对人的看法之比较308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研究所彰显出来的“人论”之见识暗合于现象学思想308

二、《手稿》中的人学思想及其与现象学思想的暗合311

三、《手稿》和现象学对普遍异化的批评314

四、小结316

第二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与思想解放——探讨“建构”与“解构”之间的辩证关系318

一、现代的启蒙与思想解放318

二、后现代的彻底启蒙与思想解放320

三、在反思后现代主义的困境中寻求真正的思想解放的道路326

第二十二章 哲学的责任:从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比较出发的一种探讨(代结束语)331

一、智慧包含知识和责任两个方面331

二、当前哲学的危机是哲学丧失责任而沦为商品333

三、重估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意义335

四、哲学的责任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38

参考文献341

热门推荐